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植学习型企业,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企业文化氛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创新之举。企业学习型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之源,通过文化力提升企业学习力和创新力;而学习力和创新力作为支持层面,它们的有机互动又通过改变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加速企业体制转型和机制转换等,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试论"学习型编辑"的时代意义、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玉 《学术交流》2004,(7):146-149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媒体编辑,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惟有成为"学习型编辑",才能保证媒体贯彻先进文化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保证传播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和周到满意的文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铸就媒体品牌。学习包括语言文字功夫、媒体规范标准、传媒策划艺术、社会公关技能和市场营销知识等方面内容;学习方法为干中学、勤思考、做笔记等。  相似文献   

3.
国学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开展社区传统文化活动为依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孝悌、礼义、诚信等为社区共同的价值观,在社区治理中建立起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通过居民个人学习和社区组织学习所构建的和谐发展的社区。创建国学特色学习型社区,应通过构建组织机构、整合文化资源、加强环境建设、开展社区国学活动、开发社区国学课程、培养社区文化骨干等多种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外合资企业,DA公司由"三国五方"共同出资组建,回顾其12年来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所彰显的功能与价值主要表现为:实现了"产品零缺陷"的价值取向,精诚铸就的品牌强化了市场辐射力;"技术领先"的卓越追求,实现了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完美融合;"管理三菱化"的经营理念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致力人力资源培育,使绩效考核与人才津贴产生互动效应;劳动光荣与热爱生活互映,充分展示了DA人的豪迈风采.鉴于其存在的不足与缺憾,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应采取的举措为:企业家必须切实发挥创新的旗手作用;制定企业文化战略,为创新增效定位导航;调整产品结构,肩负引领未来的使命;创建学习型组织,保证文化转型落地生根;确立幸福的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终极目标的理念,提升员工职业幸福感;合作各方要求大同、存小异,创造性地实现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和谐;确立科学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将企业文化创新效能纳入考核评价体系.DA公司企业文化创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将为我国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余桂玲 《社会工作》2008,(16):51-53
许多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创建学习型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型企业文化,具体而言,学习型企业文化包含人本理念、整体理念、开放理念和探索理念。每一种理念都是学习型企业具备的文化特点之一,这四种理念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共同构成学习型企业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三作为高考的冲刺阶段,学习型班集体应该是学习文化知识和个人道德修养两个方面并驾齐驱,使德育与智育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思想自发、学习自主、言行自律.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取得相应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必须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确立"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参与理念,确立并完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建立和完善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种哲学理论或哲学理解范式的提出或确立应该以具有相对明确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特的研究方法、相对突出的理论旨趣为前提。与此相关,文化哲学是一种透过文化符号形式达到对人的总体性把握,而不仪仪把对文化符号形式的研究作为最终目的;文化哲学运用历史科学研究方法把人视为非连续性和异质性的存在物并加以把握;文化哲学在理论旨趣上是对以文化符号形式为核心的文化模式的批判与重建。  相似文献   

9.
闫雨 《创新》2022,(3):67-73
文化霸权是与经济霸权、政治霸权相当的一种霸权方式,在理论、文化外交、舆情实践等层面排斥和挤压他国文化,威胁他国文化安全。在文明比较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确立文化安全观的价值旨归,内含“和而不同”的文化秩序观,促进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大学、中学、小学等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员、社团组织的学习教育中,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阐释与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中激活文化基因、凝聚共识,开展文明平等对话,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以文化共同发展促进文化共同安全,是提升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化主义传统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主义是伴随英国当代文化研究在 2 0世纪后期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文化话语的称谓。不过作为一种文化传统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 6世纪。对于文化主义传统的确立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是 M.阿诺德、T.S.艾略特和 F.R.利维斯  相似文献   

11.
赵安民  牛艳娜 《社科纵横》2011,26(6):156-157,178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能够持续发展和不断成长的素养。本文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研活动为例,探究了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建立学习型研究生学习小组的现实价值,在创造性运用体验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对学习型研究生学习小组的学习和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2.
刘天才 《唐都学刊》2006,22(5):137-140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转型的新时期,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文化的发展产生裂变,由纵向的传统承传走向横向的文化开拓,主流文化遭到质疑,异己文化得到认同,文化走向解构、沟通、重构;二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文化的发展由一元独霸或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未来文化转型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出路只能是:以创新求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文化的创新首先必须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其二,创造新传统,是民族文化面临的现实选择;其三,文化创新的根本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我”观;其四,文化创新的目标是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努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当前,中国文化安全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挑战,虽然尚未构成根本性影响,但我们对此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理想、引领思潮、规范道德。  相似文献   

14.
赖南波 《探求》2005,(Z1):34-35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持续创造,与学习型社会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模式.创建学习型机关,就是要更新学习理念,健全学习机制,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组织学习、团队学习的学习体系.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社会化、社区环境学习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型社会.使个人成为学习型的人,团队成为学习型的团队,组织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形成一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机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培训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鲁迅与时代关系的几个特点,指出鲁迅是在个体生命与世界的深层的和形而上的把握的张力中确立他与历史与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的。他的文化姿态始终指向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守成主义正如文化激进主义一样,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王云杰 《学术交流》2004,(6):127-129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经由社会习得、为民族所共有、象征性和整体性的本质特征。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是文化的学习与渗透。因此,学习第二语言,掌握第二文化,必须同步并进,将语言置于其文化背景下,有助于开阔视野,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从容地跨越文化交际的沟壑。  相似文献   

17.
申东辉 《探求》2006,(Z1):17-18
一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号召,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全国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工作目标.学习型城市,是指以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为其深厚的生存背景和发展空间,以学习和教育为最本质职能,以社会化的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通过保障和满足城市市民学习基本权利和终生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城市市民的全面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开放、创新和发展的和谐城市.应该说,学习型城市是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城市的初级阶段,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学习理念的普遍性;学习行为的全员性、全程性;学习机会的平等性;学习和教育体系的社会性;创新发展的特质性;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18.
李三虎  李燕 《探求》2012,(1):5-15
对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从文化来说,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强调科技对文化的带动作用。但从科技方面来说,科技创新本身需要从文化上加以建构,以便聚焦对自主创新的文化认同。目前自主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国家经济命令",其文化建构至少包括如下四个层面:一是自主创新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创新成果,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注重其对自主创新理念的意识形态建构作用;二是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适应自主创新话语的本土文化解释,以便将创新文化意向呈现为一种民族认同;三是在突出国家、区域创新角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以内生创新为中心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四是着眼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借助"学习型社会"概念,将自主创新展示为一种公民生活方式。通过这种创新文化建构,就是要提高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高度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学习型社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雅丽 《社会》2003,(6):35-36
社区建设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倡议。他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一次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今,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已经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一些省市开始率先进行试点,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帷幕已经拉开。  相似文献   

20.
康就升 《探求》2003,(3):71-72,54
从文化层面上说,法治是一种文化,法治观念的树立、法治制度的确立、法治的实行都有其核心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理性文化。理性文化既不同于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文化,也不同于空想浪漫的超理性文化。理性文化的建设对于法制社会的形成具有基础的作用。本文从新的角度、内涵、结构概述了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平等自由民主观念等理性文化要素体系的法治基础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