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危机的处理是对政府行政系统在管理社会事务能力方面的综合考量,对政府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公共危机和政府形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公共危机中塑造政府形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的形象塑造有赖于行政公共关系活动,因此,必须加大政府公关力度。政府公关的特性决定着政府形象的基本定位,即民主、公正、廉洁、高效、法治。政府公关活动应围绕“公众第一”、“ 信息传播”和“行政公开”等展开。  相似文献   

3.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封建旧官僚的典型,他性格复杂又有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尽管曹雪芹对这个人物持有鲜明的批判态度,在艺术处理上,却没有失之简单化,而是具体地展现了人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侧面。在曹雪芹调动的各种艺术手段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它在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上,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经验。表里对比曹雪芹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描写贾雨村外貌雄壮英俊而内心卑鄙龌龊,通过表里对比,揭示了反面人物形象的多面性,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者对贾雨村外貌之雄壮是着意强调的。在第一回,通过甄家丫环的眼睛写出了贾雨村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从性别史的视角探究民国时期法律专业女性进入律师界的历史过程,以及她们在律师业内的职业发展,尤其是注意发掘上海地区以外女律师的形象与声音,从观察女性律师的性别认同、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角色定位、社会期待与观感出发,审视女性律师在性别意识与法律精英意识相互激荡影响之下,附丽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是如何塑造以及实践法律职业形象的。  相似文献   

5.
6.
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京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媒介事件聚焦了全球的关注,因此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透过传播认知体育文化、认知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过程,具有跨文化传播和数字媒介传播等性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殡葬单位是塑造政府文明形象的前沿阵地,这一点也不夸张。一方面,殡葬业务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个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丧户的耳目下;一方面,殡葬单位是民政事业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殡葬单位是政府的“窗口”。殡葬部门应如何塑造文明形象?根据民政部去年颁发的《殡仪职工服务规范,管理人员职责规范》,我们要遵循“语言文明,礼貌待人,服务周到,丧户至上”的原则,态度上做到“三声”、“四心”,即:来有应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接待热心,服务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在整体形象上实现五个转变,即: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项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由部分有偿服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来,关于新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有过多次论争。新时期以来,在我国文学空前蓬勃的发展中,随着人物形象塑造的日益多样化,对新英雄形象的塑造又产生了新的歧见。有的同志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根本不应塑造英雄形象,甚至认为一个国家如果需要英雄,其实是一种“不幸”。近年更有同志宣布“英雄的时代”在我国文学中已经“终结”,文学已从描写英雄转向描写普通人。  相似文献   

9.
城市形象已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只有塑造出独特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安市应从构筑兀字型景观格局,打造园林化景观路径、塑造文化性景观元素等几个方面,大力塑造城市个性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11.
情报公开法制化的世界潮流与政府上网工程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得知权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作历史性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 ,就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形成的有关情报公开法制化的世界潮流作了法理上的探讨 ,并就目前我国正在展开的政府上网工程与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政务公开等的发展走向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曾玮  抗文生 《社科纵横》2007,(10):115-116
所谓电视观众的期待视野,简单来说,就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广大电视观众对于电视所呈现给他们的电视节目内容的一种心理上的期待,这种期待是他们真正渴望通过电视所看到的,一旦电视节目的内容与观众的期待与渴望相契合,也就是电视节目进入了电视观众的期待视野,那么,这个电视节目就会受到电视观众的接受与认可,反之,如果电视节目没有进入观众的期待视野,那么,这个节目也就不会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接受与认可了。  相似文献   

13.
程珂  夏慧玲 《社科纵横》2004,19(6):105-106
面对驱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和赢得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同的要求 ,新中国提出了主动塑造外交新形象的思想 ,设计了新的外交形象的基本内涵 ,规定了塑造者的基本素质 ,确立了塑造的基本原则 ,对外交形象作了全新的塑造 ,使新中国获得了并不完全与国力相称的良好的外交形象  相似文献   

14.
次成丹增 《生存》2020,(11):0147-0148
办学特色是学校教育的内涵,接地气,循规律,敢创新,能坚持,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努力打造适合学校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教育品牌。作为一名教育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让教育更加切近和遵循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危机公关和政府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莹 《社会》2004,(8):47-5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 济的发展和新旧体制的交替,处于转型期 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挑战,危机事件的发生日益频繁。如何面对这些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有效、及时地处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危机公关,成为政府管理和政府形象工作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柯雄  杜万阳 《社科纵横》2004,19(5):26-27
政府作为人类社会最大的政治组织 ,它的形象是自政府产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客观现象。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政府形象进行认识 ,对于我们把握政府形象的构建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本文围绕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公众意识等方面从政府转变维度出发对当前的政府形象建设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美大爱龙江”的内生动力与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20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大爱满龙江"专题理论研讨会。与会同志围绕建设"大美大爱龙江"进行了深入研讨。建设"大美大爱龙江",弘扬大美大爱高尚品德,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不仅仅需要加强宣传、引导的力度,还需要对建设"大美大爱龙江"的内涵、理论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加大阐释力度。这是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为配合对建设"大美大爱龙江"的研究与阐释,同时贯彻中央文明委和省委、省政府"向张丽莉同志学习"的号召,本刊特从这次研讨会中选出一组论文,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以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刘永涛 《社科纵横》2005,20(4):191-192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莫高窟艺术的各类题材中有着不少妖魔鬼怪形象,本文对莫高窟艺术中妖魔鬼怪形象的艺术塑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塑造良好的地方社科院形象是地方社科院文化建设的主要构建内容。塑造良好的社科院形象有助于提升科研人员素质,有助于营造地利人和环境,有助于培养科研人员自我约束能力。而独特的管理与特色、高水平的科研质量与创新、拔尖的学术带头人与杰出的优秀领导、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科辅人员及优美的空间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塑造社科院良好形象的六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