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1993年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总量指标由净产值改为增加值统计以来,工业增加值一直是工业统计重要的总量指标,也是GDP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基础指标.  相似文献   

2.
工业增加值的总量核算(续)王群英上文已经讲了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理论上比较健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SNA所推荐的,也是目前我国工业统计中普遍推行的增加值核算方法。但由于多年来受工业净产值核算的影响,以及中小型企业统计核算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小平 《上海统计》1994,(12):15-16
建筑业增加值是新统计报表制度设置的一项新指标。生产法是计算建筑业增加值的基本方法之一。生产法的计算公式为:建筑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出-建筑业中间投入可见,要正确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实际是必须正确计算建筑业总产出和建筑业中间投入。鉴于目前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谈谈如何用生产法计算出符合报表制度要求的建筑业增加值。一、建筑业增加值的计算范围和原则建筑业增加值的计算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具体工作,要正确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必须遵守计算原则、明确计算范围,并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更要强调计算过程的科学性、简便和可操作性。根据《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1993年8月)》,建筑业增加值是施工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技术(三)     戚少成在上一讲我们已经介绍了怎样将净产值构成要素分解为SNA体系的增加值和中间投入的构成要素。这主要是净产值构成要素中的综合性指标,即差旅费、会议费、出国人员经费等既包括中间投入的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支付,又包括...  相似文献   

5.
黄灿琦 《浙江统计》1997,(11):29-30
自1993年7月开始实行新会计制度,取消《生产费用表》,企业无法通过先计算工业净产值,再加以调整而获得工业增加值后,原杭州市机械工业局(现与原杭州电子仪表工业公司组建为杭州机械电子集团公司)立即对所属企业进行了“统计与新会计制度接轨培训”,要求各企业的统计部门改为直接计算工业增加值。经各企业四年多来的实践,要保证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核算质量,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建立财会部门定期向综合统计部门提供有关工业中间投入资料的制度国家统计局建立新的核算体系,布置计算工业增加值指标,我局统计部门和财…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正确掌握和运用基本价值指标的问题 总产出、中间消耗、增加值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价值指标。总产出是常住单位核算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中间消耗是该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增加值是该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三者必须保持相  相似文献   

7.
张小平、张存起在《江苏统计》(1994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后,对增加值核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对增加值计算中估价问题的影响 根据1993SNA,当用生产法计算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时,其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而中间消耗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一次转入产品中的实物和服务的价值。 要正确计算增加值除了必须正确确定总产出包括的范围及中间消耗的界限外,  相似文献   

8.
一、工业企业增加值核算存在的问题新税制、新会计制度改革后,统计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统一了取数原则,计算口径等.然而会计、统计核算各有其专业的复杂性、具体性.目前统计制度规定用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本期应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9.
石泰华 《统计研究》1986,3(3):17-19
一、关于利润、税金核算问题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采用收入法计算各部门增加值。从表面看这些指标与目前物质生产部门计算的净产值有类似之处,但实际上有很大差别。如工业中的利润、税金,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认为可采用“应得产品销售利润”和“应得产品销售税金”;我们认为利润和税金应该采用已实现的“产品销售利润”和“产品销售税金”。理由有二,(1)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企业应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不能只考虑生产,同时更应考虑销售。产值指标应根据生产和消费相衔接的要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相互之间的平衡。(2)“应得产品销售利润”和“应得产品销售税金”是从工  相似文献   

10.
徐衡 《统计研究》1986,3(3):23-25
一、计算建筑业增加值指标的意义 建筑业增加值是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SNA)中的一个基础指标。它是建筑业劳动者改造劳动对象,为社会制造建筑产品的生产活动而增加的价值。由于它是以建筑业作为总体进行核算的,凡是凝结在建筑产品中的其他部门为建筑业提供的产品与劳动的价值均不属于建筑业增加值的内涵。但它是以一定的时间长度作为观察单位的,因此把前期劳动成果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视为增加值的构成要素之一。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自身实物形态不变,从一定意义上看,折旧有积累的性质。所以增加值大体上就是我们计算的建筑业总产值中的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与净产值之和。  相似文献   

11.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该指标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反映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关系。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要求,本市各区(县)根据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以及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参照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体系建立起区域性经济总量指标——区(县)增加值指标,且依据《关于实施上海市区(县)增加值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沪统平字[1995]第104号)的规定,于1996年建立了区(县)月度和年度增加值的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按生产法核算农垦企业农业增加值核算是以生产法的核算结果为准,同时辅之收入法,并以产业活动单位(即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准确地计算出中间消耗是核算农业增加值的关键。农业中间消耗包括物质产品消耗和非物质性服务消耗。非物质性服务消耗主要体现在家庭农场上交利费和对外雇机耕费、其他劳务费两个方面。1、上交利费。上交利费是家庭农场与大农场之间的主要分配方式,其属于中间消耗或增加值界线划分直接影响农业增加值核算的准确性。在这些费用中,划入中间消耗中非物质性服务消耗主要包括上交管理费、职工教育经费、农业贷款利…  相似文献   

13.
杨灿 《统计研究》1986,3(2):28-31
一、问题的提法 工业净产值作为反映工业生产活动新创价值(v+m)的重要综合指标,在统计上是由各生产单位根据企业财务资料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我们若记“Q”为各种产品的产量(略去表示不同产品的下标),“R”为相应的单位产品净产值,或称产品的“净产值价格”,下标“i”表示指标所属时期(特别地,若i=0,则表示基期),那么,第i期的工业净产值就为∑Q_iR_i。因此,连续观察若干个时期,就有工业净产值动态序列。  相似文献   

14.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一个反映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实力的综合指标,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以及三次产业的结构与比重关系,也是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挂帅指标.但由于目前实际的核算范围还不能完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原则完全相符.则从1996年1月起把国内生产总值,改称为增加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大业已历经了18年的里程,尤其是以其生机勃勃的英姿迈向二十一世纪新纪元之际,回眸看看全区增加值的发展变化是很有意义的.诚然,展望“九五”后期全区增加值的发展趋势与壮观蓝图也同样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朱贺  向书坚 《统计研究》2022,38(1):15-30
数字知识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类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得到了飞速发展,研究数字知识经济核算问题是完成我国数字经济核算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数字知识经济内涵、范围与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知识经济的生产模式、收益模式以及与平台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进而根据平台所起的作用,分别以数字知识平台与生产者作为核算主体,详细研究各种模式下的总产出与中间消耗,确定生产法增加值核算方案。根据生产者是个人还是企业、平台是否参与生产等因素,详细讨论各种情况下劳动报酬、营业盈余、混合收入、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的核算内容,确定收入法增加值的核算方案;并探究支出法GDP核算中数字知识经济的核算项目。以“得到”这一典型企业为例,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了其2020年1月至6月的增加值,并分析两种方法存在差异的原因和适用性,为有关部门进行数字知识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通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完整、系统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它包括反映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力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以及上层建筑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宏观层次)的基础——微观经济核算之一的企业统计业务,相应的增加值或人均增加值(即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在企业经济运行中也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此对企业统计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GDP的核算方法看,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可以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从1992年我国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以来,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和对外公布一直采用生产法,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只起到一个评估验证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数据的作用。从理论上讲,用两种方法核算出来的工业增加值总量应该一致,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我国一直比较注重工业生产方面的分析,所以采用生产法核算并对外公布工业增加值。但从10年来工业增加值的核算情况以及目前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的趋势分析,笔者认为现在有必要转变思路,采用收入法来核算、使用工业增加值。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于晓 《上海统计》1997,(5):39-39
增加值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指标。建立增加值统计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建立资金流量核算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一个企业来说,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真实地反映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如何准确计算工业增加值,已成为目前工业经济效益统计中的迫切问题。现行统计制度中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公式为:  相似文献   

19.
工业增加值作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已正式列入了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从1993年年报开始,要求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从间接计算法改为直接计算法——生产法进行统计上报。从理论上讲,按“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准确程度较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生产法所涉及的项目很多,其中不少又不能从会计报表直接取得,既增添了计算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自然资源核算的必要性认识的加深,自然资源核算方法的研究工作也同时展开.同SNA中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一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总的来说也是采用生产法,即产品价值量=C V M,其中V M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价值.根据这一原则,再加上自然资源生产的特殊性,就衍生出不同的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的方法.以石油生产为例,就有两种自然资源核算方法可核算自然资源的损耗与变动的经济价值量.第一种是由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Robert Repetto博士提出的“损耗法”(Depreciation Method).他认为石油的市场价格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