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与动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增长概念不同,经济发展指在技术与制度创新驱动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扩大生产、改进分配、治理环境、改善人权等实现结构性的经济质态演进、居民福祉持续增加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被定义为一国经济实现长期发展所依赖的发展源泉构成、发展机制及路径。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概念,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从产值扩大和结构调整延伸到经济运行质变、居民福利获取和经济环境改进等发展领域,涵盖了经济分享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方式等多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西方经济学者和我国经济学界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做了研究,但其研究均未涉及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差异性问题。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事实决定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质量的层次、经济结构的内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区域经济开放度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国家对东西部应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东部应实行鼓励内生和包容性增长、提升发展层次与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由速度向效益、由国内向国外转型的政策;西部则应实行外延扩大式和内涵扩大式增长相结合、数量与质量并举、速度与效益并重、国内与国外统筹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刘笔利 《学术论坛》2013,36(1):141-144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强经济与社会、自然、人的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丰富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增长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并提高把握机会的能力。文章认为,应通过构建与经济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创新和丰富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等突进来促进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回顾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通常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经济运行体制,以及经济建设思想的制约和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经常不一样.根据我国的国情,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前后两段时间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经济是财政的基础。世界上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执行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各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使得各个国家的财政体制和税收手段也都各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对各个国家的财政体制和税收手段进行比较研究,就是要通过对彼此间共性和特性的分析,寻找出财  相似文献   

6.
人的思想观念素质是人力资本的最重要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思想观念素质之所以是人力资本的最重要要素,是因为它依附在人身上并通过支配人的经济行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也正是思想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机制和总路径;发展经济学家还揭示了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和路径依赖。思想观念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思想观念素质乃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贫富之终极原因,思想观念反贫困乃新时期反贫困模式之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二者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般地说,经济体制的模式是由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式的统一,反映了社会经济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这是经济体制的抉择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影响到不同的经济体制抉择。经济增长离不开原有的基础,这就是已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已形成的经济结构和规模,这是历史给予的既定的条件。依据这个既定的条件来确定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政党功能,就要探索和总结执政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经济增长过程中治国理政、推动增长的方式、特点和规律及其动力。从方法论上超越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市场分析框架,提出政党治理经济假说并分析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模式的理解和思考。从实践角度看,中国长期发展的主题是实现民族复兴、经济增长与自由发展,这个过程彰显了制度变迁、体制创新、战略抉择三位一体的大国发展的逻辑框架,而与这一发展框架相适应的是政党、政府、市场三元共同治理经济的结构和模式。这个模式内在的运行机制是执政党作为共容性组织,在推动分权让利的同时,实行党管干部机制,并把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极为重要的一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看,除了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的推动之外,具有共容性组织特征的政党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内在激励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其他经济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过程是国民收入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毫无疑问,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投入,需要有利于增长的经济政策、稳定的政治条件和国际环境。但是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投入在不同国家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这里,人文的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当然,经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人文因素。但是没有适当的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时不同的人文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人文精神为经济活动作合理性证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在其《经济哲学》一书中强调,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需要有…  相似文献   

10.
“软实力”是一个与“硬实力”相对应的概念,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合作而非收买的手段来达成自己所愿的能力,是一种具有吸引魅力的隐性能力;“硬实力”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等,是一种具有强制特征的显性能力.最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他认为,“软实力”是以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本文认为:经济制度应属于“软实力”的范畴,经济制度是构成“软实力”形的基础;适合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的“硬实力”,从而极大地提升一国的综合实力;经济制度需要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不断地变革,才能持续不断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硬实力.本文以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以及新近崛起的中国的经济为案例,探讨了经济制度的“软实力”与经济增长的“硬实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6,(4):48-54
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达龙·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为代表的一批新锐经济学家对"制度重要"这一新制度主义旧命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运用精致的计量分析方法,将制度变量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长期经济增长的模型之中,从而建立了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将历史计量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他们发现包容性经济制度的发育成熟,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必要条件,而包容性政治制度与包容性经济制度有相辅相成之效。即便政治制度有一定的攫取性,但只要经济制度走向包容性,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从而激励更多的投资,那么威权型增长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威权型增长多发生在后发国家赶超型发展的初期阶段,容易遭遇到"中等收入陷阱"。这种增长模式必须经过转型,尤其是国家治理模式的创新,才能进入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白雪瑞 《北方论丛》2011,(6):137-140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中国是转轨—转型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制度的变迁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就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和制度,从而改变具体经济活动中个体的行为方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型人才,依靠其推动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利用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及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江、浙、沪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制度变迁进行了实证分析 ,力图揭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 ,刻画出 2 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储蓄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和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 ,影响西部地区储蓄和经济共同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践中 ,具体涉及到基础条件各异 ,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区域 ,储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机制的作用表现出很大差异。该文通过研究储蓄增长和经济增长在东西部地区作用机制的差异性 ,寻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略  相似文献   

15.
全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区域犹如小型开放经济体,因而区域间的外向型与国家整体的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可能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虽然都是国家特殊政策基点的产物,但二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阶段及中心城市发展层次都各有不同。诸多差异决定了二者发展路径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模式的侧重点、产业选择及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国外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历史悠久,经历了从早期推崇市场机制发展到后来重视行政控制机制,至今天对合作治理模式的肯定。这表明,流域水环境管理这一公共物品可以有多种提供方式。每个国家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究竟适于采用何种方式,与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状况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任何割裂管理体制与社会关系的做法都存在偏颇之嫌。  相似文献   

17.
国家提出在“九五”和 2 0 1 0年期间 ,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方针。新疆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这既关系到新疆下世纪的经济发展 ,又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新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分析新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其固有的民族特点有密切联系 ,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⑴民族性。新疆有 1 3个民族 ,基本上是多民族杂居 ,其经济建设不同程…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增长方式则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GDP的增长幅度,用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全面提高竞争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志彬 《社会科学家》2012,(3):62-65,79
以中国与OECD国家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和“减物质化”的影响.通过动态的比较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国家经济增长效率较高、“减物质化”趋势明显.但在我国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非常有限,这是由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因此,只有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营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环境,逐步提高生产过程中服务投入的比重,才能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实现“减物质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