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是多种李贺诗注本中较为详明的一种,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将它和姚文燮的《昌谷集注》、方扶南的《李长吉诗集》批本汇编成《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后来出版的几种李贺诗注,无不参酌、采撷王注,如叶葱奇《李贺诗集》、林同济《李长吉歌诗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六辑),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沈惠乐《李贺诗选注》(《李贺及其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笔者多年来研习李贺诗,陆续发见王琦《汇解》中疏  相似文献   

2.
李贺的诗歌创作,深受屈原的影响,是历来为人们所公认的。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早就指出:李贺的诗“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宋僧道潜的《观明发画李贺高轩过图》诗赞李贺诗“风骚拟屈宋,妙处相颉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唐代,随着音乐的普遍发展,出现了许多以琴声为描写对象的诗篇。清人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中说:“白香山 ‘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象这样摹写声音的“至文”,我们还可以举出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李贺的《听颖师弹琴歌》和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等。在这些诗篇里,诗人们八仙过海,各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列举清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一书注解中出现的若干错误,予以分析辨正,并对所举李贺诗作详加笺释,以期有助于解决李贺诗歌阅读理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贺诗歌的宗教意识阮堂明《李长吉小传》中,李商隐曾以小说家的笔触记载了李贺将死时的情形:“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特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言阿奶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  相似文献   

6.
昌谷诗劄丛     
唐人以李贺比李白《唐诗纪事》记张碧“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闢开蛰户,其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鲲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吉之篇,若陟嵩之巅视诸阜者耶。’”张碧第一个以李贺与李白相比。晚唐时,僧齐己有《谢荆幕孙郎中见示乐府歌集二十八字》云:“长吉才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四部从刊》本《白莲集》卷十)又有《还人卷》云:“李白李贺遣机杼,散在人间不知处。闻君收在芙蓉江,日斗鲛人织秋浦。金梭轧轧文离离,吴娃越女羞上机。鸳鸯浴烟鸾凤  相似文献   

7.
李贺(公元七九○——八一六年),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昌谷人。他是唐朝中期的法家诗人,今存《李长吉歌诗》五卷,留传下来的诗歌有二百四十余首。毛主席说: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和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李贺诗歌,正是中唐时期的阶级斗争,特别是激烈的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它广阔地、深刻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鲜明地体现了诗人的法家思想。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李贺诗歌艺术地表现了王叔文革  相似文献   

8.
晚唐司空留在他的《诗品》中列举了“雄浑”“冲淡”“高古”等二十四种诗歌艺术风格。司空图生活在李贺之后,显然已能见到李贺的诗。但以司空图所列的这些诗歌风格来论李贺的诗,却很难说哪一品能较准确地反映其特点。倒是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以“风槁阵马”“时以美女”“鲸吸鳌掷,牛鬼蛇神”等比喻评李贺诗的特色比较恰当,杜牧称之为“虚荒诞幻”。我们将其转换为现代艺术批评术语,就是“怪诞”。正是这种“怪诞”的诗歌艺术风格,使李贺赢得了与李白相齐的诗名;“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沧浪诗话》)。“怪诞”一词…  相似文献   

9.
<李贺诗集>卷四<沙路曲>:"柳脸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华书局,1958年)王琦注:"柳脸,一作柳阴.半眠者,树倚斜也.  相似文献   

10.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以奇特的想象,浓重的色彩,富于象征性的语言,使他的诗歌形成了一种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在色彩艺术上有着突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奇、冷、艳三个方面。李诗在展现色彩美的特色之一是求奇。陆游曾说过:“贺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可熟视。”(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李贺表达事物的色彩独具一格,他极力避免平淡,追求峭奇,他好象是用韩愈写古文的方法来写诗,即所谓:“词必已  相似文献   

11.
李贺诗歌诡丽多姿,素为人们所喜爱,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清代王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辩难析疑,撰成《李长吉歌诗汇解》一书,为学林所推重,向饮集大成之誉。向日阅读此书,多所获益;然亦偶有不敢自是之见,爱录数则,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12.
李贺集题,一千余年以来,无统一名称。“李长吉诗篇,稽唐宋两史艺文志及郑氏通志略,皆日李贺集。后人不欲指斥其名,而依其所居之地以名之,改题曰‘昌谷’。今称李长吉歌诗,从吴西泉本及杜樊川序也。”(清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序》)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内沈子明书提到,“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一称歌诗,一称诗。王琦所说的“今称李长吉歌诗,从吴西泉本”,实有异于王琦《评注诸家姓氏考略》内所说的话,“吴正子,字西泉,……有长吉诗笺  相似文献   

13.
李贺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独特而复杂的艺术现象,是诗人对其所处时代的特殊的心灵体验和感应.如王世贞所言:“李长吉师心,故而作怪”.他呕心沥血,以情为诗,使他的诗歌明显地构成一个情感系统.这就给了我们一种暗示:能否从其积淀于诗作之中的潜在意识方面(即王世贞所说的“心”)找到一个导口,从而批郤导窾,揭开长吉诗“怪”的外衣?当我们沿着这一线索摸索出长吉诗的迷宫,蓦然回首时,果然发现:有一条情感的潜流始终支配并统摄着长吉诗的审美意识系统,构成了其全部诗作的主旋律.这就是他诗歌作品中渗透出来的浓郁深沉的悲剧意识.或许它在诗人创作时是一种无意识,然而却是真实的存在.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李贺的诗歌,就是以悲剧意识为其内核的感情艺术.其它一切外  相似文献   

14.
李贺是中唐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奇”,这种“奇”更多地体现在诗人笔下的意象上。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作过如下描述:“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可以说明李贺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其潜蕴的主题:光怪陆离、五彩纷呈的意象之下的怨恨悲愁!  相似文献   

15.
李贺咏昌谷诸诗中所用专名不多,但是,注释专名时,内容似欠充实,出现的疑问不少,诸如“昌谷”、“昌谷北园”、“南园”、“昌谷山居”、“南山”、“天几”等。现分条陈述己见于后,以尽“抛砖”之责。文中专名,揣摩作者所绘制《昌谷图》。一、“昌谷”“昌谷”,见李贺诸诗题目,《昌谷诗》、《春归昌谷》、《昌谷读书示巴童》、《自昌谷到洛后门》、《昌谷北园新笋四首》等。昌谷在何处?清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序》云:“按:昌谷在洛阳,地志多失  相似文献   

16.
北岳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李贺研究论集》一书。该书是著者自1980年以来李贺研究成果之大成,内容充实,结论平妥,以谨慎细致为其特色。著者亲历诗人故里,探访诗人踪迹,考察出诗人故里所在,绘制了《昌谷图》并附昌谷照片。该书内收《〈李  相似文献   

17.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李长吉教授撰著的《教学论思辨》一书,于2009年6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系作者参与并主编的《教学新探索丛书》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贺,是唐代以“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著称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伟大领袖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赞扬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值得一读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在于李贺的诗歌大都具有“玉峰迎旭日,银海纳长虹”似的奇丽雄扬的艺术特色,为那腐败黑暗的时代挥一面理想的彩旗,为我国诗歌的民族艺术宝库增添了可资借鉴的珍品。  相似文献   

19.
李贺的诗,是他卒前亲手整理并交付友人沈子明(字下贤)的。此后,任集贤学士的沈子明,因辗转东西南北,一直拖了十五年,才偶然从箧帙中发现。他在太和五年十月(1831年11月)向著名诗人杜收写的求序信中说:“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一作“杂”)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李贺生前,日夕写诗,其时,不少佳构为时辈传抄,但他的诗真正在社会上流传,当是从太和五年十月由杜牧作序后才开始的。据今存唐昭宗李烨光化三年(900)左补阙韦庄的《奏请追赐李贺等词人才子以进士及第》所说,李贺诗,到晚唐,已“遍在词人之口”(参见《唐摭  相似文献   

20.
在琳琅满目的鉴赏辞典中,有的着眼于时代,有的着眼于题材,前者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后者如《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古代爱国诗词鉴赏辞典》等。而宋绪连、初旭同志主编的《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则别开生面,撷取李白、李贺、李商隐的瑰丽诗篇,给以鞭辟入里的赏析,着力于对“三李”这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诗人群体的博览,对“落九天”的李白、“湿寒兔”的李贺、“巴山夜雨”的李商隐的心灵世界和艺术天地的展示。应该说,《三李诗鉴赏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