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2.
标准答案     
从报纸上看到一个脑筋急转弯,觉得挺好玩的,回家时就想考考儿子。吃晚饭时,我问儿子:“有一个女孩从海边的沙滩上走过,她的身后为什么没有脚印?”儿子停顿了一下问:“当时天黑了吗?”我说:“这跟天黑有什么关系?”儿子回答说:“如果天黑了,连人都看不见,自然看不到沙滩上的脚印。”儿子说得有点道理,我只好说天没有  相似文献   

3.
流沙 《百姓生活》2011,(4):23-23
曾经看过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影片中。年轻的男女主人公沉浸在热恋的幸福中。在一个镜头中,女孩躺在男孩怀里,两个人深情相望,女孩问男孩:“你真的爱我吗?”男孩说:“那当然啊。”女孩又问:“等我老了,你还爱我吗?”女孩的问话,引发了我对爱情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有个朋友问我,你这字咋练成的。这个朋友是一个8岁女孩的妈妈,活泼开朗,经常和自己的孩子玩得不分你我。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我相信很多书画家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当然我不是书画家),他们很好奇你的成功的方式,不过更多的是对书画艺术天生的向往和追求。我说我从小喜欢写字,觉得自己粉笔字很漂亮,中学开始对文学和  相似文献   

5.
晓雅 《社区》2003,(13)
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去了几天后,儿子告诉我,他很喜欢他的杨老师,原因是杨老师的样子好看。我问儿子:“你最喜欢的是妈妈还是杨老师?”儿子看看我,又安慰性地补充道:“第二喜欢妈妈。”童言无忌的儿子,让我想起那个故事……那个女孩又和妈妈吵架了,女孩转身向外跑去。她流着眼泪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黄昏,逐渐冷静下来的她才感觉到肚子饿了。正巧,前面就有一个面摊,冒着香喷喷的热气。可是,她摸了摸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守摊的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奶奶,看到她站在边上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对不起,我忘了…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百姓生活》2014,(5):70-70
爸爸哪里好我问两岁的儿子:“爸爸好不好?”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好。”我心里正美着呢,老婆也问儿子:“爸爸哪里好?”只见儿子看着我老婆说:“爸爸的老婆好!”玛丽太太因闯红灯上法庭。法官盯着她看,问:“玛丽太太,您以前在西区小学当老师?”“是的,你怎么知道?”法官笑了:“我曾是您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李荷卿 《可乐》2011,(3):37-37
女孩喜欢玫瑰花。托德想和女孩们交往,因此得有玫瑰花。这就是我13岁儿子的逻辑。这个逻辑让他走进了园艺世界。"爸爸,玫瑰花多少钱?"托德问。他爸爸放低报纸,说:"那得看你是想要一株植物呢,还是想要一朵玫瑰花送给某个特别的人,比如你妈妈。"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有个女孩叫静静,5岁了;女儿有个男孩叫桥桥,4岁了。两个孩子整天不好好吃饭,可零食停不住嘴,吃完这个要那个。虽然东西没少吃,但身体都不太健康。一天吃午饭,老伴给他俩各盛了多半碗饭,每个碗里放了一个小勺。两个孩子只吃了一两口,就说什么也不吃了,急得我举手要打。这时,老伴赶忙拦住我,说道:"这么小的孩  相似文献   

9.
“没有儿子”是寡居多年的李玉大妈的一块心病。但是,这样的想法随着两个女儿的长大也渐渐淡漠了,她看着如花似玉的两个女儿,又有了新的打算:给她们中间的一个招上门女婿。人家常说,嫁个女儿,拉回一个女婿;娶个媳妇,赔掉一个儿子。再说,要在一个家里过,还是女儿跟妈妈贴,可比那媳妇子好处。思来想去,她觉得这样的好事办得越早越好,便决定给大女儿李丽招亲,好让女婿顶起家里塌了的那半边天。 果然不出所料,女婿王文进门后,对李玉老人孝敬有加,小两口也十分恩爱。婚后的第三年,李丽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下,大妈整天乐呵呵地,嘴也合不上了。但是,在给孩子的取名问题上,闹出矛盾来了,大妈说:“你是我家招女婿,孩子当然得姓李。”女婿说:“儿子姓父亲的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这个时候,李丽对丈夫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可乐》2007,(3)
数数儿子今年三岁,已懂得从一数到十,也知道五比一大;我也随时找机会教他,问他小狗小猫哪个大。有一次,我左手拿一块巧克力,右手拿两块巧克力,问他:“哪一边比较多?”儿子不回答,我耐心地继续追问,儿子突然放声大哭,说:“两边都很少啊!”  相似文献   

11.
马丽 《可乐》2010,(7):49-49
两个女孩在公园里控诉前男友是吝啬鬼。 其中一个说:“你都不知道我那个前男友有多抠门。他只知道自己抽烟,从来不知道给别人敬烟。” 另一个说:“我那个更别提了,他为了买个大一点儿的馒头,竞多走两站路。”  相似文献   

12.
佟强 《社区》2003,(10):24-24
我是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第一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入社区两个月来,感慨颇多。我原来在地方人大工作,因两地分居调动到北京后正好赶上机会,就加入到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队伍中来了。社区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岗位,我对居民而言也是陌生的新面孔。 首先是年龄上的差异。以前居委会成员大多数是老大妈,北京人称“小脚征缉队”,而我只有31岁,说实话,在平日老年人居多的社区里,我还真显得特年轻,我刚去时就有居民当面问我,“我们是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可你们年轻人喜欢和老年人打交道吗?人老了,腿脚不灵便,反应也慢点,各方面和年轻人都有些差距”。当我坦诚地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居民马上开心地说:“那我们就放心了”。是呀,古人尚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何况我们这些现代社会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再说人由年轻到年老,这也是自然规律。今天的大妈,不就是20年、30年后的我吗?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家乡苏北一带,常听一些老人在互相问答:“有‘首位’了吗?”“有哩!”或者说“‘首位’已了啦!”这里的“首位”,就是指儿女的婚事,他们在问孩子有没有结婚成家。为了这个“首位”,不少老人确实操碎了心。我熟悉一位赵老头,他本来是一个很开心悠闲的人,但随着儿子年龄一年年增大,所谈对象一个个告“吹”,近年来他竟变得心事重重,经常焦躁不安起来。很难启齿“求人”的他,如今也四出“活动”,请人帮他儿子“长长眼”。若遇到人闹笑,“成不成,酒三瓶”,自当慷慨解囊。可惜儿子“不把光”,他牵线给“会”的几个女孩,对儿子都不满意。赵老…  相似文献   

14.
宋涵 《今日南国》2014,(11):41-41
一个人说的话,其“真理程度”是和他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且不论是否真的是真理,我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相似文献   

15.
郝宝璋 《社区》2008,(7):4-4
家住北京天通苑社区五区的退休工人杜景荣大妈,每天都要围着小区转上两三圈,不是遛弯锻炼,而是给小区出人口站岗的保安送水。杜大妈说她这样做的出发点就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这一行动,杜大妈已经坚持了两年多。她的行动在社区中得到了许多居民的赞许。  相似文献   

16.
自我宣言     
一个15岁的女孩曾经问我:“我该怎么做,才能过充实的生活?”我的答案很简单,只有4个字:“做你自己。”  相似文献   

17.
表姐一家几年前移民德国,定居在法兰克福。今年夏天,我应表姐邀请,带着女儿到表姐家度假。我女儿今年五岁,表姐的儿子今年六岁,很快两个小家伙就玩到一起了。在表姐的儿子面前,我女儿简直就是一个小天才。因为我让她上了最好的幼儿园,她三位数的加减法早己不在话下,而且还会弹琴和跳舞,还能用简单的英语对话。而表姐的儿子两位数的加减法都算不出来。我对表姐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你是不是对儿子的教育放松了。"表姐却说:"德国的孩子都这样,他们的任务就是玩耍。"原来,德国禁止学前教育,不允许幼儿园给孩子教授专业知识。那么。德国的幼儿园教些什么呢?对此我充满了好奇。有一次,我和表姐一起造访表姐儿子上学的那家幼儿园。当时,孩子们正在玩一个游戏,表姐的孩子不幸落后了。小家伙忍不住说了一句:"哎呀,我失败了。"老师马上说:"不,你没有失败,你只是慢了一点点。"说完,老师还主动拥抱了孩子,小家伙的脸上顿时充满了笑意。游戏结束,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要特别向孩子  相似文献   

18.
鲁迅怜子     
民国文林 《可乐》2011,(6):52-53
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他说:"我的出生是个意外。"许广平生产时,一度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问鲁迅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许广平母子出院回家后,夫妇二人准备给孩子洗澡。鲁迅特别小心。他将热水凉到他认为合适的温度,由许广平托着孩子,自己动手洗。两人都没有经验,水是温的,风一吹,  相似文献   

19.
蒋颖,35岁已经是德勤税务合伙人;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3岁,和她一同生活在上海。蒋颖说平时忙得脚不着地,现在掰指头一算,才发现从1991年出国到现在,自己也做了不少事。同事说她是个“什么都想要的人”。蒋颖则说自己是个从不耽误时间的人,“享受工作与生活,每天上班不能缺少新鲜,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有孩子的时候生孩子。没错,这些都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14,(10):64-64
够意思 去朋友家做客,给六岁的孩子买了不少好吃的,孩子也够意思,在朋友两口子去厨房的时候小家伙偷偷地给我一把东西神秘地说:“这玩艺儿特好吃,爸爸都合不得给我。”我尝了一个,很腥,味挺怪。过了一会朋友出来了,我问他是什么,他一看回头冲厨房大叫:“老婆,你把我鱼食放哪了,儿子又偷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