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清不清?述给群众听;村务行不行?述给群众评;村账乱不乱?交给群众看。群众最关心什么,最想了解什么,村干部就述什么。村干部做得怎么样,最后由群众说了算。近日,在有着“富士山”美誉的溧水县方山脚下,晶桥镇芝山村“村民议事室”里热闹非凡。由村民代表对村级干部勤廉开展的评议会在这里进行。  相似文献   

2.
殷练 《金陵瞭望》2011,(25):79-79
一是把好队伍建设关。认真开展“五查”活动,即:查思想境界、查遵章守纪、查服务意识、查依法行政、查廉洁勤政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履职的能力。建立干部廉政档案、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定期述职述廉述学制度.组织开展针对领导干部收受礼金、领导干部出入不正当娱乐场所、领导干部参与赌博等现象的专项监督。二是把好工程管理关。今年,全局共承担区城建重点工程项目36个。  相似文献   

3.
信息超市     
《金陵瞭望》2008,(10):78-78
浦口地税局推进“纠风促廉”活动;白下质监服务企业公布“三项承诺”;顶山街道实行工程项目菜单式管理;栖霞区实施社区党建“品牌优化”工程。  相似文献   

4.
刘亚萍 《金陵瞭望》2009,(14):64-64
一是廉政建设进机关门。以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度推动、考核拉动、人文促动等“三联动”的方式.着力打造勤政廉政干部新形象。二是廉政建设进领导门。以领导讲廉为主线.通过廉政文件、廉政刊物送进领导门,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作辅导报告、述廉讲廉等,扩大领导示廉的影响力。三是廉政建设进科室门。重点开展一科一室唱响廉政文化筑牢反腐防线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王虎 《金陵瞭望》2010,(15):58-58
过去我们谈起村干部,往往和“农民”、“泥腿子干部”联系起来。随着干部下派锻炼、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等新生力量的加入.村、社区干部队伍的面貌在发生质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基层干部的工作待遇、生活保障的提高、工作职能的逐步规范化、标准化,使得绝大多数的村、社区干部把目前的身份当作长久甚至终身的职业,也就是村、社区干部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6.
陈然  邰晓俊 《金陵瞭望》2011,(16):81-81
今年以来.我区以机构改革和镇党委换届为契机.在调优配强基层纪委书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建立述职述廉、领导挂钩联系、综合绩效考评三项制度.强力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一是述职述廉面对面评议.力促履职能力得到新提高。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9,(11):67-67
一是完善制度.不断规范工作体系。完善街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组织架构.健全相关工作制度。通过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以及“一岗双责”制等制度.切实筑牢预防职务犯罪制度防线。  相似文献   

8.
管荣保 《金陵瞭望》2008,(19):64-64
为强化对农村基层站所负责人的权力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溧水县在对村级干部开展勤廉双述的评议基础上.向镇基层站所延伸。今年以来,全县8镇91个村普遍开展了一次勤廉双述评议,在此基础上,近日.全县城120多个基层站所也全部进行了1次勤廉双述评议.由站所负责人对所在站所和本人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述廉.今年已经对没有评议合格的5名站所负责人进行了诫免谈话;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如何解决农村财务的监督与管理,一直是党和政府及农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近两年来,笔者带着这个课题.对大港街道办大胆创新农村财务监督与管理.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两集中”的新模式作了多次调研。实践证明,大港街道办实行村帐街代管、组帐村代管、街道办机关部门实行集中报帐和预算包干、会计业务集中电算化模式成效显著,农村财务监督与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发展的轨道.使得党和政府称心.老百姓放心,村干部定心。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赞赏,值得借鉴和推广。现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0.
谈韧 《金陵瞭望》2009,(21):58-60
高淳县地处长江以南、苏皖交界.县域面积802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7%.现有8镇134个村.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目前.全县134名村书记都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和发展项目.730名村干部实施“双带”项目843个.带动农民增收1364万元.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3亿元。全县12个村进入全市综合实力百强村前50位.更有连续14年荣登“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榜首.人均纯收入达8.7万元的。“金陵首富”一武家嘴村这样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11.
杨进  高桂凤 《金陵瞭望》2007,(16):43-43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农村富不富.关键是支部.要想富得快.全靠干部带。”这被农村传诵的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在高淳的农村被一项项机制所诠释。高淳县以先进性教育和实施农村“强基工程”为契机.相继推行了村党支部“双票双评”、“两推一选”、“星级化”管理、村官防腐保廉体系等工作.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增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经济社会事业中心工作繁重、改革发展稳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好村干部发展“三带”项目创业与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于集体、服务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难题。淳溪镇邢丰村实行的“勤廉周评”制度为村干部既要成为致富带头人.也要勤廉并举找到一个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基层建设的重要推动主体,其职务行为不仅是保证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多重理论基础,划分出“利村”与“利己”这两种村干部角色类型以及“利村不利己”“利村又利己”与“利己不利村”三种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探讨村干部角色对于其职务行为倾向影响,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验证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对乡村治理结果产生的异质性。同时在对“利己不利村”这一职务行为倾向进行深入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典型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村干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本应扮演“利村”角色代表政府与村民来维护双方切实利益的村干部,由于个人精致利己主义的心理选择和行为动机,他们往往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导致其“利己不利村”的职务行为倾向。由此提出规范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的两点对策:一方面,加强村干部同级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行为监督机制,打造上下协同的双重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完善对村干部的惩戒和激励机制,畅通晋升通道,形成“宽严相济”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赵琴 《金陵瞭望》2010,(14):59-59
一是紧抓廉政教育,加强忠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在全县范围开展“查思想、查执法、查纪律、查作风”的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二是强化源头预防,通过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三是深化行风警风建设.严格落实公安部“五项禁令”.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  相似文献   

15.
《金陵瞭望》2009,(28):86-86
近日,浦口交通局召开“农路建设勤廉双月述”现场会。此次现场会是浦口交通系统开展“建立勤廉双月述制度,实现农路建设双优目标”反腐倡廉个性创新工作的第四次工作例会。会议回顾了今年以来“农路建设勤廉双月述”工作开展情况,对9—10月份农路建设相关项目进行了述职述廉和意见评估。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规范村居财务支出.浦口区盘城街道五措并举推行村居招待费精细化管理:一、明确开支范围。严格控制社区、村招待支出.做到“三不准”:不准工作日中午饮酒:不准用其他支出发票列支招待费:不准报支审批手续不全或者超权限、超时限、超限额的招待费用。  相似文献   

17.
卞秋明 《金陵瞭望》2010,(15):59-59
一是紧抓廉政教育,加强忠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在全县范围开展“查思想、查执法、查纪律、查作风”的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二是强化源头预防,通过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三是深化行风警风建设.严格落实公安部“五项禁令”.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阳光访谈——聚焦政风行风”直播.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警营开放等活动.推进警风建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旭娜 《今日南国》2009,(16):58-59
他们是中国大地上级别最低的“官”.手里“管”着几百到几千号人.人前人后的称呼是“书记”、“主任”。然而他们又不是“官”,甚至村官也只是他们的兼职。一直以来。我国对村干部都实行非职业化管理。他们是农村经济组织的一员,有责任田和生产资料,拿的是补贴式工资。  相似文献   

19.
陈凤  陈思文 《金陵瞭望》2009,(18):49-49
江宁区湖熟街道由原湖熟、周岗、龙都三镇合并而成。在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新一届党工委领导对村级经济发展不快的原因、两委班子的状况进行了深刻剖析后认为:加大村(礼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书记“领头雁”的异地交流任用.有利于提升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增强村(社区)“一把手”的廉洁自律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村(社区)民主决策和管理.是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村干部角色行为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是对村干部应该如何的“名”的研究,二是对村干部实际如何的“实”的研究。赵村的村干部的“名”与“实”经历了从融合到偏离的历史性嬗变。改革开放后,因对村干部有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历史变迁的惯性及相应的政策及制度性规定为村干部角色行为提供了基础,包办型村干部经历了“名”与“实”的短暂融合。但随着村庄出现可赢利的巨额集体资产,村干部以派性斗争为核心争夺村庄权力,以自我获利为目的,造成村庄集体资产流失,村民利益受损,赢利型村干部的“名”与“实”严重偏离。以制度治村为核心的纠偏机制的运行,以期扭转赢利型村干部“名”与“实”偏离的行为,却导致了放任型村干部的出现,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名”与“实”的偏离,村干部“名”与“实”偏离的困境依然没有摆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