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同事实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况的客观认定一样,证据事实也不是证据本身,而是依据证据进行分析以判明案件事实的要求事实,其表现形式以命题判断出现,不是事物本身;而证据则仅仅是证据事实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犯罪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社会问题的征表,易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民众普遍对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表示同情,对弱势群体犯罪的关注已经不限于案件事实及其法律适用,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制度的不满。民意对刑事审判施压,客观上影响了刑事审判。对于弱势群体犯罪的审判,牺牲法治、顺应民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有利于化解舆情、缓和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对法治社会的构建却是有害的。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冲突和磨合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必然面临的问题,孤立地谈司法应摆脱民意的干预没有现实意义,而是应营造合理的环境来实现刑事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如同事实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况的客观认定一样 ,证据事实也不是证据本身 ,而是依据证据进行分析以判明案件事实的要件事实 ,其表现形式以命题判断出现 ,不是事物本身 ;而证据则仅仅是证据事实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4.
年期以来,在思想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理论存在着不同理解和阐释。拙文试图就马、思有关理论的本意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专家学者。一、未来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国家完全消亡了的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始终拒绝作具体描绘。但是有一个原则提法始终坚持不渝,这就是:届时将是“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或者“联合起来的个人”。这些说法,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用语问题,而是蕴含了关于未来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极其…  相似文献   

5.
如同事实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况的客观认定一样,证据事实也不是证据本身,而是依据证据进行分析以判明案件事实的要求事实,其表现形式以命题判断出现,不是事物本身;而证据则仅仅是证据事实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主流法治概念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制之外,更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对于"认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埋下风险。本文对承担客观认知功能的规范法学进行研究,论证规范法学对因果性解释与规范性解释的区分、对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的区分、对规范性之生成的研究,以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完善作出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主观能动性”的语境下,学界对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本文围绕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五个问题。基本结论是:(1)唯物史观的核心并非“发展的观点”,而是用“唯物”的逻辑去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物质决定精神”的逻辑结论。唯物史观不是建立在“思辨”基础之上的形而上学,而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科学。(3)由于旧唯物主义不能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所以也就不可能致力于“感性活动”——“实践”来改造世界,而只能去求助于“观念”和“意识”了。(4)人类社会本来是整个宇宙或世界中的一个构成部分,然而正是由于唯物的世界观未必导致唯物的历史观,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才会将二者区别开来。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区分不仅必要,而且科学。(5)事实这个范畴首先是感性的,是人们通过感官所能够感觉到的客观现象。事实虽然内涵着“是”,但事实却不能等同于“是”;事实包含了真相,但是,事实不等于真相。所以,“从事实出发”并不等于“从真相出发”。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8,(4):169-176
为检验和评价法治发展水平,近年来法治评估成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已在治理实践中进行了有益尝试。但理论界对于法治评估的基本范畴并未准确地予以界定。法治评估的内涵包括:评价主体目的性活动;法治评估手段是运用评估、评价和测量的方法;法治评估的核心在于作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法治评估的理论价值包括:风险社会对法治评估的外在要求,法治的既有困境对法治评估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为法治评估提供的技术手段。法治评价的具体类型包括指标观测导向的法治评估、影响评价导向的法治评估、风险评价导向的法治评估。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冲击着现代性的法治主义叙事,导致了法、事实与司法独立等构成司法文化的核心要素的解构、颠覆与重建。法的价值层面,破解了法律正义幻相,价值相对主义与道德平等观挑战了法治的普世信念与道德等级意识;制度层面则动摇了规则中心并将“活法”延伸到法律家;在谱系层面拓展了文化谱系与规则谱系,使法治之法三个基本维度获得全方位生长,从而重建了法的概念。后现代解构了作为司法文化基础的事实,明确了客观真实与法律事实的二元分立,并引发了司法过程中事实探知绝对化的转向。司法独立命题也被质疑和重新解读,促使我们思考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基础。后现代思潮推动的法、事实与司法独立等概念的解构与重建,将对中国法治主义话语和制度建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法治的反面是什么?──再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与一人之治的论述不是专门的治国 方略论,而是为说明全权君主政体的优劣服务的,行文中的“一人之治”指的是政体形式, 而非治国方法。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的反面是人治,而非一人之治。他的人治是不受法律约束 而受执政者个人情感左右的治国方法,它既可以存在于单个人统治的政体中,也可以为多人 统治的政体所采用。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初,国务院在关于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对南京的城市性质作了如下表述:“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强调要“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滨城市”。这里面内涵相当丰厚,客观地反映了南京...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国时期,法治国家开始成为法学的基本概念,学界对其基本内涵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在我国宪法文本中,"法治国家"是政治共同体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生活的原则、规则与未来指向性的价值体系,其实质要素包括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形式要素包括法律至上、人权保障与权力制约。从宪法文本的规范体系来看,"法治国家"包含法治社会,从价值内涵来说,"法治国家"同时也是"宪政国家"。  相似文献   

13.
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内涵,它包括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四个主题。作者通过将其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现代人本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进行比较,对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作了价值学分析,指出新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关于人和实践的基本理解,特别是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对现代人和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层文化异化进行了深刻剖析,在这一批判中,他们没有走向极端,而是得出了关于人之主体性的积极和建设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的刑事诉讼证明理论中客观真实论占有“显赫”的地位 ,然而客观真实论自身尚有一定的缺陷 ,这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 ,并积极地加以研讨。本文试图从其内容和理论意义两个角度对客观真实作简单剖析 ,以求客观真实论的完善并加深对刑事证明理论中若干基本概念的理解 ,尚乞方家教正。一、评客观真实的内容“客观真实即绝对真实”,这是较早的一种表述。如 1 989年版的《证据法学新论》中说 ,应当查明的案件事实 ,应当是“事实本身的真实 ,也即事实的真情 ,事物的真相”1。又如 1 996年版的《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说 ,“认定案情必须…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使法治成为我国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法治既是治国方略的一种最好形式,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对于实证主义社会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主义者认为,辩证法是思辨的,是主观的,而他们则代表了科学的客观性。而阿多诺认为,实证主义者所把握的事实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经过中介了的事实,他们所追求的客观科学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物化社会的产物。他们所主张的那种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价值。价值是一个矛盾概念,是一个自我消解的概念,而价值中立就是矛盾的消解。经验可证实性也不是意义标准,这不仅是因为许多社会科学的命题是无法证实的,而且还因为,即使经验的命题也不能和现实的存在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现代社会普遍追求实现的目标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作为现代法治的一种分殊式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甚至出现了一场论争。通过探究法治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内涵。  相似文献   

18.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据裁判原则是目前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是法治与理性对刑事裁判的必然要求。由于对作为证据裁判结果的事实以及作为证据裁判依据的证据理解和要求不同,各国形成了不同的证据裁判制度。而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为此,须对裁判事实的内涵和裁判证据的要求进行重新定位,并在观念和制度两个层面上进行相应改革,以完善我国证据裁判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杨辉 《船山学刊》2009,(4):67-70
对春秋“礼崩乐坏”现象,学界多从诸侯对旧有礼乐制度的僭越与破坏之事实层面切入考述。实际上,与西周礼乐一体的政教制度相比,春秋时期,乐仅保有微弱的意识形态地位,礼之意识形态地住衰落而其法治内涵得到强化。礼与乐遂出现分流倾向。这一变化,促使苟子发掘音乐的审美意识形态优势而首倡“移风易俗”.重新在理论上实现了乐与礼的并举、相济,巩固了礼乐一体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客观依据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臆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长期以来,人们对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客观依据的认识主要还停留在道德能力的重要作用这一层面上,没有从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其客观规律方面进行理论说明。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客观依据作进一步的审视和探讨。1、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是针对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中种种片面性的现象而提出来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