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斯大林曾经说过:“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4页)很多人据此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首先产生,然后运用到历史领域,才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如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中写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1846年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根据当时自然科学提供的资料,首先形成了辩证的唯物的自然观。”(《唯物辩证法大纲》第131页)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马克思是在研究黑格尔法哲学、研究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中,即首先在社会历史领域走向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思维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精神在新时代的展现。“两个结合”及其提出和内在关系的展开,不仅贯彻了历史唯物论的精髓,更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的自觉运用。为更好地运用“两个结合”这一思维方法,有必要将蕴含其中的唯物辩证法精神贯彻到底: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促进思想解放;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阐释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指引,促进“第二个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也谈同一性     
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在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教学和宣传中,往往把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一分为二”代替了对立统一。一个“分”为“两”个,重点在“分”,在“二”,在“斗争”。这就忽视了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分与合的关系,二与一的关系,似乎只有分没有合,只有对立面的斗争,没有对立面的统一。林彪、“四人帮”这伙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骗子,为了适应他们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干脆把唯物辩证法歪曲为“斗争哲学”。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对立统一这个唯物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领域,至今还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十七、十八世纪“机械的自然科学”发展时期,它曾是“正确的”和“进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的主要依据是所谓“科学史事实”:十七、十八世纪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是形而上学的头脑,他们运用形而上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伟大成果。尤以牛顿为典型,认为牛顿力学是形而上学思维登峰造极的成果。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既不符合真正的科学史事实,更不符合恩格斯关于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的基本理论,对于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内贯彻唯物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极为有害的。为了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本文试图就有关十七、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问题谈点初浅的看法,以表明笔者的观点。 一、关于“形而上学”概念的历史复杂性 “形而上学”这个基本哲学范畴,在西方哲学史以及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使用得极为混乱,不同的哲学派别常常赋予这个概念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涵义。认真注意“形而上学”这个概念的全部历史复杂性,对于我们所论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形而上学”是作为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统一的意义来使用的。但是,  相似文献   

5.
长时期来,我国哲学界在研究、宣传对立统一规律和唯物辩证法时,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深刻而通俗”的表述,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概括。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在唯物辩证法的领域中,“一分为二”这个术语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意义上是完全可以运用的。譬如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要求看问题既要看到这一方面、又要看到那一方面,这种通俗易懂的说法,是容易为大家接受的。在一般情况下,“一分为二”说明事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学科之间,出现了互相渗透、交叉的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的研究,也迫切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协作;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界”的广大研究人员也自觉地要求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辩证逻辑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以及如何表述它的问题提出来了。有种意见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对立统一律就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按照这种意见,研究唯物辩证法规律在思维领域中的特殊表现的任务就被取消了。因而,这不是一种积极的意见。目前国内逻辑工作者对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有种种不同的表述:如“两点论”、“对立同一律”、“具体同一律”等等;在国外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如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曾经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1页)并且强调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4页)然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恩格斯这一极其重要的思想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在理解和应用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一系列范畴的时候,往往离开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因而不仅自觉或不自觉地犯过形而上学和诡辩的错误,而且对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也未能从哲学上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就不能不使得人们重新研究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哲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联系的一般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作一点初步探索,请教哲学界的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的方法,最根本的是唯物辩证法。但唯物辩证法不只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也是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对于任何一门科学的方法论的研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唯物辩证法这一作为指导的、基本的、一般的方法论上。因为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从而有其特殊的方法。对于以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关系为对象的《资本论》来说,有其特殊的科学抽象法。此外,还有历史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甚至采用一定程度的数学方法、图表方法,不过这些方法均受唯物辩证法统率。可以说,《资本论》中存在着以唯物辩证法为“纲”,以科学的抽象为主干,以其他的方法为“目”的方法论体系。这个完备的方法论体系是与《资本论》的包罗无遗的、庞大的理论体系相适应的。本文不拟论述《资本论》中的辩证方法,而只是对它的科学抽象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本文仅就恩格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所论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绝对必要性,谈点肤浅体会。 翻开自然科学历可以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和其他事物一样,经历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曲折过程。继古代科学和欧洲中世纪科学之后,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至十九世纪末而告终。依据恩格斯的观点,从自然科学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关系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分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各有其特殊性的哲学范畴,前者以辩证方法为手段,研究唯物本体论;后者以唯物论为基础,着重探讨辩证的方法论。唯物的辩证的本体论象白杨树银剑般的躯干,而唯物的辩证方法论则是秀美碧绿的树冠。在近代自然科学中,由于对各门学科的细致划分和深入研究,从而使正个自然科学大大深化了一步,前进了一步。如果把这种“细致划分”原则,应用到当前我国哲学领域,当会对哲学研究产生有利的影响;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既从它们的联系又从它们各自社会科学特点进行研究,将会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最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州学刊》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三十多位哲学工作者,对省委宣传部章韶华同志撰写的《论决定反决定是一条重要的辩证法规律》文稿,进行了座谈。章文认为,决定反决定问题是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反映了事物各种关系的共同本质,在“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中居于支配地位,应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重要规律。与会同志认为,章韶华同志是一位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十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  相似文献   

13.
广东自然辯証法研究組首届年会,于四月二日正式开幕。参加年会的除自然辯証法研究工作者外,还有哲学、自然科学工作者一百多人;部分高等院校党委的負責同志也应邀出席了年会。在年会开幕大会上,暨南大学副校长史丹同志,代表广东自然辯証法研究組作了几年来的工作报告。华南师范学院化学系主任曾近义,在会上传达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員会第四次扩大会议的有关文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研究 ,我国哲学界在唯物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冷清”,其根本原因是我国传统唯物辩证法的研究陷入了困境。本文立足于现代实践格局 ,运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认为传统唯物辩证法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 :唯物和辩证关系的脱节 ;研究对象上的偏差 ;从主客体两维结构去研究 ,缺少中介系统 ;脱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去研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形式逻辑必须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予以“修正”,这是大家公认的了。但是,究竟怎样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修正”形式逻辑?在看法上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有人认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修正”形式逻辑,就是要把形式逻辑辩证化,实际上就是把辩证逻辑的内容纳入到形式逻辑中去。我认为,这一看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极其深刻而又复杂的范畴,特别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这对范畴与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等自然科学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这对范畴作深入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而且对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者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是偶然性起决定作用还是必然性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其根本症结在于:第一,没有把“层次”这一概念引入这一问题的讨论.首先,关于生命起源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 ,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首先体现在依据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就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宣布的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 ,这一指导思想便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基本指针。强调“走自己的道路” ,其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毛泽东曾深入地研究了这一原理 ,并认为它“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 ,就…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作为建国后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和第二代领导核心的主要代表,在数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生涯中,一贯注重学习唯物辩证法,运用唯物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多次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诸多矛盾的光辉记录。它的丰富内容和宏大结构正是通过对一组组矛盾的辩证解决展现出来,生动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思想。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把科学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指出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这个报告,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许多人都在考虑怎样从本部门和本职工作中开创新局面,希望在今后二十年的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本刊以“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为题,邀请了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笔谈。自由议论,各抒己见。希望有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考虑本部门和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计划。我们认为,当前已具备了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的条件。第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是非的拨乱反正工作。几年来的学术讨论,看来似乎不少是老问题,其实,这许多问题的讨论,不仅是对被康生、林彪、“四人帮”搞乱了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拨乱反正;而且对多年来在“左”的影响下所传播的错误理论和错误观点,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纠正。因而,几年来的学术研究和讨论比解放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较为深入,并且有所突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又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科学的结论,这就为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打下了基础。第二,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已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提出新的伟大任务,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在这伟大的时代,必将涌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提出许多新问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去探索和解答。这不仅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而且是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极其丰富的养料和源泉。第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调动广大科学工作者,摆脱教条主义和“左”的思想束缚,鼓起追求真理的勇气,打开知识宝库,攀登科学高峰的强大推动力。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就是坚决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问题的自由讨论。几年来学术研究的成就,离不开双百方针的贯彻,离不开自由讨论风气的形成。五届五次人代会批准的“六五”。计划明确提出:“在研究工作中,继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优良学风;积极参加国内和国际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和斗争。”这些,都是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的基本条件。此外,新宪法还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党和政府正在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将为科学工作者提供更好地发挥自己才能的条件。据此,我们可以预料,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必将在我们的面前出现。  相似文献   

20.
王之璋同志的《协调论》是一本有关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著作,应该说,在当前出版形势下,这类著作还是不多的。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对我国唯物辩证法研究的状况发表一点感想。 唯物辩证法乃至整个哲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恩格斯概括近代哲学史的经验时指出:“在从笛卡尔到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