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oy 《东西南北》2008,(9):36-36
世界上的东西,我们不需要的远远大于必需的。2003年,我到牛津,有一天与众灵学院的胡德教授在学院的小食堂进餐。我问他,牛津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食堂,为什么不把它们合在一起,办成一个或几个大食堂,那样不就省去很多厨师和工作人员吗?"喔,不、不。"胡教授连连摇头,"Small is good(小的是  相似文献   

2.
蒋红群 《创新》2016,(6):75-82
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完整创立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的。在这部成熟的人学著作中,马克思赋予实践概念以崭新涵义,并围绕生产实践与人的本质、交往实践与人的历史、工业实践与人的发展、革命实践与人的解放四个方面,对一系列重大人学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由此发动了一场异常深刻的人学革命。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人学对于新常态下中国"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也不乏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系统阐发——读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王勤马克思的学说体系可谓博大精深,其彻底的革命理论,严密的政治经济学说,丰富的唯物史观及深刻的社会批判理论都曾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然而,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却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在西方世...  相似文献   

4.
5.
当很多人对慈善越来越心冷齿寒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两张生动的面孔说起。那是宁夏盐池县小女孩李涛涛脏兮兮的脸。在她家乡,三年只下了三场雨。她每天都要赶着驴车,和又聋  相似文献   

6.
吕艳红 《探求》2013,(2):118-120
市场经济越发展,物质生活就越充裕,我们就越需要寻找精神家园.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反思和重建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提出的重要时代课题.这个课题的解决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开辟的道路寻求科学的方法和价值支撑.马克思将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使哲学真正关心人、服务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和核心就是人学.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解读不能仅限于个别字句和简单的文本研究,更要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忠实于马克思文本的逻辑发展基础上,揭示马克思人学的精神意蕴和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贺中 《青岛画报》2021,(2):64-67
于崂山枯桃营房,弯弯曲曲的小路将这里与繁华隔绝开来,张村河里芦苇摇曳,远处青山如黛,散漫着粗犷而淳朴的乡村野趣.于路旁河畔,有座木屋大门紧闭,没有店招门头,没有招贴广告,只有一人高的木刻龙猫安静守望,它是熟客们心照不宣的秘语、暗号.于门前,按响招财猫门铃,大门开启,开启一段不期而遇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历史科学产生的主要理论背景,是传统历史学和近代哲学作为总体认识工具的破产;历史科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和实践的人;现代历史学的科学方法是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要求从历史的现实过程中去把握人的发展,从本质上去认识历史生成中的人,其基本任务就是要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过程中的普遍性因素和共性,揭示隐蔽在历史表象背后的人类活动因果性联系;历史科学的基本功能就是综合,即要求对于人类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成果进行理论上的综合,以达到对于人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9.
略论《艰难时世》的感情观点尹德翔众所周知,《艰难时世》是狄更斯的一部“工业小说”,它猛烈批判了在英国流行一时的功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但是这种批判只是《艰难时世》的出发点,而其旨归则落在坚持人性、弘扬人性上面。但是,还有一个初看并不醒目,而仔细斟酌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人学视野中的交往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隽鸿飞 《求是学刊》2000,1(3):26-28
交往问题是20世纪末中国哲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诸多的学者参与了讨论,并就这一问题的研究域达成了共识,从而使交往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交往活动从来不是人类的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与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应尽力避免就交往而谈交往的倾向,而应把交往问题的探讨与人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从人学的视角去审视交往问题。这样既可以拓展交往问题的研究域,又可以为解决人学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从人学的视角来看,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交往既是一种关系性范畴,又是一种活动性范畴。作为关系性范畴的…  相似文献   

11.
人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可以剥离开的两个问题,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运行方式,而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随着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市场经济必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是发展研究的主力军,他们系统地阐述发展理论,负责制订一些国家中指导公共机构发展活动的政策法规,同时还负责发展战略的落实工作。一些新独立国家的政府改变本国自然经济的愿望为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不发达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经济学家自圆其说地解释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以促进增长,他们借此极大地改善了自身形象,并实际上获得了对这一领域的垄断权。与经济学家和计划管理科学家不同,社会学家未能对发展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尽管社  相似文献   

13.
A.麦金太尔的《在德行之后》一书,是当前盎格鲁撒克逊哲学中讨论得最多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跨学科理论,想来消除规范伦理学和经验理论社会学之间的界线。他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一种在决定道德问题时对多主体都有约束力的“客观”伦理学。他的理论具有反正统性和挑战性,因为:第一,他认为道德哲学和哲学以外的道德事实是一种具有丰富内容的伦理学的根本基准点;第二,他认为道德哲学代表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象维贝尔和戈夫曼这样的社会学家同象史蒂文森和罗尔斯这样的哲学家一样,在道德哲学方面都给人以极大的启示。他认为启蒙运动使得人们历来都把伦理学同社会学割裂开来,这是极端错误的。麦金太尔的理论至少在下述三个方面特别富有吸引力:1.提出一种以多主体作为道德论证基础的伦理学;2.试图历史地解释现代道德水准;3.用社会学理论论证道德哲学。《在德行之后》的论证不是基于分析而是基于历史。麦金太尔认为,启蒙伦理学的方案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找到使被解放的个性的自由利益重新协调起来的办法。鉴于启蒙伦理学造成的历史中断,既然不选择尼采的反道德主义,那就只有复归到出现这种中断之前的状态中去,即复归到亚里士多德传统中去。但是这种复归应在何种含义上适应我们当今业已变更的社会的、心理的以及道德的条件,这种复归到底是怎么个样子,对此,麦金太尔只作了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期观点碰撞,我们提出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的议题,欢迎读者朋友围绕这个议题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凡属有关法的问题,无不以人为中心,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也都通过人来实现。人是最能集中反映和概括法的现象的本质和联系的法学范畴,它在现代法学的范畴体系中具有原生的地位。所以。现代法学应当是人学。其根本特点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范畴,而权利是仅次于“人”这一最高范畴的“亚原生性范畴”。权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逻辑展开;又构成了法的核心,不仅决定法的产生和存废,而且还直接决定着法的性质和法的功能的实现。今天,确立“法学应当是以权利为核心的人学”的观念,对变革传统法学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法学体系,具有革命性和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20年里,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一跃而成为英语世界中最为重要的道德哲学家之一。以往的哲学家们仅仅在抽象、理想的王国中对语言和形式论据加以分析,或者杜撰臆想的情境对尘世的事务进行所谓的指导。而麦金太尔所撰《后德性》、《谁之正义,何种理性》、《第一原理、终极目的与当代哲学问题》以及《道德研究的三种不同观点》等一系列著作,则使道德研究从抽象理想的王国重新返归尘世。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与佛教:世俗性叙事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钧 《学术交流》2007,(11):136-139
《西游记》虽然以取经故事为基本题材,但统摄全书的叙事观点并非佛教观点,而是世俗观点。它所呈现的佛教并非经典佛教,而是受经典佛教影响所形成的民间佛教图景,且毫无宗教敬意。其作者不可能是佛教中人。  相似文献   

18.
浏览书店,闲逛书摊,研究与描绘女性美的书籍实在太多了,什么化妆术、健美术、怎样布置房间,等等,使人目不暇接。《少女的美学》是不是也是这一类的书呢?是不是也是提供给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在镜子面前横照竖照时参考的呢?不,这是一本美学著作,也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少女是最爱梳妆打扮的,她们十分注意自己的容貌,十分注意自己的肌体,以及服饰、仪表等等,她们似乎从自己的外形美中发现了自己的全部价值,有些少女更是嗜美如生命,浓妆艳抹,刻意求工。可是正如美国有的社会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说:过于追求外表美的女孩子,她们往往以此为满足,而忽略了对理想、品格、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9.
内化的人学本体论演进逻辑新探索读《现象学的使命》任平翻阅涂成林的《现象学的使命》一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版),总觉得似有春风扑面,使人耳目一新。譬如,“西方哲学的所谓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实际上不过是向人心内化了的ontology”——单是这...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里写道;“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段论述极简明而又尖锐地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宣扬投降主义。四十多年来关于《水浒》的许多评论,,几乎都违背了鲁迅的论述。探讨鲁迅评《水浒》为什么评得好,明确向他学习些什么,是很有裨益的。 (一) 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问题,可以看清社会各阶级的分野、各阶级间的矛盾斗争及其发展变化,从“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找出规律性来。”①鲁迅论述《水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