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佚名 《当代老年》2006,(8):20-20
父亲是军人出身,如果不是一些特殊的原因,也许父亲的军龄会更长一些。父亲虽然已经离开部队,离开军人生活近半个世纪了,可是军人的作风却永远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父亲对“八一”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已经深入父亲的骨髓深处。我在这里把父亲给我们讲的他当年参军的故事叙述下来,仅表达我对父亲的敬意之情。  相似文献   

2.
我家的“老革命”方雪梅老闵是我先生的父亲,我儿子的爷爷。他原是军旅中人,几十年军营生活,给了他一副硬朗的身子骨,虽六十好几的人了,却背不驼腰不弓。“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日子过久了,他身上就有了一股抹不掉的“军人气息”,凡事说一不二,做...  相似文献   

3.
小城,大爱     
2005年12月2日,父亲第二次从鞍山来上海,还是穿着绿色的旧军装,提着只黑皮箱。父亲当过10年兵,转业后也常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时不时地就会来一句“我是个军人”。母亲在他退伍那年和他离婚了。那时我13岁,我一直以为母亲会带着我走,可是没有,她把我留给了父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父母都心存恨意,尤其对父亲,我至今都认为,如果他肯早点转业回来,这个家就不会散。  相似文献   

4.
父爱无色     
我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后来复员回了老家。对我们说来,不幸的是,复员后的父亲仍然用当军人的感觉过日子。弟弟一岁时,他扶弟弟走路老"一二二",他还要求我们叠出的被子必须有棱有角。弟弟高考时报考中文系,他骂,他认为他的儿子怎么也要上军事院校。后来他气哄哄地埋怨母亲说:"这是我的儿子?!"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一直忽略我的存在。客观地讲,他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可他认为管女儿是母亲的责任范围。读小学时我曾问过他几次作业,他翻翻限度说:"你妈呢,问她去。"于是我学会了排斥父亲。记得有一篇课文,写一位父亲出海打鱼养家…  相似文献   

5.
曾经,火风不懂父亲内敛深沉的爱,与父亲尖锐对立,是那场差点夺去他生命的车祸,让火风终于明白,原来父亲一直是爱他的。只是军人出身的父亲爱得严厉,爱得含蓄,就像深埋在地下的岩浆,深沉而炽热!  相似文献   

6.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母亲便与军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感人的故事感染了几代人。母亲生长在湘南农村,年轻时的母亲聪明漂亮,做事泼辣能干,一条粗黑的辫子时常随着欢快的身影左右晃动着,羡煞了好些年轻小伙子。媒人几乎将门槛踏破了,她却无动于衷,从不言嫁。一个稻花飘香的日子,母亲下地劳作。她挑着沉沉的一担肥料走在乡间的田埂上,迎面碰上了一个身穿绿军装的小伙子,他就是后来成为我父亲的那个人。因为田埂实在太窄,母亲又挑着担子,两人相持着愣住了。醒过神来,军人飞快地脱掉鞋子,下到田里,给母亲让道。母亲从他身边走…  相似文献   

7.
石钟山 《老年世界》2008,(10):12-14
《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电视剧,让很多人知道了“石光荣”这个名字。 石光荣作为艺术形象.代表了一大批戎马生涯的老军人, 在家乡的干休所里.父亲是这样的军人.邻居的胡伯伯和王叔叔也都是石光荣这样的人物。现在,他们老了,闲居在干休所安静的院子里。他们更多的时候在自家的阳台上或站或坐,望着西边的落日,眼睛里映满了夕阳的余晖。  相似文献   

8.
范动 《金色年华》2011,(6):37-37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从来的那天起他就受歧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  相似文献   

9.
一场车祸将我送进医院后,是乡下的父亲始终陪伴在我的身旁。 小时候,母亲因病去世,是父亲一手将我抚养成人。为了我的成长,父亲吃尽了苦头。他靠给人织篾货,供我念完大学,又拿出多年的积蓄,帮助我在城里买房,娶妻。婚后,我曾多次让父亲搬来城里与我们同住,但他却说乡下住惯了,宁愿一个人清清静静过日子。其实,我明白,他是怕城里的儿媳嫌他,所以宁愿选择乡下。  相似文献   

10.
大山 《伴侣(A版)》2021,(7):8-10
立志从军,守卫边疆是责任 祁发宝1979年3月出生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哈溪镇河沿村,他的父亲曾任村支书和民兵连连长,大哥也曾是一名军人,后以营职转业.也许是受父亲和大哥的影响,祁发宝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 因为家庭贫困,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祁发宝放弃高考,选择了参军入伍.在部队,他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训练,1999年拿下了南疆军区某军事课目比赛第一名.部队发现这棵好苗子后,推荐祁发宝参加乌鲁木齐陆军学院的考试,成绩优秀的祁发宝被步兵指挥专业录取.  相似文献   

11.
卫民 《当代老年》2006,(6):30-31
万玉珍自幼生长在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曾是远近闻名的郎中,受了父亲的影响,万玉珍学会了用拔罐、针灸、推拿等手法给人看病,尤其拿手的是她给孩子看病更有一绝。由此,万玉珍在当地是非常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  相似文献   

12.
生平和著作法拉比的全名是艾布·纳赛尔·穆罕默德·法拉比。公元870年出生于土耳其的法拉卜城,法拉比一词,意为法拉卜城人。他父亲是波斯人,母亲是土耳其人,出生时,父亲正在土耳其军队服役。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14.
三记耳光     
他出生在台湾高雄眷村一个普通家庭,兄妹5人,他是父母的幺儿,一家七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父亲收入低微,母亲为了补贴家用开了个家庭美容院。姐姐站在板凳上给客人洗头的场景,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可是,最令他难忘的还是父亲。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父亲是我心中的一首诗。他辞世快3年了,我时时还在怀念他。父亲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只读过4年私塾,但悟性极高,凭一套木刻本《康熙字典》自学,成为方圆几十里数得着的文化人。但他又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作田的好把式。他力气大得惊人,一个人背起百把斤重的圆扮桶能穿垅过坳,引得我小时候好生自豪。父亲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为人乐观,哪怕明天没米下锅,他今晚还会拿起笛子、唢呐吹起来,吹得满垅的人向他靠拢。母亲常说他是“叫化子穷快活”,父亲回她:“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倒也乐。”要不是父亲深谙苦中…  相似文献   

16.
《伴侣(A版)》2014,(4):32-33
问:我和丈夫闹离婚,为转业费如何分割的事纠缠不清。我认为,那十几万元军人转业费是夫妻共同财产,一人一半;他说,这转业费是部队给退役军人的,是他的个人财产,应该由他独享。双方争来扯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请问:军人转业费姓“公”还是姓“私”?  相似文献   

17.
青秋 《当代老年》2006,(10):26-27
屈原:每逢端午节,人们便会想起这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出生在古代楚国一个贵族家庭,伴随他被楚怀王赏识,官位越做越大,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他父亲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儿子回来时和他下几盘棋。一次,他父亲在外面和别人对弈发生争执,最后竟然打了起来,屈原知道后,才想起父亲年岁已大,老年的孤独感促使他沉迷于棋局,为此他特地暗中请来一些人陪父亲下棋,他说我不能在家孝敬父母,父亲仅有的一点乐趣我应该满足他啊!  相似文献   

18.
吴学泓 《老年人》2007,(11):32-32
父亲节那天,世界上最疼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那个人不是别人,他是我的父亲。 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个既严厉又温和的“两面”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凡家里好吃的、好穿的,父亲总是要我让着年长我10岁的哥哥。别人家的满妹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只有我们家例外。那时,父亲的心思都放在哥哥的身上,父亲的儿子情结,让我妒忌和愤怒,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株长在田间地头的狗尾巴草,被父亲完全遗忘了。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1996,(7)
债权可否作遗产继承?编辑同志:我父亲生前是科技人员。他离休后为几家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颇丰。一位远亲向信用社贷款,求他作了担保人。到了还款期限,债务人还不上债,父亲履行担保人的义务,代债务人还了这笔贷款。父亲去世后,我去找这位远亲追索他欠父亲的...  相似文献   

20.
父亲已逝多年,但他却是我最怀念的人。妈妈经常说:“你是在你父亲的肩膀上长大的。”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从小就喜欢骑在父亲宽阔的肩膀上。我五岁那年,父亲带我去看元宵灯会,满街的人,满街的灯,把漆黑的夜照得五光十色。父亲怕别人挤着我,也知道我人小个子矮看不到灯,便把我扛到他的肩膀上。我一下子长成了巨人,比所有的人都高,各式各样的灯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特别好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