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斡尔族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达斡尔族起源问题上,目前还存在着契丹起源说和蒙古起源说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提出北室韦起源说,作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来参加讨论。 一、达斡尔族历史悠久而族名的形成却很晚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和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明末清初,他们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左侧支流额尔格河(河口位于桂花站对岸)与结雅河口地区之间的黑龙江两岸以及结雅河下游流域的平原上。他们是这个地区古老的居民,最早的开发者。苏联学者们写道:“结雅—布列亚平原,自古以来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的村落遗址。当时居住在河流沿岸的人从事渔猎,而后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可见,结雅—布列亚平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费雅喀族是清代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基本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黑龙江河口湾沿岸和库页岛的北部。该族在地域上分为两大群体,即大陆群体(黑龙江群体)和库页群体,中国档案、文献中习惯上称作赫哲费雅喀和库页费雅喀。根据现代考古发现,这一民族在远古时代就活动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上。和黑龙江流域其它民族一样,他们对开发和保卫我国东北边疆地区作过积极贡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库页岛的居民,有满族、赫哲族和费雅喀、库耶等部及部分鄂伦春人。从黑龙江下游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来看,一般分为两段: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伯力起,至阿济庄、奇集湖是一段,这里主要分布着与满族语言相同,但以使犬和从事渔业为其经济特点的赫哲人,也有部分定居从事农业的满族人;从奇集湖至黑龙江口、沿海及库页岛,又是一段,这里分布着费雅喀(吉列迷)、库耶及少数鄂伦春人。一、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的赫哲族与明清两朝的关系赫哲族在明代史书中叫“野人女真”,主要居住在伯力以下至奇集湖一段之间,另外在松花江下游至三姓,乌苏里江沿岸也有一部分。《明一统志》说:以可木(在乌苏里江  相似文献   

4.
清代,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及沿海、库页岛等广大地域内,居住着赫哲、费雅喀、鄂伦春、奇勒尔、库页(库野)、恰喀喇等少数民族。雍正十年以后,他们统归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为叙述简便起见,我们把他们生息繁衍的这一地区称为“三姓地方”,清政府对该地区编入户籍的各族,设姓长(喀喇达)、乡长(噶珊达)进行管理,并实行“贡貂与赏乌林制度”。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等大片领土被沙俄帝国侵占后,“贡貂与赏乌林制度”在这一地区仍延续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才结束。本文拟就清初到这一时期的三姓地方贸易活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满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她的先世称作肃慎,东汉以后称为挹娄、勿吉和靺鞨,唐末以后又称女真。明时女真分为三部:居住在黑龙江两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黑龙江女真(俗称“野人”女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居住在牡丹江和图门江流域的建州女真。建州女真经过几次迁徙,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定居于今辽宁省浑河支流苏子河流域。正是以这部分女真人为主体,到十七世纪初,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  相似文献   

6.
论秦瓯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瓯战争,是指秦始皇统一岭南过程中与越人西瓯部落的战争。它是岭南越族历史的转折点和新起点,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拟对这场战争的发生、经过及其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战前的西瓯在先秦时期,岭南地区居住着越族的西瓯、骆越、南越等部落。其分布的地望,学者多数意见认为,大致是西瓯活动于广西柳江以东、郁江以北、湘漓以南和西江以西的广大地区;骆越分布于广西柳江以西、郁江以南、延至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广阔地带;南越居住在广东翁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他们很早以来就和中原地区华夏族有着友好往来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在传说中  相似文献   

7.
“锡伯”为本民族的自称,汉族则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比”、“锡伯”等不同的译名.关于锡伯族的族源,大部分锡伯族人民认为自己是鲜卑(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人的后裔.鲜卑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至十六国时,慕容等部南迁到黄河流域并建立了政权,后融于汉族;少数鲜卑人仍居住在嫩江、绰尔河、松花江一带,此为今锡伯族之先民.也有些人认为锡伯族源于匈奴,或室韦或女真.还有另一种说法,“锡伯”为地名,清代舆图将海拉尔迤南的室韦山一带泛称为“锡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因此而得名.清代前,锡伯族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8.
(一) 黑龙江上游鄂嫩河和尼布楚河下游一带,这里居住着我国蒙古族的茂明安,布利亚特、喀尔喀等部。他们历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和中原始终保持着密切关系。明朝政府管辖这里蒙古族主要通过在鄂嫩河流域设立的斡难河卫,管辖鄂嫩河流域一带的喀尔喀等部。随着明朝对故元残余的征服,明成祖永乐帝四次远征的成功,在鄂嫩河地区击败本雅失比,蒙古汗阿鲁台遣使至明献马,并亲自来北京入贡,明政府封他为和宁王,每年向明朝贡,从而使明朝政府在该地区的统治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9.
祖国北疆开发保卫者的足迹——读《达斡尔族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十四世纪下半叶,达斡尔族就已生活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是那里最早的开发者之一。数百年来,达斡尔族人民在黑龙江沿岸,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洒下了辛勤耕耘的汗水。达斡尔族历史的研究由来已久。探求自己民族舶源流,书写自己民族的历史画卷,是近两个世纪以来达斡尔族学者的深切愿望。早在1933年,华灵阿就撰写了《达斡尔索伦源流考》(满文手写本)。之后,郭克兴、孟定恭、阿勒坦噶塔、钦同普、何维忠、孟希舜等也曾编写过达斡尔族史志方面的书稿。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兄弟民族的专家、学者也为达斡尔族历史研究付出了艰苦劳动。  相似文献   

10.
房屋建筑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种象征,它鲜明的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他们生活方式的特点.达斡尔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它长期居住在黑龙江和嫩江流域,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据一些文献记载,他们从十七世纪初,就已过着定居的生活,各家的土地和牲畜的占有已很悬殊、贫富分化也很明显.这种贫富分化,也  相似文献   

11.
萨满教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一些学者把萨满教包含的祈祷,赞祝,诅咒,祭献,膜拜,禁忌等,概括为“萨满经典”。在那被称之为“神谕”的表面看来荒诞不经的事物背后,如果细细品究,往往能够发现产生这种文化现象之人们的宇宙观、自然观、审美特性、道德标准等等。我认为,萨满教实际上构成了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经的、很重要的阶段。 文中的黑龙江流域各民族是指中国北方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和达斡尔族。从语言学上划分,前三个民族是通古斯系统民族,达斡尔族则是与通古斯系统民族有较多联系的蒙古系统民族。历史文献说明,这四个民族在很久以前共同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后来逐渐南迁,有的氏族(或民族)离开了黑龙江。但从他们萨满教内容的交叉复合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在黑  相似文献   

12.
从辽金到清朝先后有九个蒙古部落迁徙到黑龙江定居,他们是朵儿边部、豁罗剌斯部、帖木哥斡赤斤部、兀苏部、杜尔伯特部、扎赉特(泰赉)部、郭尔罗斯部、巴尔虎部、依克明安部。其中前四个部落的蒙古人已融入其他部落或民族中,后五个部落的人依然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各部落的变迁史清晰明了。清朝,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扎赉特(泰赉)部和依克明安部先后建立过旗制,并修建了自己的旗寺。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东北边疆危机加剧,清政府加强了对黑龙江流域的考察。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派遣曹廷杰乔装私访,对黑龙江下游以及库页岛进行实地考察。在艰苦卓绝的考察中,曹廷杰不仅对当地的历史地理、自然资源、防务部署等进行了详细探查,还对黑龙江下游的黑斤人、尼夫赫人、鄂伦春人以及所谓的“二腰子”进行了历史人类学考察。通过曹廷杰一行的走访调查,采录了大量珍贵的人类学第一手资料,涉及当地部族的社会风俗、经济生产、政治生活、历史文化以及交流交往等诸多内容,取得了不菲的学术成就。虽然曹廷杰在黑龙江下游的历史人类学考察留有一定遗憾,但是其价值和意义深远,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4.
说“北發”     
北又称,是北方古族。据文献与考古学考证,北为大兽狩猎民族,以多种类型的投枪与石镞为工具,捕捞与狩猎并重的部落集群。因追逐野兽群,由嫩江流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进入北亚地区,并把细石器文化带入北亚、直至带入美洲。在北亚与土著融合,形成新的民族集团-北亚地区的邑娄族、爱斯基摩族。《庄子·逍遥游》、《列子·汤问》中的穷、终为北的同音异写,先秦人已知北亚有一个北族,在他们的文化中又融合了有夷、禺强、玄冥文化。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居住的土著居民包括那乃、乌利奇、尼大赫、涅基达尔、乌德盖、奥罗奇、埃文基等民族。他们的传统信仰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么原始社会的宗教是怎么产生的呢?那时候,原始森林中和海上狩猎、捕鱼、养鹿和采集都保障不了人们稳定的生活。在原始社会中,  相似文献   

16.
古代黑龙江流域有两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名字十分近似,生活方式、居住区域也非常接近,因此,许多学者往往把他们混为一谈,当做同一个民族了。如王钟翰先生说:“乞列迷(Gillim)系吉里雅克(Gilyak),即《辽东志》上所说的‘海西东水陆城站,中的乞列迷城或作乞列迷站”。张博泉先生也认为乞列迷是吉里迷。《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卷·释文汇  相似文献   

17.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肃慎、东胡、夫余、汉族及其后裔就劳动生息在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我们祖先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世世代代经营开发黑龙江地区,创造了光辉的文化,建树了不朽的业绩,到处都留有他们的遗迹。大量文献,尤其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出土的丰富文物雄辩地证明:美丽富饶辽阔的黑龙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各族人民(包括汉族)都为开发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为推进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中国的历史进程作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流域生态系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主要生态系统,大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流域生态系统上、中、下游之间存在着的恶性的生态传递,造成很大的生态灾难,影响了整个流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发挥。本文认为只有以流域开发作为基本的开发单元,调整经济开发格局;在上游民族地区倡导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流域生态市场,充分协调上、下游的生态利益,把生态利益经济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大流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有清一代,在以狩猎、畜牧经济为主导地位的鄂温克族社会,农业作为新兴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在鄂温克族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逐渐成为其生活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对鄂温克族农业经济发展原因的考察,试就其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因之引起的社会重大变化等主要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农业发展的原因清初南迁嫩江流域以前,鄂温克族的生产方式是以渔猎为主,辅以畜牧,同时也有部分定居生活的鄂温克人开始兼事农耕了。当时,在其居住生活的黑龙江上游地区,除了与之交错而居的达斡尔人外,则…  相似文献   

20.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世居的农业民族,清初由黑龙江上游的精奇里江流域陆续迁到嫩江流域的现居地.几个世纪以来,达斡尔族为开发、建设和保卫黑龙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民族史学界长期以来就达斡尔族称的含义众说纷纭、解释不一,成为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依据有限的资料,就此作一探讨,有不当之处,望同仁们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