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对数学老师而言,教学语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英语口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点出发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罗志芬 《科学咨询》2008,(16):71-71
本文探讨了英语口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点出发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悦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5.
一、情感及情感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学说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可能变成语言吸入,也就是说,在语言输入到达大脑语  相似文献   

6.
一、情感及情感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学说“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可能变成语言吸入,也就是说,在语言输入到达大脑语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夏虹毅 《科学咨询》2008,(10):64-65
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除了认知因素、语言因素之外,还包括情感因素.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归于情感因素类的"个性",并对其所呈现出的诸如"性格"、"自尊心"、"焦虑"、"抑制"、"移情"等特征及各自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做了逐一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外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除了认知因素、语言因素之外,还包括情感因素。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归于情感因素类的"个性",并对其所呈现出的诸如"性格"、"自尊心"、"焦虑"、"抑制"、"移情"等特征及各自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做了逐一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外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艺术,电视演讲虽然也是以"讲"为主,但是这种"讲"还要体现"演"。演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是指演讲者在特定的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手段,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语言(本文指有声语言)是指教师通过发声传达和交流教学信息的操作,也称教学口头语或教学口语。教学中使用语言时首先是力求严密、科学、规范、清晰、流畅,但是正如苏赫姆林斯基所言:"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夸美纽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认知活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和爱戴以及憎恨的感情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很多中外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所以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内容。"《标准》非常强调语言的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通过生活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15.
况晓朗 《科学咨询》2006,(12):47-48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中学英语教学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诗歌被称之为"文学之上乘",它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其语言凝练、含蓄,讲求炼字、炼句."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考试说明>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杨珠连 《科学咨询》2009,(10):67-67
一、情感态度与英语语言的关系 1、情感态度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际.英语本身既包含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也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沟通思想感情,促进人际交往.然而人际交往义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人的情感态度.同时,人的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可以增进交谊和加深感情,改善人际关系.因此,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往,正确运用情感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设论述了情感变化对语言吸收的作用。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可理解为对语言输入的吸收和输出,在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因素中,情感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恰当地运用情感因素,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和语用能力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涂光渝 《科学咨询》2008,(16):26-26
教学语言(本文指有声语言)是指教师通过发声传达和交流教学信息的操作,也称教学口头语或教学口语.教学中使用语言时首先是力求严密、科学、规范、清晰、流畅,但是正如苏赫姆林斯基所言:"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  相似文献   

20.
雷静 《科学咨询》2008,(24):69-69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