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作文时,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自然景物的描写,都离不开细节。细节描写要服从人物个性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要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感染力为目的。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细节则是指那些对表现人物有特殊作用的细小情节,包括人物的生活小事,细小的动作、神情等等。可以说,把握好细节,是写活人物的关键。一、细节描写要生动具体一篇文章,要是仅仅把事情的经过作个交代,人物作点介绍,是不可能激起读者兴趣、感染读者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细节,将那些与文章中心紧密关联的真实过程、细微变化,描…  相似文献   

2.
谈写作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节描写是指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肖像或事物和景物某一细小环节所作的细致、具体、真实、生动的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性,而且对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境等都有一定的作用。文学大师们在描写人物时,十分注意细节描写。手是人体极为重要的部分,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清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作家往往通过对人物手以及手势的描写,简练地点出人物的特点,传出人物的精神,甚至把它作为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真正达到了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艺术效果。通过手势描写人…  相似文献   

3.
<正>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是刻画性格、塑造典型的有效手段.茅盾说过:“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李准说得更具体:“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李准:《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及其他》)可见艺术的典型化,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大于其细”。就是说“大”常常是通过“细小”来体现的。它不是为大而大,也不是为细而细,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文学艺术创作也是如此。它也常常通过一些真实的、典型的细节的描写,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深化主题,突出人物。因此,细节是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作品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塑造真实的艺术形象,刻划鲜明的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  相似文献   

5.
画像笔法是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技法。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生动是衡量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志。而同学们的作文(包括每年的中考作文)很多都没能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画像笔法的基本方法是人物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一、以传神的细节刻画人。细节描写是具体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手段。一个人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都表现在他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之中,必须着力写好这方面的细节,读者才能确切地感知他的个性。换句话说,细节描写是把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某些细小处放大,加以细致地描绘。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中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塑造真实而动人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作品具体、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恩格斯把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历来许多著名作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就这样说过:“现在当一切可能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过,一切不可能的都已试过,这时作者坚信,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个人生活场景》一版《后记》)我国杰出的文学巨匠茅盾在谈到人物形象塑造时也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 (《鼓吹集·关于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细节描绘是描写手法之一.是对生活中的细琐小事或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细节,是指人物、景物、情节的细微变化,比如人物细微的动作、景色细小的部分、事件的细微变化等。细节虽然看似细微简单,但是能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因而可以胜过一大堆抽象的说明和形容。可以说“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相似文献   

9.
"细节",是指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小但却很主要的情节。一篇好的记叙文,总是以叙述开路,以描写为主,形成一个个具体、形象、可感的场面和细节。一个没有场面和细节描写,或是场面和细节描写得不好的记叙文,不可能是一篇成功之作。有一句话说得好:"叙述好比长流水,描写仿佛翻卷的浪花,起伏的波澜。"没有浪花、波澜的流水,不是引人的流水,没有描写的文章也不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 毫无疑问,沈从文是一个具有强烈艺术空白意识的作家.在一切文学作品中,都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些“空白”的成因有二.一属作者“无意”而成.就是说,尽管作者对某一人物、某一情节、甚至某一细节,主观上希图进行精密的描写,不容出现什么遗漏,但若读者细加检察,在其行文中,仍可发现一定的情节或细节的描写“空白”.我们把这种无意形成的“空白”称之为“自然空白”.一属作者“有心”之作,即作者出于艺术上的需要,对某一人物、某一情节或细节,作有意的虚写或省略,我们把这样形成的“空白”,称之为“艺术空白”.  相似文献   

11.
俄国作家果戈里曾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说明人物外貌描写是十分重要的。在人物描写中,怎样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在人物外貌描写方面,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人物描写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描写人物独具特色、不由自主的小动作,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方法。著名作家李准认为,一个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亚于一场戏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中外名家细节描写的成功范例可供我们欣赏、借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这处细节描写,把刘玄德谨防曹操谋害,潜志屈居,一旦被曹操指为“天下英雄”时所产生的紧张心情,展现无遗。范进中…  相似文献   

13.
写记叙文离不开刻画人物,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抓住人物的容貌、衣着、身材、神情等进行描写,就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外貌描写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成功的外貌描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提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精神风貌,烘托文章主旨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做到使人物形象丰满,令人难忘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心灵的“门户”。写人记事,离不开人物语言的描写,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就如何写好人物语言我给大家支个“三要”的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红楼梦》艺术形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于曹雪芹的典型观、人物形象所取得的总体成就、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特性”及各种特殊类型典型的塑造,如“第三者”、“过场人物”、“陪衬人物”、“严父”、“慈母”及“僧尼”等都有研究。同时,对于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技巧也进行了研究。甚至有人研究了绘画、戏曲、诗词和医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这为我们正确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写人的作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占重要地位,而对话描写又是语言描写的重要形式。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学会描写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现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写好人物的对话,也就成了我们写好写人作文的一个基本功了。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作品中,要反映时代的特征,表现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当然主要必须写人物生命中最光辉的行动,通过人物的模范行为和先进事迹,教育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但是,这其中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刘白羽同志曾经说过:“生活形势、生活细节是很广泛的:一个人物的形象,一句发光的语言,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往往都值得人玩味深思的。”(见《给人民作一个通讯员》中国青年出版社五九年版)事实正是这  相似文献   

19.
细节,是与重大情节、总体场面相对而言的,指人物、景物、情节的细微部分,比如人物细微的动作、景色的细小部分、事件的细微变化等。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人物、事件、环境、物件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富有表现力的细微部分加以具体细致、生动传神的描绘。细节虽然看似细微简单,但是能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因而可以胜过一大堆抽象的说明和形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党史纪实文章的可读性 ,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 ,在写作手法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活动的描写要与人物的言行相一致 ;细节的描写要将历史的真实同艺术的真实相结合 ;运用“T”型写作方法 ,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些背景材料与人物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