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红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4(5):58-61,66
参与意识和否定意识“壕堑战”意识和自我保护机制、哲学历史意识和象征意蕴,此三者作为鲁迅杂文文体深层的文体特征和表层的文体特征——突兀的语言风格,共同构成鲁迅杂文的整体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杂感”到“杂文”——鲁迅杂文的文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从鲁迅杂文的创作动机和现实环境影响出发,从体制、内容、表现、风格等方面分析鲁迅杂文的文体属性及特征,提出了鲁迅杂文作为新型的文学体裁的文体依据 相似文献
3.
唐俊兵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56-58
关于鲁迅杂文文体研究的学术论文较多,本文试从鲁迅杂文的艺术渊源角度,另辟蹊径,进行比较分析,论证鲁迅的杂文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沃土上;取法和借鉴外国文学的艺术经验;在现实斗争中萌发、成长与发展壮大,从而开辟了一种中国文学的特殊文体:杂文。 相似文献
4.
黄健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6(4):136-137
“语丝”时期,鲁迅创作了许多大篇幅的杂文,将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全文有着逻辑较为严密、说理纵意挥洒、行文委婉曲折的整饬美和洒脱美。这些杂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体风格:一是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人和事,以小见大地写出其中深蓄的非凡的人生意义;二是显示出作者睿智的思想和天才般艺术功力;三是作品具有委婉含蓄、隐晦曲折的审美结构;四是充分显现出散文“散体构思”和“纵意挥洒”的体式美;五是具有诗意美和哲理境界;六是显示出高度个性化的体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鲁迅杂文文体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4)
鲁迅是在"短评"基础上产生"杂感",又是在"杂感"基础上产生"杂文"的,梳理"杂文"的这一形成过程,可见其有"短评"和"杂感"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情况更主要体现在鲁迅前期创作中,后期虽有所延续,但三种不同文体各自的特色在他的杂文中又常常融为一体得到表现,这在他1933年杂文文体创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鲁迅30年代中期为"杂文"正名,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针对的又是其时京、海派联手在文坛上掀起的"小品热",由此而有他对杂文功能和作用更为确切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7.
盛代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鲁迅杂文教学应从文章全局出发,抓住论辩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搞好句群、段落与篇章的教学,而将创造性的修辞手法突出于篇章段落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1(2)
鲁迅杂文是诗与论、情与理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诗情美则是这一艺术特质的精髓.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其诗情美:真诚的思想,真挚的感情;诗的想象,诗的意境,诗的哲理,诗的预言,诗的激情,诗的节奏. 相似文献
9.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显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451-454
鲁迅杂文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它的语言凝炼、丰富、形象、生动 ,饱含感情 ,极具色彩美和韵律美 ,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精彩的比喻 ,巧妙的借用和反语 ,精致的排比与对偶 ,出奇的警句、警语等等 ,构建了杂文学的艺术殿堂 ,给人以深刻启迪 ,回味无穷 ,为现代中国杂文史树立了艺术丰碑。 相似文献
10.
沈金耀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85-88
鲁迅杂文是值得重视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在一个所谓文学终结的时代,有必要重提鲁迅杂文的诗意特征。鲁迅杂文最基本的诗意特征是对人的生存的解蔽、开启、领悟,对真理的言说。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杂文是另一个"文学终结"时代对文学的拓展,因此在数字化、图像化的时代,鲁迅杂文启示着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近十五年来,我国教育界关于教育负功能的相关研究主要在教育负功能的概念探析、表现形式、类别、特点、成因和应对方案等六个方面。对教育负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展现教育功能的全貌,在实践中限制和降低负向功能的作用,促使教育更好地朝着促进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言文矛盾: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内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渠晓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本文认为言与文的矛盾是散文的内在矛盾,指出这对矛盾是散文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散文的历时性演变中始终贯穿着这对矛盾,从而揭示出魏晋六朝散文的主要呈现形式———骈体是其内在矛盾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鹏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63-67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迄今,学界对"汉音"和"魏响"的内涵和区别仍属不甚了了,因而对曹操诗文的艺术精神及文学史意义和地位也就言之不确.文章认为,就艺术表现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俗"、"虚"、"滥"、"质"与"雅"、"理"、"实"、"丽"的不同,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犹是汉音";就情感特征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又体现在由大众性到文人化、由政治性到抒情性、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由社会性到个性的转变上,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又"纯乎魏响".因此说,曹操的诗文具有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的独特艺术风范. 相似文献
14.
邓新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04-108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诗歌独特的文体体制规范逐步形成,确立了诗歌的审美特征。尤其是《文心雕龙》,无论是在语体、文体还是作家风格、时代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诗学理论发展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汪介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7-14
在过去100年中,俄罗斯-苏联文学理论与批评曾经对中国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我们对它的接受却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在认识上也有偏差。回顾自“五四”前后至90年代中国文学接受俄苏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历史,考察它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接受、影响与转换,了解其中被我们所忽略与排拒的有价值的内容,认清苏联极左文学理论与批评曾经给中国文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探讨制约上述接受史的文化原因,对于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理论基本格局形成的外部条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索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的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鹏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63-67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迄今,学界对"汉音"和"魏响"的内涵和区别仍属不甚了了,因而对曹操诗文的艺术精神及文学史意义和地位也就言之不确.文章认为,就艺术表现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俗"、"虚"、"溢"、"质"与"雅"、"理"、"实"、"丽"的不同,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犹是汉音";就情感特征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又体现在由大众性到文人化、由政治性到抒情性、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由社会性到个性的转变上,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又"纯乎魏响"。因此说,曹操的诗文具有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的独特艺术风范。 相似文献
17.
温儒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3-91
从学科史的角度 ,回顾梳理上个世纪 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倾向 ,认为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文章评述各个阶段代表性的研究论作 ,注意到学术“生产”变迁各个环节间的逻辑关系 ,以及引起变化的精神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8.
戴红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37-40
针对文学作品教学忽略作品的审美意义,重内容轻形式的弊端,中学语文教师应吸纳形式主义的研究成果,来更新作品教学理念,增加作品分析维度;从语言、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来挖掘作品审美因素,提高文学作品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论《聊斋志异》的经典形成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1):80-83
"以传奇法,而以志怪"并不足以解释《聊斋志异》的经典性。通过晚清以降产生的两种"聊斋体"———图像的"聊斋体"和文字的"聊斋体",来探究其经典确立的独特逻辑,并期望借此沟通一种新的文本理解方式———图与文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邵炳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5-48,62
以<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为代表的诗经时代文学风格观念与"风骨论"有着渊源关系,先秦儒家与道家的文学风格观都不同程度地对"风骨论"产生过影响,先秦诸子和魏晋玄学的风格观对"风骨论"的形成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正是刘勰从"宗经"、"征圣"的复古立场出发,提出了古代文艺理论中属于内容方面的重要范畴--风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