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肖红的《马伯乐》,是一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重要特色的长篇小说。至今我们看到的、解放前出版的《马伯乐》单行本或解放后收入《肖红选集》的《马伯乐》,都只是《马伯乐》的上部;而对于《马伯乐》的下部,则很少有人提及。北京图书馆馆藏的一九四一年香港《时代批评》杂志上连载有《马伯乐》,篇目上虽未标明“下”或“续”的字样,但检视其内容,则是同《马伯乐》单行本紧密衔接的。所以,《马伯乐》实际上是有上下两部的。《时代批评》所载的,就是《马伯乐》的下部。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洋务派大官僚。他从事洋务活动二十余年,狂热地鼓吹和推行洋奴哲学,对洋人、洋货、洋技术顶礼膜拜,赞不绝口。什么洋人“确有阅历”、“学精名著”呀;什么洋货“穷极精巧”,洋法“极其精美”,中国“岂敢谓遽造精微”呀,等等。他办实业,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洋务”,“购器雇匠,悉资外洋”。张之洞搞的是洋奴哲学,挂的却是爱国主义招牌。他说,这样办的工厂能“抵制外洋”,“兴地利,富民生”,“利国利民”。洋奴哲学真是“中国自强要政”、“富强之至计”么?  相似文献   

3.
萧红的创作生涯内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她的作品和抗战文学的关联是一种内在的关联,抗战对于萧红作品而言不是外在的偶然,而是内在的连续性的存在,是萧红作为一个作家一系列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中决定性因素,“抗战文学”既是萧红作品的主题,也是理解萧红作品的方法,可以藉此整体地理解萧红全部作品——从《弃儿》到《马伯乐》。  相似文献   

4.
足本《马伯乐》在萧红诞辰七十周年之际,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对于热爱萧红作品的读者,对于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都是一个大喜讯。 多年来人们看到的《马伯乐》(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萧红选集》收入,并有各种版本单行本),只是全书的上部或第一部。到了一九七七年,香港作家  相似文献   

5.
伯乐据说"善治马""善驭马",而更多迹象表明,伯乐是早期相马技术经验的总结者.伯乐有晋人秦人或赵人秦人异说.有学者认为,"春秋之末似有两伯乐",一为"赵人","另一伯乐为秦人也".而《吕氏春秋·观表》说到"古之善相马者","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是值得重视的信息.《淮南子·道应》有伯乐推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马"的故事,其中说到"相马"的技术与理念.伯乐举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良马","三月而反报""得马""沙丘","马至,而果千里之马",或说"马至,果天下之马也"的故事,使人联想到汉武帝时代向西北方向寻求优良马种以充实天子之厩并提升汉王朝骑兵军团战马素质的努力.伯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天下之马"事,或许可以看作汉武帝时代"天马"追求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6.
论“萧红体”小说的“另类”《马伯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文学的大家族里,马伯乐是独特的"这一个"他既是"看客"、洋奴、守财奴、寄生虫,又是一个奥勃洛莫夫式的多余人,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可笑可鄙又可怜.萧红对"逃难"题材的深掘、对黑色幽默手法的出色应用、对人生存状况中可笑性和滑稽性的洞察,使<马伯乐>成为了一部未完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大学西苑留学生中心,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着各自不同的学术理想和追求。他们通常是在自己的国家或其他地区取得硕士学位后,再进一步到中国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许多人戏称他们为“书斋里的外国取经者”。 来自波兰的马杰斯博士是一个非常开朗大方的大男生。他今年30多岁,但却热情得像一个大孩子,成熟中透出一股纯真。一见面,他便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中做客,并极力向我们推荐他家中品种繁多的冰淇淋。马杰斯对于南京的热爱似乎有甚于每一个生长在南京的中国人。一路上,他不停地表达自己对紫霞湖的感情,并声称那是他在南京见过的  相似文献   

8.
等待伯乐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相似文献   

9.
一个农夫有一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他干活的马,但这匹马现在已经老了,干活也不行了,所以,农夫不想再给马吃东西。他对马说:“我再也用不着你了,你自己离开马厩走吧,到你比一头狮子更强壮时,我自然会把你牵回来的。”说完,他打开门,让马自己谋生去了。  相似文献   

10.
来自加拿大的洋笑星大山是幸运的。当年,他在小品《夜归》中一句“玉兰,开门吧!”便使亿万中国电视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如今,大山可以说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大山的另一个幸运之处便是他娶了一位中国女孩做太太。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名叫甘睿。据大山讲,他的太太姓甘,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大将甘宁的后代,这是有据可查的。所以,他们的儿子以是半个中国血统。爱情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这种神奇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便是不受国界及年龄的限  相似文献   

11.
黄禹康 《中华魂》2014,(17):42-46
延安时期,毛泽东与不少外国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著名的如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其中有一位叫林哲的日本朋友似乎不为大家所熟知。林哲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其实不然,他是一个地道的日本人。他的日本名字叫野坂参三,又名冈野进。在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烽火岁月中,野坂参三从共产国际来到延安帮助工作近5年,他是唯一出席过中共七大的外国兄弟党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应向外国学习,这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献《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纲领性文献《论十大关系》中,他又一再强调向外国学习的问题,说:“我们堤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到了毛泽东晚年,尽管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左”的方针占了主导地位,但他仍没有放弃向外国学习的思想。在1971年接见美国作家斯诺时,毛泽东还讲到,“中国应该学美国把责任和财富分散到五十个州的那种发展办法。中央政府不能什么事都干。中国必须依靠地区和地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绅士汤姆     
彭波 《华人时刊》2006,(9):87-88
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我跟汤姆是邻居,汤姆曾在北京留过学,会讲半生不熟的汉语,我们常在一块交流,英汉混杂,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跟汤姆成为朋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汤姆跟我一个姓。他有个中国名字叫“彭湃”,我知道了后,问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眉头一扬,“你听说过彭定康吗?我随他姓。”我虽然对彭定康没有什么好印象,可我对“彭湃”这个革命先驱历来非常尊重,所以,对汤姆也有种特别的感觉。汤姆曾问我,他这个中国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我说,你叫的这个名字是一个革命先驱的名字,很尊贵的。他听了非常高兴,问我在中国彭湃的故事,我对他讲了,他边听边摇头,表示对彭湃的行为不理解。为了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情绪,我只好把话题岔开。他高兴了,说:“你姓彭我也姓彭,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是哥们,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比较讲究同族同宗的。”在谈起两国之间的区别时,他说中国人聪明,我非常自豪地微笑着,他看了,有些不高兴,说:“你们的聪明表现在内心复杂。”我让他说得具体点,他说:“有一次,我们公司从中国定了一批工作服,刚开始价格没有定下来,经过许多次谈判,最终才签定了合同,没想到,等工作服供货后才发现,这批工作服没有袖子。没法穿,公司便跟中国人交涉,可按合同,供的是衣服,上面没有说明有没有袖子。中国人没有错,你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4.
冯晓蔚 《中华魂》2013,(17):50-52
谈起在抗日战争中与中国人民同心协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贡献的外国人士,人们马十会联想到埃得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路易·艾黎这些名字。而对于在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事业中,曾一度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捷克斯洛伐克国际友人罗别愁,知道的人却不多。其实,罗别愁不仅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帮助过中国人民,而且还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相似文献   

15.
王文 《社区》2010,(2):39-39
来到德国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柴米油盐这些东西与中国完全不一样,在德国购物说句俗话那是要“悠”着点。 完全一样的东西,在不同店里,价格能相差一倍以上。买东西的学问可大了:要买一般食品可以到几大廉价超市“REAL”、“PLUS”、“LIDL”等等。噢,当然不能忘了还有“ALDI”。  相似文献   

16.
“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这句是说开始学解牛时期——头三年——的情形。“所见”,指庖丁目之所见的东西或事物,包括牛在内,但远远不止于牛,是千差万别的。“无非牛者”,意思是说没有不是牛的。此句用了两个否定词,强调了肯定的意义,肯定了庖丁所见唯牛,别无他物。这就怪了。以时间之长,天地之大,作用于庖丁眼睛的万物之多,庖丁皆视而不见仅唯牛是瞻,这可能吗?可能的。同类的故事,庄周在《达生》篇里还讲过,说是有位捕蝉老人,身处林中,“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即蝉)之翼”,“而唯蜩翼之知”。庄周讲的这两个故事,与王充讲的伯乐学相马的故事相仿佛:“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  相似文献   

17.
马品     
伯乐在马群旁相马。相着,相着,伯乐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千载难寻的宝马良驹吗?只见那匹马头盖骨高高隆起,眼窝深陷,脊背收缩。马蹄大而端正,一声高叫,声震林野,撒开四蹄,似离弦之箭。“好马!难得的好马!”伯乐不住地捋须夸奖道。顿时,这匹马身份倍增。累了一天,伯乐正在屋前石凳上歇息,忽然,一匹马飞奔而来。伯乐定睛一看,这不正是自己今天相中的“千里马”吗?伯乐正要起身相迎,没想到,那马已经奔到他面前,二话没说,就拿蹄子狠命地踢他。伯乐猝不及防,幸亏有众人赶来相救,才幸免于难。伯乐气愤地指着已被拴住的千里马问道:“我让你名利…  相似文献   

18.
<正> “伯乐”这个名称最早在《左传》中出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同千里马相联使用,但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识马者的通称。从其词义的发展变化中亦可看出这一点,“伯乐”一词人们最先用之命名某一星辰,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习惯将那颗所谓掌管天马的星称之为伯乐,《晋书·天文志》对此交代得很清楚:“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宋代人俞文豹在《吹剑录》一书中讲法亦大同小异。以后,伯乐这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取其主典天马的意思,代称那些擅长识马养马的人,春秋时期的秦人孙阳由于马术高超而被称之为伯乐便是一例。《庄子马蹄  相似文献   

19.
按图索骥     
语出《汉书&#183;梅福传》。春秋时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大家称他为“伯乐”。他识别过成千上万匹马,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书叫《相马经》。该书配合文字画了各种马的形态,以供后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爱值得收藏     
《北方人》2008,(4)
她为他收拾杂乱的房间,发现了一件东西:印有他和一个女孩子名字的钢笔,是放在他书桌的一个抽屉里,用一个很漂亮的锦盒装着。他说,那是初恋女友的东西,他和前女友已经没了任何联系,但他只是保留着想做个纪念,没有其他的意思。她不能接受他的解释,她说:"你为什么不扔了它?证明你余情未了,那么我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