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的真理     
《北方人》2008,(4)
凑合还是分手?一个婚姻不和谐的朋友在这个哈姆雷特似的问题中拖了5年之后,终于和丈夫离了婚。她告诉我为什么能够下定决心。"因为孩子。"她说。"以前不离你不是也说为了孩子吗?""但事实并不是我认为的那样。"她说。她找出一封信,浅绿色的信笺上印着可爱的小狗卡通图案。"上个月15号是我们结婚16年纪念日。这封信是孩子送给我们的礼物。"  相似文献   

2.
今天下午,"烦人"的同桌又来烦我了。我大声吼道":岑欣颖,你别再烦我了!"她马上接过话来:"好的,糯米!""谁是糯米啦?""你呗!"她不甘示弱地反驳道。"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我也不罢休。"我不是星星!""星星!""糯米!"……我们俩吵得天昏地暗,直到上课才结束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3.
天底下有哪一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我妈也不例外,为了让我写得一手好字,她省吃俭用,花上几千元,给我报了好几期的书法班。可心切的她对培训效果不是很满意,还时不时换换法子让我练字。这不,这个寒假,妈妈见有时间了,逼着我和她一起在书房练字。我心里虽有一万个的不愿意,但为了"活命",只好答应了。  相似文献   

4.
据说中国电影、亚洲电影早已走向世界了.几年前我在慕尼黑时,一位德国女士告诉我《花样年华》她看了两遍,喜欢得不得了,《卧虎藏龙》出来后她又看了两遍.我理解她对"东方"、对"中国文化"的这种迷恋,我也了解许多中国的文化人是怎样迎合这种"国际口味",以打入全球性的文化市场.七八年前,我参加比利时的一个诗歌节时,一位记者采访我,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导演的作品很中国化,而你的作品不是这样?"我记得我当时引用了博尔赫斯的话作为回答,这句话是:"即使穆罕默德不和骆驼在一起他也是阿拉伯人."  相似文献   

5.
婆婆一直对我怀有偏见,她认为是我教坏了她的儿子,让一直对她言听计从的儿子屡屡对她"抗命"。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前朝的窦娥,怎一个"冤"字了得!当初我和老公恋爱时,婆婆就一百个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原因是婆婆认为我配不上她的宝贝儿子。老  相似文献   

6.
情感吧     
《女人世界》2006,(8):74-75
为什么当初我爱的人不是你 为什么当初我爱的人不是你?南溪在我耳边流泪。南溪是知道我对她一直的爱,也认为只有我是永远不会伤害她,可是她不知道,爱上一个人的同时,总是以伤害另一个人为代价的,就像南溪的男朋友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伤害了南溪,我爱上南溪,不是也伤害了小衣,  相似文献   

7.
<正>在日常工作中,常有不少研究者和观众谈及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否真有其人其事,现我就平时所接触到的一些资料,略谈浅见。 鲁迅在文中说:“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和好吧     
"我们和好吧!"这句话是我朋友很久以前说的,直到今天,我仍记忆犹新。那还是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放假了,妈妈带我和我的一位好朋友去二一九公园游玩儿。在公园里,我对好朋友说":我们玩儿跳格子吧!"她欣然同意。可是,她刚刚跳了三下,就转身往回跳。我大喊,"你犯规了!怎能只跳三下就往回跳呢?"她不以为然地说":你事先也没规定怎么跳哇。""哼,现在规定也不晚!反正不  相似文献   

9.
苑广阔 《社区》2012,(2):63
早就听说同事小丽的男友是个"小康男",直到去参加她的婚礼,才知道她的丈夫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收入中等,家庭条件一般。我很奇怪,婚礼之后问办公室的同事:"你们之前不是都说小丽嫁了一个‘小康男’吗,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也不觉得她老公很有钱啊。"同事白了我一眼,道:"你还真是又土又俗啊,我们说的‘小康男’,不是指经济上多富有、多有钱,而是指性格和心理上的健康、富有。"看我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同事继续解释道:"你别看小丽的老公个  相似文献   

10.
海歌 《人生与伴侣》2006,(12):61-61
有个人我并不喜欢她,但她很喜欢我。她比我大八岁,是台湾人,是我们公司供应商的一个部门经理。从一开始就是她主动追求我,当我们第三次见面的时候.她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表白。当时我对她不是很动心,觉得自己也比较有能力,以至于她百般邀请我去她公司发展。我也没答应。  相似文献   

11.
为妈妈梳头     
母亲生病住进了医院,有一天,我偶然听到她对别人说:"我现在最怕、也最难的事是梳头。两只手好像有千斤重,举不上头。每梳一回,都是疼痛难忍、满头大汗……"可我每次去看母亲,见她的头发都梳得非常服帖、光洁。真不知道老人家为这么简单的事,竟花费了那般大的力气。作为人子,我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2.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天。那时候,我才8岁,在德克萨斯州的威奇他福尔斯市的一所小学上三年级。那天,我从学校带回家一张粘着些许花生油的请贴。"妈妈,我可不打算去,"我不屑地说,"她是我们班上新来的一个女孩,叫鲁思,伯尼斯和帕特他们也不打算去。她还邀请了我们全班36个同学呢!" 妈妈没有说话,她拿过那张手工制  相似文献   

13.
"傻"嫂嫂     
我的哥哥娶了一个"傻"嫂嫂,净干"傻"事。 嫂嫂刚来的时候,我就瞧她不顺眼。你看哪,扎着两条松散散的发辫,穿着农村里常见的衣裤,也不像别人家媳妇那样喜欢梳妆打扮,看上去一副傻里傻气的土样子。 嫂嫂刚过门,就和她的婆婆抢着刷锅、洗碗、做饭,忙里忙外,一刻也不消停。我说她新媳妇过门有福不会享,真"傻"。吃饭的时候,总该稳当会儿了吧?可她不!她总是让我们在桌边坐好,她自己去掀锅,然后把饭、菜、汤一样一样端到爸妈面前,我故意对  相似文献   

14.
我已经不熬夜了,不过有过打游戏打到晚上12点的经历。记得那时,妈妈晚上与我聊天都会以"早点睡,不准熬夜"这句话结束,因为在她看来,晚上11点前必须入睡,否则伤肝。通常我会回复她"好的",实际上还要打一会儿游戏。不久后我就扛不住了,一天晚睡,接下来两三天都精神欠佳,让我深受其害。我对自己说:"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熬夜玩游戏的。"在学习上,我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当然从不为了学习而熬夜,也很少在寝室  相似文献   

15.
我和老伴都不懂什么是浪漫,不知道哪天是什么情人节,甚至我都不能说出老伴的生日是哪天。只知道她是1950年4月某日,具体是哪天,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记得婚后第一年,我曾准备给她过生日。她得知后,当即拒绝:"都是老人过生日,我过什么生日。我都不知道生日阳历是哪天,光知道阴历。"我们结婚的30年就这样在平  相似文献   

16.
名妻相伴     
刘海北 《可乐》2008,(1):46-46
高中时,大姐要我画一个女人。我画后,她笑着说:"你将来一定怕太太,不是怕她凶,就是怕她出名。"我问为什么。她解释:"你画的女人壮且大。"进了大学,我不敢对女同学讲话。尤其是面对漂亮女同学,我舌头发硬,浑身发抖。出国进修的日子,感到女孩子实在可爱,我鼓起勇气面对,发现她们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那时,我并没料到席慕容就在这些女孩子中。最初和她交往时,我发现她最具北国气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从心到口是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毫不拐弯抹角,对我这样一个既缺乏经验,又勇气不足的学生来说,真是最理想的对象。"来电"后,想到婚嫁问题,我已有九成半把握,她不会太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6,(7)
前一段时间,江湖上盛传伊能静和庾澄庆这对模范夫妻要"掰"了。依据是伊能静发在博客里的一篇文章。在那篇文章中,她写道:"我真的好累,亲人、家庭、爱情,这些组成一个人活下去的情感依赖与付出,却也是牵绊我的原因……我一直很浪漫,以为爱可以战胜一切,现在才发现,并不是如此……"这段文字让人不可抑制地觉得她和庾澄庆要玩完了。很快,伊能静便通过媒体澄清:这段文字只是文学创作,并不是真实生活。并高调宣称,她和庾澄庆非常幸福。一向低调的庾澄庆也站出来说话。庾澄庆承认,他们压力大的时候,也会吵架,但是,感情依然很好,"所有平凡夫妻有的,我们都有;一些平凡夫妻没有的,我们也有。"夫妻俩还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互相夸奖对方,很快,谣言便不攻自破。幸福,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许多人一生都在寻找,却往往求之不得。伊能静却敢如此高调地宣称自己生活幸福,她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百姓生活》2008,(8):64-64
小幽默等待甲:你都三十几了,为什么还不结婚?乙:我在等她。甲:她不是早和你分手了吗?乙:是啊!可分手的时候她说过:"要想我和你结婚,那你就等一辈子吧!"  相似文献   

19.
正母亲来过北京两次。一次在1963年,一次在1981年。第二次来北京时,原说好起码要住一年的,但只住了一个多月就受不了啦。她对我说:"我整日这样吃喝,却没有人给我说话,这不是让我坐禁闭吗?"拗不过她,在决定返回故乡前,我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什么也没有。就是我想要—个会画的人照我的样子给我画一张像。"我立刻就理解了,她想到她身后的"位置"问题。这是常情,岂有拒绝的理由。不过我给她的建议是去照一张相,然后放大。她很愉快地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20.
放养     
【我逃课,她请假】 离开家十几年,每天晚上打电话,从无间断。电话不是报平安那种,是真的在煲电话粥,在聊天。她熟悉我每个阶段的朋友,知道她们的名字、喜好、故事。我也知道她的每个朋友、同事。 我们事无巨细都跟对方分享汇报。大概从我刚学会说话就这样了吧,一直到现在。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们是朋友关系。仔细思考,其实不是。朋友是对等的、彼此独立的关系。但她明明是在保护我,尊重我的喜好,保护我的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