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胡适“教育救国论”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其次 ,肯定了“教育救国论”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历史作用。第三 ,指出“教育国论”及实用主义杜威思想的局限性和缺陷 ,说明它在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推动了包括历史教学在内的近代教育观念、体制的革新与重构,成为"五四"时期以降实用主义教育运动勃兴的源头活水。从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教学主体而言,要提高史学工作者古为今用的认识,落实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对教学客体而言,要培养学生透视现实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树立平民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3.
略论"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启蒙运动和新文学的迫切需求,文学翻译得到高度重视,戏剧翻译当属其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达到了启蒙民众、救国救民的目的,也丰富了对戏剧体裁的掌握。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既包括当时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等观念的政治背景,又包括一定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文学、文学观念均处于转型期,对戏剧翻译的需求应运而生。“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有:作家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均采取了颇为“自由”的翻译手法;他们所选取的外国作品主要以浪漫主义为取向;这一时期的作品均取自西方一流文学大师的作品。“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无论从艺术形式或思想内容而言,中国现代剧作家的戏剧都从翻译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并将这一外来影响和本土创作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吸纳中国以民本主义和人格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主自由精神,它是培育当代中国民主自由精神的心理和文化基础;必须吸纳现代西方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分权制衡、民主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自由精神,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必须发扬党和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与现当代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它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基础;必须创造出新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和宏伟纲领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以民主自由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1913年6月,美国教育家孟禄来华之行是实用主义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首次传播的标志.在孟禄的直接影响下,黄炎培发表了<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第一次实用主义教育热潮,开启了近代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新篇章.黄炎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所以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既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内在需求,也来自于实用主义自身内部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既是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也是救亡爱国运动。梁启超与五四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倡导“新民”学说和“文界革命”,反省传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对五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历欧洲的梁启超以私人身份旁听巴黎和会,维护中国权益,及时将巴黎和会损害中国主权的消息传到国内,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虽然梁启超晚年思想渐趋保守,但他仍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个性独立、民主自由、科学精神、道德革命表示赞许,他是新文化运动的辩护者而非敌对者。欧游归国后,梁启超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意义,希望五四运动变外交的国民运动为内政的国民运动,建议青年致力于文化运动以光大五四运动的价值。同时对五四运动中科学万能论、科学口号化等缺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杜威 (JohnDewey)是 2 0世纪影响最大的美国哲学家 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论及思想在实用主义中最具代表性 ,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中国也不例外 ,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受其影响颇深。卢作孚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并付诸于实践 ,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法上 ,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宝贵财富 ,也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必然产物,他提出的教育救国、实用主义、大职业教育主义等一系列职业教育思想,反映了一部分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要求,对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杜威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个人所表达的兴趣是建立在民主理想的基础上。他认为民主政治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杜威的民主思想推迟了陈独秀采取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立场。他在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中问鼓励民主和自由思想,同时提出一个教育纲领,为未来的一代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作好准备。杜威对中国哲学体系的影响是实证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他以纯粹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对人们超物质存在的知识的各种哲学进行攻击。过去四十年中,许多中国思想家曾受到杜威的影响,但杜威仅仅吸引住一个他的哲学上的代表人物——胡适。胡适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发扬了一种宗教的热情。通过胡适,把人类心灵的新概念移植到中国。杜威在中国的最大影响正象他在美国一样,是在教育方面。杜威关于人的一些思想本能地注意到青年人的思想。杜威到了中国后,美国的教育目的、方法和教材以及教育上的整个研究制度就代替了日本、德国的教育思想和计划。杜威的教育纲领的主要特点是:生活教育、儿童中心教育、学校即社会。反对杜威的有儒家学者,有以黑格尔和柏格森的思想力基础的西方哲学的新流派;而马克思主义者对杜威的反对更为有力。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一切创造力都来源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他的爱国思想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 ,即他在真正接近人民 ,受到深刻教育之后 ,由崇奉“国家主义”,转而为强调“人民”利益 ,崇奉“民主主义”。闻一多的思想历程典型地说明了五四以来中国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道路。他受过五四的洗礼 ,是五四的产儿 ;他是最勇敢、最忠实的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五四前后国内兴起的各种民粹主义思潮中的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曾经长期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共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用主义地对待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是农业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对农业社会主义的自我反省与解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近代先进人物之一的严复, 其早期的政治思想是积极进步的,他主张变法维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以及鼓吹民主自由;但是进入晚年,他的思想却趋于保守落后,他主张教育救国,主张复辟帝制,反对共和以及主张尊孔复古,否定西学.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有三第一,中国残酷的现实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他对西方文化失去了信心;第二,其庸俗进化论的理论思想决定其政治态度日趋保守;第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也是其思想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时期,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宣传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其言论主张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相结合,丰富并深化了现代教育精神内涵,经过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宣传,对平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并走向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西方文化如海鲸波山般的排空而入,以及由此汇成的对中国文化总体性反思浪潮的屡踣屡起。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在摒弃旧思想吸收新思想上所表现的强度,在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文化史上是难以找到先例的。纵观这一时期自西东渐的令人目不暇接的种种思想学说,实用主义是影响较深的一家,它在中国的初期介绍和传播以及在中国“五四”思想文化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构成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无疑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过程, 认为杜威的教育观集中体现于他的“教育即自然生长理论”,主要包括3 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这一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他的实用主义经验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曾经是教育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促进了当时的“进步教育运动”。他生前四处游说,宣扬实用主义的教育主张,影响广大。他还留下了不少述著。但是人们对杜威的评价历来就有许多争论,特别是一九五七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之后,杜威的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受到了严厉的批判。美国人把“伊凡学到了的,约翰没有学到”的责任归咎于杜威和进步教育运动。随着五十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和随后的“恢复基础”运动在美国进行,杜威的教育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以来,在左倾思想的干扰下,在教育科学领域内,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个禁区.人们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只能批判不能讨论,这似乎成为没有条文规定的规定.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纠正了左的思想影响以来,教育科学领域一扫沉闷压抑的气氛,出现了从来未曾有过的百家争鸣大好局面.在开展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评价的讨论的论文中有的提出了一些对人们颇有启发性的见解. 在教育著述方面,杜威是个多产作家,也是把哲学和教育学说溶为一体的教育理论家.因而,他的教育体系不仅繁杂,并且对其所提出的每个教育问题都赋予一定的哲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方思潮对青年毛泽东价值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西方思潮传入中国,其中进化论、自我实现说、实用主义价值观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最为深刻.进化论使他认识到变才可保国,破旧才能立新;自我实现说使他打破了旧的伦理道德观,建立了强调自我价值的观念;实用主义使其看到现实的重要性,注重实践理论,也影响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这三大思潮为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并指导了其后来的革命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实用主义经验论,教育本质论,教学论思想等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积极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培养创新思维,重视实践经验,教育人文性以及课程内容实用性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复合体——蔡元培政治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先生(1868——1940年)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四十年前,周恩来同志为他撰写的挽联,概括了他一生活动的主流: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生活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光绪十八年(1892年),蔡元培中进士,二十年,授翰林院编修;但是,他并没有追逐封建功名。戊戌时期,他倾向改良主义;清末民初,他投身民主革命;“五四”前后,他“力倡思想自由”;“四·一二”前后,曾一度与反动派合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