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罚既有其自产生时就存在并且永恒不变的属性,也有随着时代变化而新增加的属性.近年来我国从维护人权的考虑出发,进一步对死刑制度进行改革,减少死刑,使死刑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充满了人权性.我国的法律里已将酷刑完全剔除,但刑讯逼供现象仍时有所闻,应尽可能地减少制度上的缺陷,铲除"合法伤害权"产生的法制土壤.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人权内涵,是中国人权事业的理论基石,是批判"人权高于主权"的强大思想武器。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3.
人权在近代中国更多被界定为一个道德范畴而非法学概念,依照道德方式建构人权是阻碍近代中国人权实践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道德"真理化"的模式是道德化人权形成的文化根源.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是透视上述观点的典型个案文本,分析此书有益于理解近代中国人权观念特性并有助于推进当下中国人权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
汪海霞 《学术探索》2004,3(8):29-32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宪法的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至此中国的人权观完成了由"政治人权"向"法律人权"的成功转换。而新中国人权思想的酝酿、提出并进而发展成熟,肇始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者从人权的一般原理出发,在梳理邓小平人权思想从"政治人权"向"法律人权"转换的进程中探视我国人权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康敏妤  杨娟 《南方论刊》2007,(9):61-62,67
人权作为一种普遍道德权利,不应当只以西方人权为标准,在讨论人权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时候,应当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提炼那些符合人权原理的思想和精神,而"礼"所追求的和谐精神中隐含的人权因素,正可为人权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找到连结点。  相似文献   

6.
文卫勇 《江汉论坛》2006,1(3):107-110
在抗战正酣的1941年,一群知识分子以《时代批评》杂志为平台,发表了一系列人权文章,集中于“人权运动专号”,由此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权运动。本文将重温这场“纸上”的人权运动,再现国家民族危亡之时的人权论争和诉求,探寻其特点与意义,以冀温故知新,为中国当前和未来的人权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深厚的"原罪"意识,其根深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私"之初,并非起源于个体观念,缺失个体是传统文化最大的积弊.在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的启蒙,往往突破私的禁锢,闪现个体化的萌动.一种文化形态何以塑造出这样普遍、持久的崇公灭私的文化心态,是深入认识国情和民族性的重要问题.宋明理学的思想家们以身、生、情、欲的观念,重新发现"私"的合理性,逐步推动了人文思想的启蒙.  相似文献   

8.
武高寿 《晋阳学刊》2004,1(6):10-13
"自由"与"平等"是人权理论的核心内容,把它们排除在人权之外,设置契约与人权的对立,提出由"从身份到契约"向"从契约到人权"的转变,是没有根据的.事实是,正是通过契约,人权才获得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他肯定人民的人权,强调人权是大多数人的人权,强调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他强调人民的整体权利与个人权利的统一,但把人民整体的权利放在首位;他提出"国权"概念,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以人权为名的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维护和发展中国人权的根本保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维护和发展人权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根本指导思想分不开。对此,全面深入研究"三个代表"的人权思想和理论创新,更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以及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扬弃。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传统“和谐”与西方“人权”意识的结合。普及人权观念,加强人权法制建设,保障最基本的人权,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解构"人权":马克思、福柯与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喜 《学术研究》2001,1(9):19-24
本文以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作理解背景,主要通过马克思、福柯及自由主义之间的互读,指明"人权宣言"中的"人权"及"人",按其认识基础来说,正是一种"分离主义"的理解.这从逻辑和人的行为取向所要求上都与政治解放过程的完成相冲突.马克思对政治解放"限度"的理解,可互读于福柯对"知识、学术、理论同真实历史"之间背反关系的揭示.但是,马克思毕竟无法坐实在解构主义中,诉诸于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乃是马克思解构"人权"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二战期间日军性奴役"慰安妇"事实日渐广为人知并超出了亚洲范围,而且作为妇女人权问题被国际社会关注.联合国人权机构从1992年开始持续审议"慰安妇"问题,在"慰安妇"受害事实的认定、"慰安妇"问题的法律责任划定以及如何解决"慰安妇"问题上,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见解并以此一再告诫日本政府.联合国人权机构由此成为解决"慰安妇"问题以及维护历史真相的重要参与主体.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政府一再拒绝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拒不接受解决"慰安妇"问题的建议.更有甚者,日本一些政客肆意否认强征"慰安妇"的事实,使得"慰安妇"问题的根本解决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4.
人权属性是人权法学基础理论中最为核心和玄妙的问题.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为出发点,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与重构的路径下分析人权属性的联系和统一.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决定了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权力对待公民权利的态度与策略决定了人权的消极性与积极性;人权在具备文化性、社会性的同时,与之相辅相成的分别为制度性、法律性.这四大层面不仅在内部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彼此之间亦为水乳交融,共同支撑起人权理论大厦、作用于人权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定意义上,人权文明处于人类文明的顶端,是各种人类文明的结晶。中国式人权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人权发展道路在文明形态上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人民人权。中国式人权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形态特征和历史方位。中国式人权文明新形态,以社会主义为本色,以中华文明为底色,以创新发展为新色,借鉴人类人权文明优秀成果,是一种全新的人类人权文明形态,构建起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人权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人类人权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开创了一种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为丰富人类人权文明多样性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将"欲"区分为物质之欲和精神之欲,同时探讨了"欲"与"礼"乐"的转化及其审美意义.然而"欲"的审美品格长期以来被美学家严重忽视.应当重视"欲"对美学研究的意义,并深思其在现时代的转化及其历史的、文化的生成之途.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权意识产生的最初岁月,可以远溯到夏商时代。这个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倾向,属于古典自然法思想对人权认识的范畴,即是“个体自然性”人权意识的蒙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人权意识向人权精神的过渡。无论是史书还是子书,在强调“个体自然性”人权的同时,提出属于“个体社会性”人权的许多要素,共同翻开了中国人权精神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18.
管丽萍 《学术探索》2005,3(1):91-95
"人道主义干预"的根据是人权的国际保护.人权的国际保护离不开两个条件其一,有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其二,相关的主权国家同意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并进行合作.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滥用了人权的国际保护,将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际法中的主权原则对立起来,主张限制甚至取消国家主权,其实质不过是将"人权"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维护大国利益的借口.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没有国际法的依据.但是,西方国家"人道主义干预"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中大行其道,确实暴露了现行国际法的局限性.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但是,主权概念在当代必须充实与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主权观的逐步建立,预示着国家的逐渐成熟与兴盛.  相似文献   

19.
"人权外交"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政策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里根政府时期,该政策有着理论的传承性、标准的双重性、手段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狭隘性四个明显的特征.里根时代是美国"人权外交"的成熟阶段,它既是对卡特政府"人权外交"政策的继承与超越,并对冷战后该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金文、古代墓室和日晷、博弈棋局等文物中普遍存在的"亞"字形图形在原始文化中的具体含义,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史前文明中,人们从太阳观测中得出"亞"字形观念以及"亞"字形由对大地之形的描述上升到精神性形式母题的过程,透视出古代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而"亞"字形和古代礼制、"亞"字形变迁与中国古代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也正是这种宇宙观念和思维模式发展的具体体现,其中蕴涵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亞"字形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异,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索各文化之间联系的可能性线索。而"亞"字形最终堙没在东方文明里,却成为西方文明的神性象征,从中可以总结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