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你的员工有 1/3表现卓越,公司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可以引导1/3的员工效法那些最优秀的员工的行为,团队的绩效会不会大幅度提升?以下的方法不妨一试。 首先,可以经由部门主营提名与员工选举两个步骤,找出一到二名表现符合公司目标的“明星员工”。辨别出他们工作不同于一般员工的独到之处,工作中会考虑哪些问题。 然后,让“明星”们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其他员工共享,促使其他员工尝试他们的方法,并由“明星”观察指导。 也许有的“明星”会担心别人也能达到他们的水平,自己就不再特殊了。这时你就需要拟订奖励政策。向…  相似文献   

2.
马骏 《人才瞭望》2009,(7):53-53
直截了当抓重点 拿破仑认为,战争的目标就是歼灭敌人、追求胜利。他说:"在欧洲有许多好的将领,但他们期望的东西太多。我看见的只有一件东西——敌军的兵力,我全力去消灭它,因为我确信,  相似文献   

3.
高效课堂向来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作为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广泛吸取别人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组织好课堂力求达到高效。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中把以往“悄然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主活动”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出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教学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4.
幸运的秘密     
为什么一些人总是那么走运,而另一些人却总也得不到运气的青睐呢?一位心理学家声称自己发现了运气的秘密: 十年前,我开始对“运气”避行研究。我想知道为什么一些人总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等着好运的降临,而另一些人却总恰恰相反。在做过诸多试验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一部分人要比另一部分人幸运,并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可能改善自己的运气的。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的奇迹太多了,而其中最伟大的奇迹是人类。只有人类能对自身进行创造、再创造,不断开发自身能力,进而不断创造、再创造着世界,推动着世界的千变万化。这种创造过程便是追求卓越的过程。追求卓越是从拥有目标开始的。然而,目标和起点之间,往往有着漫长的历程,而且往往要历经艰难险阻,会遇到乌云压顶之势,也会碰到悬崖绝壁之时O立志者常有,但只有始终在目标方向上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达到目标。信念是目标追逐中的导向和持续动力的保证系统,是持续动力的源泉。信念是人植入自己头脑中的“真理”。人类是按照自己的信念去…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有两股浊气:一是冲霄的怨气,英雄无用武之地;二是糜烂的傲气,自以为英雄者,比比皆是!此二气又往往发自同一种人。所遇见多,仅录一类模式: “我混得比摆摊的还不如啊!”打开了话匣子,然后大谈自己如何了得,领导如何不识金镶玉,以致明珠蒙尘之类的话。其实,牢骚人只是在空发嗟叹,他的斤两还未到登台唱戏的地步。自称英雄的,往往伪英雄一个,恐怕还要遍地伪英雄吧。  相似文献   

7.
考试失败,出人头地比别人慢一步时,我们都很容易想:“唉,我失败了!”但仔细一想:“究竟是谁决定失败?”大部分失败者的宣言都是自己向自己说的,我们看看各种例子即可知道,这真是奇怪,我们变为“完全失效”的时候,在第三者的立场看来却仍有可为。这是我们太夸张...  相似文献   

8.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  相似文献   

9.
101艺术浅析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无论是风格追求,创作样式,还是思想自由,还是媒介方式,都是按着西方的思路和游戏规则来进行的。我们不能总纠结在“符号”和“意识形态”中。我认为这种所谓的艺术应该终结了。可是国人却陷入了另一种尴尬,中国自己的艺术该走向何方?我们怎么样结合自己的文化,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我们应该穿越过去,梦回春秋。看看我们的祖辈是怎样百家争鸣的。  相似文献   

10.
餐馆辛酸     
在美国,中餐馆遍布各大城市,那是各路中国人在海外创业的重要基地。我经常碰见美国人对我说:“你们的鸡炒饭真好吃!”我心里却有些犯苦:难道仅仅是鸡炒饭?然而,应该感谢这些中餐馆的是: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多少漂泊海外的留学生挣到了学费,度过了他们最艰辛的阶段!你若去问那些靠自己打工上学的学生:“当初的情形如何?”他们一定会沉默良久,含着泪光的眼睛似乎在告诉你:“往事不堪回首!”第一次走进中国城,艳阳高照,宽阔的“顶好”广杨周围,一家家耀眼醒目的汉字招牌亲切地扑入眼帘。从上海酒家、龙图饭店到什么梅园…  相似文献   

11.
认识你自己     
你是个人才吗?不少人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潜力,只是未遇伯乐,使自己的才能没有充分发挥。你是否也这样看待自己呢?你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吗?1.你有没有雄心壮志?A.“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重要,我首先得在业务上和工作上取得卓越成就。”B.出色的工作,必然会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1 小时候,我们打过赌,他说:“姐,我不想读书了。”我气势汹汹地大声对他喊:“不读书,没出息。”他噘着小嘴不服气:“哼,我将来赚的钱肯定比你多。”中专毕业后,他就去了广东,而我去了北方念大学。路是自己选的,后果得自己承担。我念大学后,他还给家里寄过几次钱,信誓旦旦地在电话里说:“姐,等我混好了,让你过有钱人的日子,你等着哈。”  相似文献   

13.
一位年轻人找到一位智者,向他诉说自己的苦恼“:我是一位作家,”年轻人说“,我的作品虽然比不过鲁迅,比不过莎士比亚、泰戈尔、卡夫卡、卡尔维诺,但是我相信,我的作品还是非常优秀的。我出过很多书,得过很多奖。我自认为可以挽救人的灵魂,导人从善。可是为什么,似乎总是有人在排斥我、挤兑我呢?”  相似文献   

14.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似乎是个很“低级”的问题:这还用说吗,谁不知道读书重要?我也经常向学生们提出这个问题,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获取(增长)知识。”听上去无懈可击.从小学到大学。他们一直是这样被教育着的,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下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以我看,人生无非就是两个词:“放下”与“执著”。比如我有几位老友,不常见面,见了面总劝我“放下”。放下什么呢?没说,继续劝我:“把一切都放下,人就不会生病。”从那劝导中我听出了一个逆推理:你之所以多病,就因为你没放下。逆推理中又含了一条暗示:我为什么身体好呢?全都放下了。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猫论,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我这里所指的猫论,是毛泽东提出的。萧诗著的《毛泽东谋略》一书中提到,在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7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了手,说:“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三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吞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他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子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17.
学历在兜里揣着,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放着,他们就像蒲公英,随风飘荡,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他们会在任何地方停留,只要那儿有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 这,就是都市“漂”族。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类人?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是如何工作、学习的?又是怎样发展自己、塑造自我?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些都市边缘人!  相似文献   

18.
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学校成立了乐队,我想去参加!”父亲说:“好事情,我支持你!”儿子为难道:“但是乐器要自己带!”父亲盯了儿子半天,递过一根筷子。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咱家穷,你能不能争取当个指挥?”  相似文献   

19.
你是个好职员吗?连希腊人都说:“没有工人,任何事情都无以发展。”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都在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奴隶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个体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更好的合作。是与否:1.工作时常找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吗?2.像珍惜自己的东西那样珍惜...  相似文献   

20.
一声闷响,太空站被什么东西狠狠地砸中了。我静静地等着:我们真的就这么死了吗?如果太空站真被砸出了一个洞,那情况大概就这么悲观了。我们面前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找到这个洞,封上它;要么放弃太空站。我的耳朵敏感地告诉我:气压正在降低,可我的肺部似乎还未感到窒息,‘必静些”,我告诉自己,努力压抑着惊俊。从撞击,到我们的氧气用光,应该至少有ZO分钟,到那时,我们这次短暂的使命才真算合磐。这一天是6月25日,我所在的俄罗斯老牌“米尔”太空站遭到了一架试验船的猛烈撞击。我是站上唯一的美国人。我的俄国同事亚历山大·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