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作为一种自然物质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经历了漫长的民族文化积淀而成为一种独立意象存在于英汉语文学作品中。人生充满喜、怒、哀、乐,“水”亦蕴涵同样的人情韵味,“乐”是其主要特征。“喜中品乐”反映出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功能宇宙观,“怒中取乐”显示了西方“天人分离”的宇宙观。“哀中求乐”则是中西古人面对神奇的大自然发出的无尽感叹,是中西文化的自由追求——逍遥游与荒诞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们观看一出喜剧,或欣赏一段精彩的相声,或听到一则富有奇趣的幽默笑话,你会开心一笑,甚至欢欣捧腹。这嬉笑之间,会使你情绪兴奋,精神激越,消除你大脑的疲劳,烦闷顿减,心情为之舒展欢畅。 欢笑有益于健康,这是人们的生活体验。人有七情:喜、怒、哀、乐、惧、恐、忧。我国著名的《黄帝内经》说:“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唯有  相似文献   

3.
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可是在深圳有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穷女生,却异想天开地计划开一家微笑吧,并想靠卖微笑发财致富。很多人都说她是想钱想疯了,是痴人说梦,可是她却在一年内用创意引爆了致富灵感,用双手铸就出创业奇迹……  相似文献   

4.
一、悲喜互衬 悲与喜相结合是文艺创作中一种表现事物的有效方法,它们互相对比、溶合、渗透、映衬、反映事物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起到渲染气氛、强化性格、升华主题、增强艺术魅力的作用,获得一般描写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日常的生活中常有这样情况:人们在极度高兴时,表现出来的却不是笑、而是哭;而在极度悲哀时,表现出来的却又不是哭,而是笑,这种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的现象,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反常的,但从内涵上来看,却又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事物在现象上往往颠倒地表现出来。”(马克思语)“自然界(精神与社会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列宁语)因此,在文艺创作的经验中有所谓“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静哭。”(柳宗元),“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王船山)  相似文献   

5.
英语表达“反应”的几种方式张效林人们在听到或看到某事时常常会做出相应的喜、怒、哀、乐的反应。英语表达这种反应的力式有如下几种:Ⅰ.惊叹人们常用惊叹的方式表达对某事的反应。惊叹语由一个词、一组词或一个句子组成。例如:(1)Wonderfull(2)Oh...  相似文献   

6.
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活》中引《诗·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的这一段话,触及了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以辩证的表现手法来写人的哀与乐的感情,从而造成互为映衬、互为对立并由此转化,产生“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这是建立在生活的坚实基础之上,符合生活的真实的。一滴喜悦的眼泪较之哈哈大笑、喜形于色更显得深沉含蓄;而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一阵放纵的大笑却比千百行眼泪显得更为悲伤,因此,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受这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用“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这一写“哀”“乐”情感的辩证  相似文献   

7.
古今文章浩如烟海,其中有一些是以抒发作者对人、事、景、物的特定情感态度和心境情绪来反映客观现实并且以抒情为其个性将征的.以特征做为依据,这些文章可归为一类文体并命名为抒情文.抒情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手法是抒情.“抒”即倾吐、宣泄和表达,“情”就是喜、怒、哀、乐、惧、憎、恶等各种情感.现实中,有些事物使人高兴欢乐或者令人忧愁悲伤;有些事物使人赞叹喜爱或者令人惊恐厌恶.这些由人们以特殊方式表现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就是情感.  相似文献   

8.
情感因素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涂智君情感,是一种极富活力的生命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上和观点而产生的心理反应,也即平时所说的“喜”、“怒”、“哀”、“乐”、“惧”、“爱”、“恶”等等。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其...  相似文献   

9.
人有喜、怒、哀、乐,个人的喜、怒、哀、乐又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所以情本质上是个性化的。《礼记·礼运》说人之情“弗学而能”,是天生的,所以情本质上又是本能的。吟诗作诗是一种个体行为,出于人释放感情的本能需要。抒情诗更是如此。中国古代文学以诗为主要样式,抒情又是古典诗歌主要功能特征,很自然,情范畴便成了传统诗学主要范畴之一。 一 饶有意味的是,传统诗学一开始就完成了个体性灵之情向社会伦理之情的一度转换,或者说一开始就重视社会伦理之情而贬抑个体性灵之情。原因有二。首先因为中国古代诗人原由广义的史官分化出来。《国语·周语》载召公语曰:  相似文献   

10.
(一) 爱与“憎”(恨)相对立,合成一对基本情感,属于“意向活动”,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时的根本态度。客观事物中能满足人的需要者,遇之则爱则喜,得之则欢则乐;客观事物中令人厌恶者,遇之则憎则恨,得之则怒则哀。“爱憎(恨)”与“喜怒”“哀乐”,两两成对,其中以“爱憎”一对为根本。“爱憎分明”对人生至关重要,人们常视之为“立身处世”的重大原则,它是心理学领域中急待探索的课题,本文拟对“爱感”中的几个问题作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书法艺术     
古代书家有所谓“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起到“发人意气”的作用。明代祝枝山说得更具体,认为“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斂,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  相似文献   

12.
人的情绪 ,是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一般来说 ,符合、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 ,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等的情绪体验 ;反之 ,就会使人产生不满意、不愉快、憎恨、忧愁等情绪体验。情绪通常有喜、怒、哀、惧等表现形式。“喜”也即快乐 ,指人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怒”即愤怒 ,指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 ,并一再受到妨碍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 ;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挫折时 ,人最容易产生愤怒。“哀”指悲哀 ,指人所…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充当了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歌唱是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过程.歌唱作为听觉艺术,它的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者来体现.一首歌曲真实的内涵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的表达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中,有的子女会过分在意父母到底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他们在做很多事情之前,都会把父母的喜、怒、哀、乐扛在自己身上。根据我的经验和观察,这种感觉叫作"愧疚"。如果今天父母不快乐了,我会觉得愧疚,所以我要让他们快乐;如果今天父母过得不好,我会觉得愧疚,所以我一定要让他们过得  相似文献   

15.
情感亦称“感情”。它是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来源于实践,是受人们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等制约的喜、怒、哀、乐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而情感思维,是人们以自己在以往实践中借助逻辑思维形成的“情”进行情感判断,表示情感态,以指导、支配、影响实践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心理功能。 情感渗透在人的一切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徐振国 《山西老年》2009,(10):52-52
养生,人们的注意力一般放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其实,精神养生尤为重要,特别是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控制,乃是养生的第一要着。因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相似文献   

17.
毛宗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者,有清一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人们对他的事迹传之甚少而引以为憾!但当细读他的评点,眼睛为之一亮,他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摊开在读者面前:其所喜、所怒、所哀、所乐,表露无遗。大凡著书立说,都是有所激有所为而作,因此,它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屈原被逐因救国无路,便把其悲愤的心情、崇高的理想倾泻于其千古不朽的诗篇——《离骚》上;司马迁因对李陵投降有个人的看法致遭“腐刑”,曾想一死了之,但从“西伯拘而演《周  相似文献   

18.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不是抒“喜、怒、哀、乐”之情中的一方面,而是熔“哀悼”“愤恨”“激励”之情于一炉。通览全篇,不难发现,作者在抒发上述“三情”时,并没有三分笔墨,而是以“哀悼”烈士之情定基调,作引线,泼墨于“愤恨”反动派之情上,归宿于“激励”革命者之情中。全文以作者的感情贯穿始终。感情的抒发,向横向展开,向纵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听到、想到一些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常常会引起我们的一些看法或感受,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就成了生活小作文。生活作文,其实就是生活和心情交织在一起的留言板。它,有你内心世界的独白,也有起伏在你生活海洋里喜、怒、哀、乐的浪花。  相似文献   

20.
感叹句     
《阅读与作文》2011,(3):24-24
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感情时用感叹句。感叹旬分为两种,一种以what引导,一种用how引导。句未用感叹号“!”。其余与陈述句的结构相同,在口语中谓语动词常省略。How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和副词或动词;what作定语,修饰名词;单数可数名词间要加不定冠词a或an;读时用降调。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