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只能卧病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与日俱增,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特别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相似文献   

2.
《江海纵横》2008,(4):33-33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因为小儿麻痹症,只能卧病在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拒绝所有的人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刘双 《社区》2010,(4):50-51
“谢谢你们!我腰不好,腿不好,自己出门也不方便,真是太感谢你们啦。”这位连声道谢的老人是家住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县委院内的任永秀老人。这天,老人特别高兴,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来看她,还特意为她送来了医疗保险报销金。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3,(36):62-63
她有6个儿女,却被遗弃在救护车上长达15小时,救护车载着老人,一趟趟往返于两个儿子的家中,最终,救护车把她送到了一家医院急诊科。如今,老人又被送到了救助站。  相似文献   

5.
失踪的戒指     
周海亮 《社区》2008,(35):26-27
老太太的戒指丢了,她伤心欲绝。戒指是老伴当初送她的礼物,老人说天啊,他送给我一轮太阳。可是太阳丢了,世界变得单调并且灰暗。老太太寻遍每一个角落,翻遍每一个抽屉,仍然不见她的戒指。老人坐在沙发上抹起眼泪,她说那戒指陪伴我整整四十年……四十年啊,怎么说丢就丢了呢。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8,(20):59-59
法国《老人周刊》的记者伊莎接到主编比尔的指派,让她去北部的坦尼小镇给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122岁的索菲娅太太做一个专访。 次日,伊莎几经辗转到了偏远的坦尼小镇。见到了鸡皮鹤发的索菲娅太太。索菲娅太太无儿无女,五十年前,她的先生去世以后,她就孤身一人生活存她先生留下的那所大宅子里。  相似文献   

7.
桑榆晚情深     
2004年,干了20年敬老院院长的王红兰该退休了!那一天,她交代好工作,捆扎好随身物品,准备离院。谁料许多老人蹒跚着赶到大门口,按住她的行李,抓着她的手,恳求道:“王院长,你不能走。我们需要你,离不开你,我们还要你当院长,求你了!”有的老人竟然像小孩一样哽咽起来。此情此景让王红兰心潮起伏,迟疑片刻,她又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银色浪潮……刘友宾1995年5月,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生活空间》栏目,连续播出天津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起诉5位子女的诉讼案,一时舆论哗然。这位名叫刘家祥的老人早年丧夫,但当她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她的5位亲生子女却互相推诿拒绝老人登门,无可奈何之下...  相似文献   

9.
文明 《山西老年》2014,(3):28-28
王淑萍,62岁,2001年从运城市建筑工程公司退休。自己的五位老人去世后,她就把目光锁定在身边的老人身上。她传承母亲乐善好施的美德,邻居或街巷里有需要帮助的老人,只要她知道了,就一定去帮一帮。平日里陪老人聊天,逗他们开心。逢年过节买些好吃的送过去。经她照顾的老人去世了,她就又另找目标。当她得知一位80多岁的范阿姨是独居老人时,  相似文献   

10.
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小贾村,有一位104岁高龄的老人叫刘二女,大家都说老太太能有如此高寿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儿女孝敬功不可没。特别是儿媳巧云伺候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老人爱吃什么她就做什么,擀面的薄厚软硬也只有她心中有数。至于平日生活的料理,洗衣叠被,端屎端尿,从不厌烦。当人们问她:“你这样尽心,老奶奶有没有责骂过你?”巧云笑言:“她现在是‘老小孩儿’,谁都得爱护她,让着她,只要她心里痛快,怎么都行。”巧云善待婆婆扬美名,去年被临汾市尧都区评为“十佳敬老好媳妇”。社会上的关爱也使老人心情舒畅。2…  相似文献   

11.
薛莲 《社区》2013,(31):21-21
今年重阳节前,家住皖北采市某城乡接合部社区的83岁的李奶奶,听说政府要给80岁以上的老人每^每年发放560元的高龄老人补贴,心里很高兴。这天平晨,老人带着自己的户口簿、身份证来到了社区居委会,可是社区民政协理员却告诉她,补贴的名单早在6月底就已经登记结束上报了,今年的钱她就拿不上了。李奶奶说,她没有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任何通知。对方解释说,书面通知就贴在居委会办公室的门口。听了这话,  相似文献   

12.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只能病卧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知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一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  相似文献   

13.
郭志勇 《社区》2008,(13):62-62
2007年8月21日凌晨1时,69岁的王玉莲在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因多脏器功能衰竭离开人世。王玉莲老人无儿无女没有老伴,一生没有享受家庭的温暖,但她却给不少单身男女带去了美满姻缘。老人出殡那天,冒雨而来为老人送行的钱宝国说:“我和我爱人一辈子都会感谢王大妈,要不是她4年前为我俩牵线,我俩不会走到一起,更不会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14.
胡庆军 《社区》2013,(4):44-44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万光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贫困老人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家住万光社区的韩晓颖老人看到社区志愿者们高兴地说:“孩子们来了,快进来,快坐下。”韩大娘的孩子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现又患上了乳腺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为她打扫卫生,为她义诊,志愿者还为老人送去慰问品。韩大娘经常说:“我无亲无故,多亏社区这些孩子们平时总来看我,陪我说话,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亲。”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在社区营造出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15.
耳朵     
巫凉 《社区》2013,(23):23-23
早上在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三来看她。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有时候自己意识到,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一个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16.
当名利欲望使一些人走向热昏与疯狂,当浮躁心态使一些人愉悦于权钱与腐朽,有一位慈祥的老人深情地向人们坦露了藏匿于她内心深处六十多年的秘密,讲述了黄显声将军不平凡的英雄精神,以及她在重庆息烽集中营、白公馆和渣滓洞与黄显声将军的爱情经历,她就是仍然健在的黄彤光老人。南通女作家黄丽敏的革命历  相似文献   

17.
刘育君 《社区》2008,(26):24-24
一位65岁的老人,早年研究中医药,后来办企业开发产品,积攒起数目不小的财富之后,她又将其用于公益事业,投资兴建了一所又一所老人公寓。  相似文献   

18.
李思意 《山西老年》2011,(10):30-30
结婚后,我才知道婆婆是党员,她虽然已经退休了,却还是成天忙得乐呵呵的,简直就是翻版的“闲人马大姐”。她组织小区里的老人们成立了“夕阳红协会”,名头似乎挺大,说白了其实就是老人们的活动,这样一来,消除了他们的孤独;哪家小俩口拌嘴了,哪户婆媳红脸了,婆婆也不闲着,总是充当“和事佬”,去做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晶晶 《社区》2013,(1):62-63
26年前她是被遗弃在福利院的女婴,没有名字,没人知道她的生日和来历。她在福利院长大成人,如今已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离开,而是选择留在福利院守护另一个孤独的生命。这位受她照顾的“爷爷”,就是当年为她起名字的老人。  相似文献   

20.
李建平  龚茂明 《老友》2013,(4):31-31
为方便照顾外祖父,她摒弃世俗偏见,在老人的房间搭个床睡在旁边;为方便外祖父进食,她每次都把饭菜搅得很碎,每顿饭她都是先喂完外祖父自己再吃;为让外祖父舒舒服服睡觉,她每天晚上都要起床给老人更换尿布。有一次,老人大便失禁了,她没想太多,只把老人当成老小孩,一点一点给他擦洗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