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尤其是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更是存在诸多的困难。由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得当,使得俄罗斯留学生在汉字掌握上很不理想,本文拟从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入手,分析存在的不足,寻求适当的对俄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汉字的研究,历史也很久远。所谓“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说,就是古人在两千年前总结出来的关于汉字的创造和使用的六条原则。而“假借”则是“六书”之一。“假借”既然是汉字的一条规律性的东西,在汉字的发展史上必然有其一定的意义;在仍然使用方块汉字的今天,也必然还有其一定的意义。因而,对它有讨论一下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汉字使用问题上近年两岸一些人士相继提出"识正书简"、"识繁用简"的观点,对汉字简化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但在20世纪前半期,汉字简化却几为政、学各派共识。上世纪五十年代,海峡两岸政治对立,汉字简化之议却同步兴起,不仅国共两党主张,自由知识分子也极表赞同并大声呼吁。惟因国民党内出现异声,加之大陆公布简化方案在前,国民党的简化动议胎死腹中。在自由派与国民党趋于对立的背景下,他们在汉字简化问题上的呼应,更能显示那个时代全民族对待文化的急躁心态。  相似文献   

4.
许多热衷于革除汉字的语言学家都认为,文盲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字的难易,并以中国文盲率高作为一条振振有词的理由来反证汉字的“难学难认”,而主张实行拼音文字。然而,如果对文字和文盲率进行一些社会学研究就会发现上述论断是颇可怀疑的。当前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所讲的语言不到一百种,其中使用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者又属极少数。但是文盲率的高低是否会依使用拼音文字而划界呢?实际统计数字则做了否定的回答。1982年联合国社会统计概览表明,通用汉字的中国的文盲率与通用多种拼音文字的非洲、拉丁美洲、北美加勒比地区的文盲率相比则要低得多。就亚洲来说广泛使用汉字的日本的文盲率尚不足百分之三,南朝鲜为  相似文献   

5.
日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字形上与汉语相同或相近 ,一般称之为汉日同形词。汉字和汉字词的存在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便于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沟通。然而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由于中日两国各自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不同 ,汉日同形词中有很大部分在语义、适用范围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本文从词义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对汉日语中存在的同形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徐铉的语言文字观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认识到汉字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其形体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文字与社会相互作用;重视篆、籀字体,推崇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使用反切注音法;汉字的形、音、义古今有变;区别对待俗体字,谨慎对待民间使用的异体字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源于表意文字体系的书面符号系统 ,字形与汉字所记录的语素或词之间在字源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理据性联系 ,并且这样的联系早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形义相关的思维定式。但是文字所记录的词义或语素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形义关系也就不能总是维持在造字初期的原始状态。为使形义关系保持动态平衡 ,就要在字量和字形方面做出牺牲 :一方面汉字字符数量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字形外观不断进行调整。这样调整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汉字形体在实际使用及发展演变中表现出变异性的特点。这在甲骨、金文等古文字阶段更是如此。汉字形体在共时应用及历…  相似文献   

8.
廖志林 《兰州学刊》2005,(6):286-287
现代汉语教本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以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明的叙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独到的阐述,对人们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文章还就汉字偏旁与汉字的信息化问题、汉字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盼望已久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终于同群众见面了。当我们从报纸上看到《草案》,读了《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心情非常兴奋,更加怀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简化现行汉字,使它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和使用,最后实现汉字的拼音化,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遗志。我们一定要积极参加当前《草案》的讨论,多做宣传工作,为文字改革尽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日友好的象征。中日两种语言的汉字词互借是历史悠久且情况复杂的。早期汉字的传入开启了日语书写历史的新时代。日语不仅在汉字词汇上进行了大胆的借用,甚至根据汉字的造词法创造了国字。从日语起源到国字创立,从和制汉语的出现到汉语的逆输入,从国字的借用到和语的借用,从日语的汉字限制到使用上的滥用,梳理清这些汉语词汇的形成和具体借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日语言发展史的研究及中日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异体字存在的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字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根源,汉字异体字的产生,一方面是由汉字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有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异体字产生后又反过来影响汉字以及文化。异体字的产生及其作用决定了它们的存在有一定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2.
晨雨 《中文信息》1994,(5):15-17
一、信息时代的新问题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除中文外,全世界有一千多种文字,使用英文的人,目前也仅四亿多人。而使用汉语人数竟达十亿之多,是英文使用人数的两倍。可见人类文明中,汉字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杨运涛 《中文信息》1998,15(6):94-95,97
UCDOS网络汉字操作系统,为网络环境下提供了良好的中文环境。Novell网络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局域网,网络的软硬件配置要求不高,在网上安装UCDOS汉字操作系统,网络上的所有工作站均可直接共享UCDOS,无盘工作站的数目没有限制,各工作站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14.
《六书略》是将六书理论与汉字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文字学的著作,虽然从理论到归字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作为全面以六书统属汉字的著作,其开创之功是必须承认的。可以这样说,郑樵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第一个撇开《说文》系统以六书条分所收汉字的文字学家,其理论对后来的研究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的语文差异已经引起有关政府部门、海内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国家语委特将此列为"十二五"科研规划2012年度重大项目之一。海峡两岸的语文政策、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文字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字形面貌,不仅存在简繁体系的差别,微观字形上也分歧不小。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汉字字形的规范统一,在整个汉字规范化的进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两岸的字形规范提出应予以考虑的六项原则,供有关部门和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汉字则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历有六大形体结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统称“六书”.名曰“六书”,实际上讲的就是汉字的构造原则和造字方法.“六书”与汉字正字早已结下难分难舍之缘.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构形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造字之初,据义而构形,形义关系非常密切。作为自源性文字,汉字独特的形体构造渗透着原始的文化信息,具有见形而知义的表义功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汉字与汉语互相支撑、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成为唯一独立于世界拼音文字之外、延续使用几千年、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字体系。从汉字的实用功能出发,其形体构造也在悄然变化,隶变、简化造成汉字形体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中日语言各自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自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中日汉字字形的差别。比较两国汉字字形,二者存在关联:完全相同、完全不同和部分相同。其中完全不同的原因是日本人创造的"国字";部分相同的原因是对异体字和繁体字的不同使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汉字部件字符化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汉字的检索一般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来编码,汉语拼音字母实际是作为汉字的一种辅助拼读工具存在的,这种编码,虽然简单方便,但同音字多,排序、查找或检索也有困难。汉字编码的实质,是要为汉字设计出它的字形元素——拼形字母,并使用编制代码的方法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汉字规范的社会性和科学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 ,科学性指的是汉字的自然规律 ,包括它的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互相关联的规律和自成系统的规律 ,这种内在的规律是客观的。社会性指的是汉字在使用时受社会制约的人文性 ,语言文字是符号 ,但不是单纯的数理符号 ,它是在人文社会中被全民使用着也改变着的符号。汉字的通行度、社会性分布和人为调整的可能性 ,都是它社会性的反映。科学性与社会性二者是互相制约的 ,而社会对汉字的人为调节 ,无论如何不能违背它自身的规律。文章指出 ,在确立常用字和通用字时 ,统计方法需要更加完善 ,必须考虑通行度问题。在处理规范字表的字际关系时 ,应当考虑采用异体字严格的科学界定 ,重视简繁字的对应。在对字形进行规范时 ,要慎重使用“类推”的原则。文章指出 ,在新形势下修订规范汉字表 ,应当坚持正确的理念 ,把社会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 ,将汉字规范问题置于国家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来认识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