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齐莹 《职业》2015,(5):77
高职院校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高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与应急体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海红 《现代妇女》2013,(11):44-44,42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预警处置机制等都相继推出,各种方案也充分运用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其作用也难以充分地发挥。该论文通过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通过云南孟连事件和贵州瓮安事件这两个典型案例来加以说明。这对于各级政府、基层领导、公务人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刻历史变革时期,这种变革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尚不健全,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社会矛盾凸显,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些因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上访、罢工、抗法等群体性事件,我们有必要吸收和借鉴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健全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防范机制、处理机制和领导问责制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相关措施,抓住应对群体性交发事件的有效时机,正确处理和引导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4.
刘志明 《职业时空》2009,5(12):25-2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得高校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群体性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状态不仅构成了对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威胁,而且直接影响到突发事件所涉高校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因此,增强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是当前高校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和重要的战略课题。通过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种类、特征、诱因的分析,提出高校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控和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本质上是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冲突论流派"认为,社会冲突主要源于社会中财富、权利、地位等不平等和社会异质性的增加;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和结构的调整引发了许多问题: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非政府组织不发达;社会沟通、宣泄渠道不畅及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都可能导致社会问题激化,从而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院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与科研水平,也破坏了校园的和谐稳定。有效应对高职院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职院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东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早,影响也最大。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更大。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加重、效益下滑,资金周转不畅等困难,少数难以为继的企业发生欠薪、停保、裁员甚至经营者欠薪逃匿事件,劳动纠纷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幅上升。2008年10月至12月,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处理的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突发事件同比上升58%,处理的50人以上群体性突发事件同比上升51%,劳动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稳妥处理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关系,不仅关系广东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也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1日起《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公安机关执法公开化的不断发展,公安机关与媒体如何协同作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危害公共安全案件中代表民众行使知情权与监督权,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借助新闻媒体实现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相互需求,辩证统一.文中试探讨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辩证关系并尝试提出协作机制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9.
从群体性事件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爆发阶段和平复阶段等深入分析网络舆情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联系,可以看到,网络舆情贯穿着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始终,网络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有一定的助燃作用。为了有效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和疏导,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信息发布体系,完善法规,联合媒体加强网民道德教育,共同治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基层公务员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地悲剧”是描述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一种理论模型,这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公共池塘资源的供给不良之中。2010年发生于我国的多次校园杀童事件作为小规模攻击性事件的典型代表,其中存在两种公地悲剧发生的机制。由于小规模攻击性突发事件具有不同于群体性危机事件、自然灾害性危机事件的特点,在其防御与控制机制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培养新型农民的最直接途径。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人才需求趋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村主体劳动力的总量变  相似文献   

13.
凌敏 《职业》2014,(11):63-6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的国情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本文从新农村人才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在新农村人才培养中完善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文化站是发展农村事业的基础工作。做好农村文化站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农村文化事业改革的重要时期,如何开展农村文化站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是关乎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文化站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村文化站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宝吉 《职业》2011,(6):101-1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的正确决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的第五次改革。与前四次改革不同的是,这次改革非常全面,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乡镇图书馆和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使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向华 《职业时空》2009,5(2):138-139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河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河南省政府应该从构建政府服务新理念、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建立城乡均等的公共投入分配制度以及优化决策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农村公共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18.
雷娟 《现代妇女》2014,(5):364-364
在我国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现象突出,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不仅要在宏观上切实改变城乡二元制度结构,而且要完善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力分配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促进农村体育服务逐渐向均等化过渡。  相似文献   

19.
江西是一个农业省份,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大量青壮年到城市务工,家庭关系、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以及农村空心化、社会道德滑坡等问题给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2007年以来,我们抓住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契机,不断将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方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嵌入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使农村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工作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20.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老年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特点,以及对农村老年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农村老年教育覆盖面必须扩大;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必须提高;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指导思想、发展布局、体制机制、主要形式、条件支撑包括经费投入、场地和装备、教育力量、教材建设、法规和政策等方面,勾勒了新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架构,作为交流规范农村老年教育的一己之见,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