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都市带旅游产业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展开,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状态关系到区域经济、区域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如何构建和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就是要解决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合分析区域旅游发展条件、市场竞争态势、旅游产业定位、产业总体布局等相关因素,建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相关的准确数据以比较恰当的定量分析手段来开展分析研究,能够有效、合理地对旅游竞争力之间的内部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探究.以西南地区四川省为例,就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意义、构建原则、具体指标选取、权重确定原则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28个二级指标,以我国少数民族八省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竞争力评估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和人力资源等要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决定作用.在综合评价上,云南省因公共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的经济和人力资源较为充分等优势使其文化旅游竞争力居于民族八省区之首,而西藏、青海则由于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交通状况不能有效支撑产业需求等原因产业竞争力较低.  相似文献   

4.
区域品牌的治理机制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区域品牌涵盖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以及品牌营销等综合经济活动,是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表征之一.然而,由于区域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由此潜藏了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并同时产生了治理的必要性.文章首先界定了区域品牌的内涵、以及其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然后对区域品牌进行关于准公共品属性以及风险的经济学分析;最后针对区域品牌中的治理问题,以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进行系统阐述,并构建基于四个关键运行机制的区域品牌治理概念模型,以期为我国区域品牌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贺星 《统计与决策》2006,(19):107-108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西南各省的旅游产品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品已然成为旅游六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以如火如荼的强劲势头发展成一项独立的产业。从《纳西古乐》、到《云南映象》、到民歌艺术节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文章首先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陕西旅游处于13位,处于发展良好的一类;接着从旅游设施平均经济规模、吸引游客的程度和深度、旅游劳动生产率、地区产业中旅游竞争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陕西旅游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陕西旅游提高其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牌竞争力是衡量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层次性和模糊性特点,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具体的评价模型。运用该方法可以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进行有效测评,明确其努力的方向,进而可帮助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其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亚欧大陆桥的初步建成,为中国及其邻近各国开辟了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文化理念为核心的目的地间新的合作空间.文章通过采用旅游地中心性指数对亚欧大陆桥21个节点城市进行竞争力评价和分层聚类分析,拟在其中国段构建基于旅游中心城市等级体系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借此预测未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寻求构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最优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9.
如何办好并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管理水平的提高,打造品牌名牌是基础,区域联合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际客源市场是关键。发展我国旅游业必须培育跨国的旅游集团,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需要具有营销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产业的结构形态对于产业综合创新绩效、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产业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改善产业内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综合创新绩效的有价值的视角。文章通过对湖北产业生态影响因素分析,探索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和研究星级饭店综合实力不平衡的特性以及形成的机理,对于正确认识旅游饭店业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旅游饭店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省域星级饭店综合实力的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星级饭店综合实力较高,位居全国的前五位;青海、宁夏、西藏等地星级饭店综合实力要低.星级饭店的地域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开发水平以及区域和交通条件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都市圈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圈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文章基于主成分分析,在构建都市圈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进行统一测定,并以此对其进行评价,以期对我国都市圈城市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文化产业.对加快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生态式旅游城市.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专型升级.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为样本区域,选取了23个反映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有序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0—2010年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耦合协调有序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可知: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协调关系;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属于耦合发展优质协调良好的状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优于区域经济,但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一直逊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辉 《统计与决策》2004,(12):133-134
神农架区域是指神农架林区及其相邻的兴山和巴东江北部分.这一地区地处大巴山东段余脉,在地理环境、人文格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或同一性.遵循地理分异规律,站在区域发展高度,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挥合力,提升品牌,大力实施整合发展战略和精品名牌战略,不仅是构筑大神农架旅游经济圈、着力打造神农架强势旅游品牌的内在诉求,而且也是推进湖北"一江两山"旅游精品名牌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旅游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根据旅游业的产业特点,建立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影响旅游业竞争力的因素和陕西旅游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同时提出了提升陕西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富民产业,是催化产业。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更快更直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城市品牌、沟通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方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乐山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乐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实现“三个转变”,深入推进“旅游兴市”战略,努力以建设“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为  相似文献   

18.
首次将区域发展优势变量加入到传统SSA模型中对该模型进行计算维度的扩展,并将其运用于中西部能源产业发展进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后的SSA模型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及行业竞争等方面的表征意义更加显著、内涵更为丰富,再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能源产业正在逐步向西部转移的结论;析出了西部各省区具有产业结构优势、竞争力优势且应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产业部门;比较了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对于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力的区别,并指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各省区应该重点考量的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辉  李晓青 《统计研究》2007,24(12):18-21
摘  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轻型化特征,区域重点扶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清晰认识中国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区域间存在的差距,找出影响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全国2009—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构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对全国29个省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在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实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各省份依据其综合竞争力指数可划分为竞争实力强弱不均的四类地区,各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仍存在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