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中后期津门文化出现了第一次整合的浪潮.具有地域文化自觉意识的津门士绅通过津门乡邦文献的编纂与整理以及各种文教机构的创办,推动了津门文化的认同与整合.同时,地域文化意识的自觉反过来也促进了津门士绅社会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2.
地方文献,即为某一地域有一定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是记录某一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信息的载体之一。但地方文献在出版、流通等方面的局限性,给地方文献的保存带来了负面效应。年鉴,作为一本以年为期,记载, 汇辑某一地域或某一方面上年度自然和社会重要信息的资料性工具书,可在弥补地方文献功能与保存之间矛盾所形成的不足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编写《卢湾年鉴》时,我们对地方文献的记载作了尝试。本文就编纂《卢湾年鉴地方文献》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实际上也就是文学家族.这是江南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作用使然,由此也充分显示出江南文化家族在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毫无疑问,在清代文学史发展中,江南文化家族的参与程度极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江南文化家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清代文学创作力生成的过程.因此,对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将有助于理解清代江南文学作者群的成长和创作环境,也有助于理解其创作的源泉和特质.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散文概念与中国文章内涵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偏角,如果不顾及中国传统特性,就会出现断裂与矛盾.向西方看齐,以西方标准来衡定中国传统散文,并建构具有现代性的近现代中国散文,这是新文学运动以来比较一致的倾向.这固然带来了近现代和当代散文的突围与发展,但也使其离中国传统越来越远.如果站在向传统转换的角度,以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与保存交织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就会看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散文有着独特的价值,一直不为人重视的散文文体将会获得新的价值增殖,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因素的保留以及它与现代文化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5.
丁放  张晓利 《江淮论坛》2013,(2):150-157,129
在宋代文学选本中,地域性文学选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选本通过对郡邑或名胜历代文献的收集、整理,很好地反映了地区文化的风貌。探究其蓬勃发展的原因,除了与宋代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关系密切外,地理志的编纂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宋代地域性文学选本的繁荣,与宋人的郡望意识以及地域文化的发达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道光<重庆府志>是清代纂修的重庆地区府级方志中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志书.它的成书是在知府王梦庚的大力主持下完成的,实际执笔人为荣昌教谕寇宗.本志采用传统的两级分目体,对清代道光以前的重庆府境内的地理、经济、政治、教育、军事、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加以叙述,保存了一些难得的史料.但是本志在编纂过程中过于强调政治意义而忽视了对地方社会的经济生活和风俗文化等内容的记载,致使大量有价值的地方性知识流失.同时,由于纂修者的水平所限,志书内容的学术性也大受影响.但由于本志成书较晚,刊本存世量大,查阅较容易.  相似文献   

7.
邱睿 《社会科学论坛》2008,(16):129-132
清代学者李调元的故事曾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本身难以确考,而其间却包含丰富的传播者的态度.李调元故事多为与江南才子的戏剧冲突,体现清代科举背景下,江南和巴蜀不平衡的地域文化关系,以及民间的对抗心态.李调元本人曾倾力于巴蜀乡邦文化的建设,故而成为民间的"文化英雄",在故事中维护地域文化尊严.事实上李调元对江南文化的态度与民间不同,不是对抗,反有师慕的因素.民间态度和史实之差别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散文是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的散文创作。其地域文化特色一是来自描写对象 ,二是来自作家自身。描写对象是外部因素 ,而作者自身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知识积累及审美观照 ,则是最关键的内部因素。贾平凹的地域文化散文 ,诸如《黄土高原》《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老西安———历史的记忆》等 ,体现了一种“虽秦而近楚”的地域文化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9.
陈愚 《广西社会科学》2004,(4):194-194,F003
档案文献编纂是中国档案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典型体现。它透视出中国档案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表明档案文化是一种“官方文化” ;档案文献编纂的从事主体表明档案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 ;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文化进程表明档案文化是一种有着强劲再生能力的“元典文化”。对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文化事业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对巴蜀文化最为钟情。李调元时代,正值清代初年,面对当时巴蜀文化一片凋落和衰败的情况下,李调元倾力刻印书籍,复兴蜀学。广泛采集蜀人作品,对乡邦文献作了完好保存。同时对整个巴蜀大地,也作了倾情歌咏。对地方戏剧的着力扶持,至今仍有其非凡意义。李调元于巴蜀文化的振衰复兴之功,值得用心考察。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编纂一部区别于《清史稿》的新型的清史 ,是学术发展、社会前进的标志 ,是国家行为 ,是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新型清史的编纂 ,要尽可能利用新发现的档案文献等资料 ,一方面要写出一部系统的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清史 ,另一方面要藉此整理大量的清史资料 ,对清代的整个文化遗产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12.
清代宋诗选本的编撰以浙人成就为高,表现在文献取材广、规模大、质量高、影响深远,奠定了清代宋诗文献的基本版图。浙江文化传统中深厚的民族底蕴、浓浓的乡邦情结、浓厚的宋诗风气、经济发达人文阜盛是浙人热衷整理宋诗并取得高度成就的主要原因。受历史形势和地域学术传统的影响,清代浙江宋诗选本在诗学上体现出浓重的野逸倾向。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宋诗选本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编选、校勘者多为江南人,辑撰、刊刻、流播地也多在江南,这不仅与江南丰裕的经济条件有关,还与其尚文好诗的诗性文化极为密切。江南宏富的私家藏书为清人编撰宋诗选本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14.
邓建  王兆鹏 《江汉论坛》2007,1(11):112-115
中国历代选本之精要者,多被各类丛书收录.对丛书所收历代选本的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历代选本的编纂呈现波浪式的发展轨迹.各种文体的选本种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诗选、文选、词选、曲选、谣谚选、赋选.各时代诗文作品受欢迎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隋唐五代、汉魏六朝、宋、清、明、元、先秦、西夏辽金、清代以后.大量的专题性选本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蕴.十大选家与十大丛书对中国历代选本之兴盛存传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盛志梅 《江淮论坛》2003,(1):109-112
本文主要从弹词的地域分布、演唱风格、弹词演唱与江南风俗、弹词文学与江南民俗、弹词作家与江南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弹词与江南文化不可离析的血缘关系,认为清代弹词是属于江南文化的“特产”。  相似文献   

16.
杂字文献在传统社会中除作为乡间童蒙识字课本之外,还具有传承道德、经验及文化的功能。清代鲁中地区的杂字文献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大发展的背景下,在传承农耕文化、开展乡土教育、进行社会教化、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四个方面仍有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代广西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西本土文士的努力,也包含着外籍客桂文士的贡献.外籍客桂文士在培养人才、激扬文学艺术创作、修纂地方志乘、搜集编刻广西文献等方面均有所作为,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广西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8.
赵红卫 《齐鲁学刊》2022,(3):145-152
地域性文学社群的存在是清代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以地域性文学社群作为考察清代诗歌创作的一个维度,可以还原历史语境,增进对清代诗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高密诗派是清代乾嘉时期一个影响广泛的诗歌流派,它由最初囿于一隅发展到影响力遍布南北,地域性文学社群在其形成与传衍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体系中,家族文学共同体是地域文学社群实现代际传承的支柱和纽带;地域性的文人社集本身即带有地域文化的稳定性特质,地域文化特质在高密诗派诗歌创作中的呈现,是诗派形成与长期传衍的重要动因;地域文学社群的基层写作形态影响着高密诗派的诗论诗风;高密诗派成员在宦游地开展的地域性文人社集活动促生了新的诗学中心,完成了文化扩散。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桐城文献繁盛,其乡邦文献编纂活动自方学渐首开先河,遂代续相承、形成传统,绵延300年不辍.桐城乡邦文献载体形态极为丰富,以诗歌和古文总集为代表的通邑文献,分别对应着桐城深厚的诗学和古文创作传统.众多桐城文人自觉以保存先辈文献为己任,终其一生甚至世代相传致力于乡邦文献整理事业.乡邦文献的接续编纂对于表彰桐城先贤精神、树立乡土意识、建构龙眠诗文传统以及滋养传播桐城文化等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选编<明文海>,旨在展示明代文化,表明其审美趣味和贯彻其诗学思想.文学创作必须具备真性情,表现作者的真面目,此为黄宗羲认识八股文之总纲领.他用旧形式贯注新内容,在"序"类选文中选录了大量与科举制度、应试士人以及八股文有关的文章.他创新总集的编纂体例,在选文中特设了"时文"这一类目,让八股文进入断代文学总集之中.他较多地选录与明代散文总体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文章,同时也不排斥那些风格独特较为拗口的作品.对于肯定和否定科举制与八股文的文章,<明文海>均予以选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