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主要人口学刊物的文章检索,2010年我国人口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集中在生育、人口与经济、流动人口、老龄等方面。本文对上述研究领域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作了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与评述。  相似文献   

2.
《人口学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人口学杂志之一,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人口学专业期刊,已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2015-2018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20年、2021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口学刊》固定栏目有:人口与社会、人口流迁与城市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本与就业、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人口与发展、生育政策、国际人口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人口学刊》2019,(2):54-66
劳动年龄人口大规模流动,其子女的去向一直是学界关心的问题。已有研究证明相对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身心发展较为健康。包括子女性别、年龄、流动人口自身职业、收入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机会,但鲜见关于生育年龄对子女随迁机会影响作用的探讨。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目前只生育了一个子女且子女年龄在3-14岁的流动妇女为研究对象,分析生育年龄对其子女随迁机会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变量、流动特征及流入地政策环境等变量后,生育年龄仍可正向预测其子女的随迁机会,越晚生育子女随迁机会越大;与生育年龄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可提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机会,但无法替代生育年龄对子女随迁机会的预测作用,晚育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机会的促进作用可能同时得益于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心智成熟;流动人口的生育年龄、子女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流动人口的生育年龄比实际年龄更为单纯,对子女的随迁可能性有更大预测作用,该结论可推广至其他有关流动人口子女的研究中,使用流动人口的生育年龄而非实际年龄作为自变量将有助于区分父母特征和子女特征对流动人口子女相关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口学刊》2019,(3):5-15
人口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国人口发展发生重大转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口红利走向下行、老龄化不断加剧、生育水平持续降低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与及时把握新时代人口发展转向背景下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新动向、新特点与新走向,对战略、前瞻、有效应对国家人口趋势性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检索并分析文献数据库中近年来收录的人口学重要文献,归纳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为人口红利、老龄化、生育水平和新型城镇化,并对各核心议题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详述。通过明确目前人口发展转向背景及人口学研究的核心议题,预计未来人口学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人口理论体系的建构、人口红利的变化新特点及其轨迹、跨学科视角下的老龄研究及其顶层制度设计、生育政策调整与完善的走向及其配套措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及其内在动力以及人口分析技术方法的拓展和创新。在人口发展发生明显转向的新形势下,未来人口学研究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予以持续的关注,从而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育健康及其对人口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健康(reproductivehealth)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人口学界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将于1994年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对生育健康问题的关注,简要回顾了生育健康概念的沿革及国内外人口学涉及生育健康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初步探讨了生育健康对人口学研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1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对生育健康的关注1991-03开始着手准备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将于1994-09-05~13在埃及的首都开罗召开。大会将总结自1974年联合国提出“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以来全球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状况,制定今后20年全世界人口与发展的跨世纪新计…  相似文献   

6.
背景 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的重视,国内社会学界和人口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渐渐成为热点,并在中国妇女的生育、就业、教育、参政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秋在北京召开,中国妇女问题也就格外引人注目,而女性人口学的提出和发展则丰润着中国现代人口学的成长。从本次笔谈的主题可见,我们将侧重人口学的角度对妇女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话题,探讨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妇女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妇女的健康与生育健康问题以及妇女地位与人口发展的关系,还有对提高女性素质的思考等。本次笔谈或许不够深入,却是重要的——我们举办本次笔谈的目的也正在于唤起更多的同志对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妇女问题的关注,以期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能使我国的人口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国际人口学学科的文献特征与趋势,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18年)收录的人口学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应用CiteSpace软件,就被引文献和主题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转变、国际移民、低生育率与生育行为是21世纪以来国际人口学最核心的学术研究分支;受教育程度、已婚女性、人口特征、年轻女性、年轻人、生殖健康等主题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具体来看,“代际问题”、“缓慢衰老”、“结婚与同居”、“生育意图和生育行为”、“移民融合”以及“女性雇佣和生育”等主题是近年来国际人口学界研究的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中国人口学从研究内容到研究范式无不深受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近30年来中国的人口学发展可以分为逐步恢复、繁荣兴起、停滞不前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人口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得到国内社会科学界的认同,同时也赢得国际学界的尊重,但必须承认,在其恢复和发展的30年中,仍显露出人口学基础理论创新不足、人口研究的数理化误区、人口研究成果重复性多且精品少等方面的不足。未来人口学研究将在人口与健康、人口迁移流动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上的迁移率指标的研究。文章利用2010—2015年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合并数据,通过人口学方法和泊松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1950—2015年中国人口迁移率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观察到逢“0”和逢“5”年份的申报偏好。另外,迁移的社会经济差异明显。男性迁移率高于女性,但是两性差异在不断缩小;乡城迁移和未婚迁移大幅度增长;而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加入迁移,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有越高的迁移率。可以认为基于迁移率的考察揭示了中国迁移转变更具体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乡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城人口流动是我国目前最活跃的人口现象之一,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人口本身的生育行为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乡城人口流动中经济变量变动对生育行为所产生的一定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孩子的价格、成本、效用及其家庭收入等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会导致乡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期伊始,中国城乡随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跨区域迁移流动的现象。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国的流动人口总量已数以亿计。目前的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向大城市、特大城市流动,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流人人口均已达数百万。流动人口在城市的不断聚集和迅速增长,既对加速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众多尖锐矛盾和复杂问题,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与之相应,对人口流动和城市"外来人口"现象的分析,也成为目前中国人口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学术界近期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中国人口变迁凸显出种种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许多传统人口学的概念、指标、理论都难以精准地分析和诠释中国人口发展的现实。传统人口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指标的时代性明显不足以及尚未有效本土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流动和家庭研究领域的指标均为此类局限性的典型代表。中国式现代化和快速的人口转变为人口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场景,当代中国人口学未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在继承传统人口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新特征以延续人口学的长期发展轨迹,同时遵循时代性、本土化、拓展性和国际化的理念,对传统人口学指标体系和理论框架进行改良或创新,不断推动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世界人口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宋健  黄菲 《西北人口》2009,30(5):32-36
人口学视野下的婚姻家庭研究在其内容与方法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学婚姻家庭研究的发展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并分别对婚姻和家庭研究及其主要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人口学研究着重于将婚姻家庭放在整个人口生命周期中,与各主要人口事件和人口过程相联系,尤其关注婚姻家庭与生育之间的关系,指出婚姻家庭作为重要的人口事件和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其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需要结合多学科视角。  相似文献   

14.
邹湘江  吴丹 《人口学刊》2013,35(4):70-79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提高的速度全面超越了城市,这与当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使得农村流出人口平均年龄和老年人口比例都远低于农村人口整体水平。流动人口内部在不断地"更新",年轻的流动人口不断替代年老的流动人口,从而保持较年轻的年龄结构,这种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口老龄化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00~2010年间,农村人口自然老化速度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其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影响从2000~2005年间的0.031岁/年增加到2006~2010年间的0.07岁/年;农村流出人口对农村人口平均年龄增加的贡献也从8.04%上升到16.91%,人口流动已成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力。从人口流动的角度,需要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解决如何让流动人口在城市沉淀下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实施后,政策效果明显,出生人数符合预判.在育龄妇女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数增幅明显.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有序推进,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正在构建,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陆续推出.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当前5个领域的重大问题急需关注和研究:一是把握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二是厘清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构建家庭友好的社会政策环境;三是科学研判人口与经济互动关系;四是探索流动人口和城镇化问题,提供促进人口合理分布的创新方案;五是把握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将中国人口发展纳入全球视野观测和分析.中国处于人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等取得丰硕成果的开创性实践,为中国人口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人口研究取得前沿性突破提供了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6.
人口学研究的内容是人口变量,以及影响这些变量的原因和变量的决定后果。但是长期以来人口学界忽视人口变量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从而在人口科学领域有关健康的研究一直是一项空白。人口变量与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人类的健康往往直接影响死亡率或平均寿命的变化,而生育率的下降,同样与健康发生联系。本文正是通过讨论死亡率、生育率与健康的关系, 旨在从人口发展的角度更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从人口学角度研究健康问题,或与公共卫生或医学研究相结合,可以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国际上,社会科学、人口学界近年来极为关注健康问题的研究,在人口学领域健康问题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7.
《人口学刊》2016,(4):113
<正>《人口学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人口学杂志之一,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人口学专业期刊,已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2013年、2015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口学刊》固定栏目有:人口与社会、人口流迁与城市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口与资源环境、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留守问题研究、国际人口研究等。作者投稿的文章研究目的要明确,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数据可靠,不能过  相似文献   

18.
双生子出生是普遍存在的小概率生育事件,双生子研究逐步受到人口学界的重视。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生育数据分析双生子出生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单胎生育特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1989年中国育龄妇女的一般生育率为78.83‰,双胎出生率为7.81‰。虽然生育率和双胎出生率都与女性生育年龄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随年龄变化模式,属于两种不同的生育事件,双胎出生率在妇女3034岁以前随着生育年龄的升高而上升,并且主要是由增加异性双生子对与同性双生子对的比例贡献的。  相似文献   

19.
双生子出生是普遍存在的小概率生育事件,双生子研究逐步受到人口学界的重视。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生育数据分析双生子出生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单胎生育特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1989年中国育龄妇女的一般生育率为78.83‰,双胎出生率为7.81‰。虽然生育率和双胎出生率都与女性生育年龄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随年龄变化模式,属于两种不同的生育事件,双胎出生率在妇女30~34岁以前随着生育年龄的升高而上升,并且主要是由增加异性双生子对与同性双生子对的比例贡献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口学界发表了不少分析影响生育观的因素、探讨中国农民生育意愿的文章。这类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在研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环境诸因素对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