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学大纲     
本文作者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有《浪漫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文艺》(载《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关于艺术的根本特征》(载《人文杂志》,1984年第4期),《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逻辑起点》(载《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4期,《新华文摘》1894年第10期),《意象与艺术细胞》(载《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关于艺术系统的分析和思考》(载《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4期),《论典型与意境的异同》(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基石》(《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五卷,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等。以上论文反映了作者构思《文艺学大纲》的部分主要观点,读者在阅读此大纲时,可参阅上述论文。  相似文献   

2.
《格斯尔王传》介绍白歌乐《草原》 1955年第6期关于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青海省关于《格萨尔王传》的调查搜集情况 和间题青海省文联《民间文艺通讯》 x95o年第8期关于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 歌行、可国《青海湖》1959年10月谈史诗《格萨尔王传})王亚平《青海 湖》1 959年一2月青海省大力收集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 长山《民间文学》1960年第1期蒙古族史诗《格斯尔王传》简论中国社会 科学院内蒙古分院语言文学所《文学评 论》1960年第6期…  相似文献   

3.
本刊总第1期(1982年)周啸天《绝句艺术的萌芽和发展》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入,复印于《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资料汇编》1983年第3期。刘文庭《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入,复印于《教育学》1983年第7期。本刊总第3期(1984年)康立民、张效民的《艾芜年谱》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  相似文献   

4.
刘南《对<人生)主题多义性的思考》,《新疆艺术》1985年第2期刘南《象玫瑰花一样美丽的爱情一一评维吾尔族民间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木>》 《新疆民族民间文学研究》1986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周安华《现代观念与话剧的文学意识》,《新疆艺术》1986年第4期邢煦寰《中国西部文学美学特征漫想》,《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第1期邢煦寰《中国西部文学的地域特色》,《绿洲》1986年第3期邢煦寰《创作自由与美的规律》,《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第3期张明《写作的基本规律》,《现代写作学》第十二章,1986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张明《写作要善于选取角度》,《语文…  相似文献   

5.
郑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裘锡圭:《文字博物馆建设应注重高品位和科学性》;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6期 易永卿《从古代贤人政治到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观》;延边大学《东疆学刊》 2005年第4期 陈丽红,高懿德《简论生态伦理的本体论意蕴》。  相似文献   

6.
回族女作家马瑞芳,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电视脚本都写,尤以散文见长。她的散文《煎饼花儿》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散文一等奖(发表于《散文》1980年第10期,收入《八十年代散文选》),《祖父》获山东省1981年散文创作奖(发表于《山东文学》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选载);另外,象《女学究轶闻》(发表于《山东文学》1979年第5期,《新华月报》1979年第8期选载)、《名士风采录》(人民日报《大地》1981年第1期),亦不失为名篇佳作。她与张歧、湖涌的散文合集《香炉礁》,即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她的散文数量虽不很多,但质量较高,有的颇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吉尔曼著《利润率的下降》一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注意。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从1958年第3期到1960年第1期陆续发表了评论文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该书加以评论。《美国经济评论》1959年第5期和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59年第4期也分别发表了两篇书评,对这本书做了简短的评介。罗宾逊夫人认为吉尔曼的论证充满了逻辑的混  相似文献   

8.
2008年第1期的浙江财经学院董春晓副教授的《利用大众文化之长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7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全文收录;2008年第2期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卓越教授的《政府规模成本的测评途径》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12期《公共行政》专题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9.
《蒙古秘史》研究论《蒙古秘史》的施政观宝音《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10—15页《蒙古秘史》中的团结思想铁柱《内蒙古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72—81页从《蒙古秘史》中探讨古代蒙古人的审美意识巴·那日苏《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53—60页蒙古秘史─—充满草原气息的优秀作品喜建《民族团结》1995年第6期24—27页《蒙古秘史》中的人物形象(之一)盂克吉雅《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38—51页《蒙古秘史》中关于宫室的称谓图门吉日嘎拉《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73—84页《蒙古秘史)oruγud、mangγud姓氏起源布仁巴…  相似文献   

10.
(1)刊登在2010年第6期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徐祖荣副研究员论文“中国志愿服务的制约因素及制度改进,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2)刊登在2010年第5期国家行政学院薄贵利教授论文“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期论点摘编。(3)刊登在2010年第5期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论文“哪些差异?何种共识?”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11.
△ 由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朱常宝任主编的《市场经济与高校工作》一书1998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入有关高校工作的论文77篇,大多数为我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所撰写。△ 社科系周静撰写的论文《从毕业论文写作看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谈朱基讲话的语言艺术》、《广博而浓厚的知识是成就名记者的重要阶梯》、《从吴小莉采访朱基谈起》分别在《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第5期、《应用写作》1998年第10期、《新闻与成才》1998年第9期和《新闻与成才》1998年第10期发表。△ 社科系方仲炳撰写的论文《刑诉法与沉默权》…  相似文献   

12.
论列宁关于国民经济计划的学说(蒙文) 八·博兹嘎尔 蒙古((经济问题》1980年第2期列宁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蒙文) T·巴塔 蒙古《经济间题》1980年第2期列宁关于外贸特权间题的学说 在蒙古的实行(蒙文) H·奥其尔巴勒 梦’蒙古《经济问题》1978年第3期经济研究工作的重要问题(蒙文) n·鲁布桑道尔吉 蒙古《经济问题》1978年第3期认识和利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的理论方法(蒙文) y·其莫德 蒙古《经济间题》1977年第2期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 理论与实践间题(蒙文) y·卡木巴尔 蒙古《经济问题》1978年第3期关于蒙古人民共…  相似文献   

13.
正1978年,胡兆铮在第9期《浙江文艺》发表小说《心脏位置不正的人》、在第10期《西湖》发表诗歌《新牛郎织女图》、在第12期《东海》发表小说《会诊》。据市文联原主席刘文起说,这是"文革"后温州市最早发表在省级刊物的小说和诗歌。而这,距离胡兆铮以"先春"为笔名,发表在1957年3月27日《温州日报》上的通讯《温州图章盒畅各省》已整整21年了。  相似文献   

14.
历史l招9年民族史研究回顾宋德金《中国史 研究动态》第5期第7一13页试论北方少数民族五统中原的历史因素孟 荔荔《牡丹江师院学报》第3期第82 一83页《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一书正式出版工 淑玲《民族研究》第4期第111一112 页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周用宜《中 国史研究动态》第12期第27一2。页《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评介齐心《民 族研究动态》第l期第71一72页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评《中国民 族史人物辞典》周用宜《中国史研究 动态》第3期第27一28页舞阳韩儒林年谱邱树森《西北第二民族 学院学报》第1期第62一71页韩儒林传略邱…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关松林教授撰写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正视矛盾与理论澄清》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2期。日前,该文分别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G3《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同一文章被两种高层次转搞期刊载录,标志着该文已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6.
[1]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见《十月》82年第6期;《新华文摘》83年第1期转载,作者略有修订;《小说月报》82年第12期转载,作者略有修订;83年1月北京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单行本.)[2]《高山下的花环》(故事梗概).(见《文汇报》82年12月6日第4版.)[3]《高山下的花环》(故事梗概).(文山缩写,见《解放军报》82年12月19日.)[4]《高山下的花环》(故事梗概).(张守仁缩写,见《中国青年报》82年12月9日.)[5]江明:《〈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李存葆》.(见《中国青年报》82年12月9日.)  相似文献   

17.
刘心武同志继《班主任》(《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十一期)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没有讲完的课》(《人民文学》一九七八年第四期)、《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北京文艺》一九七八年第五期)、《爱情的位置》(文艺丛书《十月》一九七八年第一期)、《面对着祖国大地》、(《鸭绿江》一九七八年第八期)、《醒来吧,弟弟》(《中国青年》一九七八年第二期)等几个短篇,作者完全摒弃了“四人帮”的“帮规”、“帮法”,遵循从生活出发的原则,在这六个短篇中,塑造了真实可信的时代英雄,歌颂、赞美了社会主义光明,并大胆地触及了现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对生活的深邃思考,提出了千百万人关心的社会问题,无情地暴露和有力地批判了“四人帮”毒害青年一代、腐蚀人灵魂的罪恶。它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是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刘心武同志继《班主任》(《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十一期)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没有讲完的课》(《人民文学》一九七八年第四期)、《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北京文艺》一九七八年第五期)、《爱情的位置》(文艺丛书《十月》一九七八年第一期)、《面对着祖国大地》、(《鸭绿江》一九七八年第八期)、《醒来吧,弟弟》(《中国青年》一九七八年第二期)等几个短篇,作者完全摒弃了“四人帮”的“帮规”、“帮法”,遵循从生活出发的原则,在这六个短篇中,塑造了真实可信的时代英雄,歌颂、赞美了社会主义光明,并大胆地触及了现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对生活的深邃思考,提出了千百万人关心的社会问题,无情地暴露和有力地批判了“四人帮”毒害青年一代、腐蚀人灵魂的罪恶。它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是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鲁迅书信集》出版以后,《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九日《文学》第六十期,发表了《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第十三封《致××》信,倪墨炎同志在《关于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一文中指出:“第十三封信曾刊《人间世》半月刊一九三九年第二期,收信人姓名被略去。”  相似文献   

20.
《群众论丛》1980年第4期和我刊1980年第4期都发表了程致中同志《苦楚的经验》因承爱护我刊的读者、作者来函询问,现特将两刊重发原因公开回复如下。 我刊于5月中旬收到程文(复写稿),发稿前曾于8月25日电程,通知准备刊用,询问已否投其它刊物。27日得未具名回电称“程因病住院”。我刊以未获明确答复,赓即再次电程,仍请回复前电所询问题。29日得程复电,全文如下: 拙稿未它投,贵刊新创,愿借一角。 这样,我们才发稿付印,并在10月4日《光明日报》上刊登了目录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