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走过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型城市化道路,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的多元城市化道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中国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模式、规律、特征,以及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城市化趋势与城市化研究成果显示出,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化进程规律、经济全球化趋势、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都要求中国选择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格局,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源型地区城市化道路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城市化道路的三个基本要素,分析了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转型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含义;通过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化道路的形成与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山西省及资源型地区未来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3.
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是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关键.笔者通过分析认为:黑龙江省应该选择以中心城市为主导,建立起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提出了我省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的总体趋势和方向跟大多数国家是一致的,即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化,并遵循一定的共性规律。然而,在过去十年的城市化历程中,我国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个体化特征,尤其是在推进方式、实现途径及其表现形态方面,这可能是我国城市化内容的多样性、动力机制的复杂性和演进过程的动态性所决定的。总结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化的现实路径与政策预期相偏离,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速率夫调等,提出推动城市化进程要走一条既符合城市化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东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域广大,城市化水平不同,在今后的城市化进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和水平也会出现区域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东西的不同。影响城市化水平东西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历史政治因素以及制度因素等,国情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理论界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争论颇多,我国城市化政策也几经演变及实践。本文通过评析当前理论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争论和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践,阐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在城市内涵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结构体系。并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政策导向,认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城市发展市场化为主要手段,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全局出发,规划城市生长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结构体系;立足现有各级城市潜力挖掘,增强城市功能和吸纳能力,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前30年主要是政治主导的城市化。"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政治型城市化的基本特色和成果。改革开放的30年可称为"经济型城市化"。在经济型城市化大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04年前后,全国183个城市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强大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适应城市生存环境、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真正的城市人"。以文化问题为主要矛盾的"做人关",是中国城市化更加艰险的道路和难以平稳度过的阶段,并在最深的意义上关系到人在城市中奋斗、付出、追求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祥 《江淮论坛》2014,(5):44-53
本文基于熵值法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城市化水平失衡以及城市化各维度之间的发展失衡。首先,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中部—东北—西部”渐次降低的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在各分项城市化发展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其次,我国城市化各维度发展也严重失衡。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失衡最为明显,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失衡情况最为严重,中部地区的土地城市化速度最快,与产业城市化之间的失衡情况最为严重,西部地区各分项城市化的水平均不高,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城市化水平过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有效支撑不足。同时,社会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主导城市化维度,土地扩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进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引导力量;而以人口城市化为主导维度的城市数量最少,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本文还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我国催生乡村城市化道路以来 ,学术界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定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乡村城市化”的众多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 ,这对正确认识、辩证理解和深化推进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受西方外力的影响,中国开启了一条新型工商业城市的人口城市化道路,它与传统中国的市镇型城市化道路构成近代中国人口城市化的两条路径。囿于时代条件,19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并不是经济社会自然发展所引起的正常的城市化道路,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而这又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扰等因素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