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利经济学主流观点认为社会公共服务作为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供给。事实上,在众多市场经济国家,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长和壮大有其现实和理论背景。相较于对立的、漠视和依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中更呈现一种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的处理是对政府行政系统在管理社会事务能力方面的综合考量,对政府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公共危机和政府形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公共危机中塑造政府形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性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但是这两种组织在提供这些物品和服务时遵循的是不同的作用机制,本文从垄断性、强制性、灵活性、契约、目标导向、资源来源等6个方面,对二者的公共性进行比较.并从合作、冲突、分立三个方面,对这两种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上的相互关系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4.
王敏敏 《探求》2014,(5):84-87
公共危机影响重大,以往的应对和处理模式的有效性不能令人满意,而公共危机的协作性治理则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本文在对传统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介绍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间协作治理公共危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敏敏 《探求》2008,(5):29-32
任何国家都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在对这些公共危机进行处置管理时,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重塑政府危机管理理念,建立高效危机管理系统,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指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政府为核心,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社会多元要素参与合作,针对潜在的或者出现的危机,协同实施系列性的危机预防与控制活动,把处于混沌无序的危机状态系统中的各种要素转变为具有一定规则和秩序的、相互协同的自组织状态,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损失并增进公共利益.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完善常规化、制度化的协同机制,合理界定组织的权力与职能;培养和提升各参与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实现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共享和主动协同.  相似文献   

8.
潘建红  熊薇 《社会工作》2016,(2):100-107
科技类非政府组织是我国进行国家现代治理的重要工具.在美国,科技类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国家治理方面的作用表现尤为明显.分析美国科技类非政府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方式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类非政府组织提出一定的启示,为我国科技类非政府组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是政府公共组织系统的核心部分.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目前正处在从单种危机管理向复合危机管理渐进的阶段.现行的管理体制仍是以"条"为主的单灾害防御体系,缺乏系统战略和政策规划与组织化保障,且应急基础设施能力总体较薄弱,各地差距也较大.基于此,应在借鉴国外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及各省、市、县政府反危机管理机构;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危机管理研究,提高应对危机能力和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建立统一应对突发性事件及处于紧急状态下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敏 《探求》2006,(6):21-24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所管理的社会事务越来越多,政府的张力面临严峻的考验。而扩大政府规模受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空间不可能很大。通过建立和发展非政府组织,使之广泛地参与社会管理,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的做法。非政府组织是一柄双刃剑,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作用,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非政府组织是现代社会四大主体之一,在以政府主导的计划体制中具有过渡调节、协助和监督的重要作用;在以企业主导的市场机制中具有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缓冲作用;在非政府组织主导的社会机制中越来越显示出社会治理的历史趋势性和优越性。在这次金融危机应对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行动,密切配合,正在发挥出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不可替代的管理和治理作用,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治理理论是20世纪后期西方出现的一种新的权力构架理论,它主张通过分权的方式完成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该理论对于如何实现政府公共权力的有效运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益频繁爆发的公共危机对政府能否有效履行其公共责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成为影响政府信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公共危机造成的大量资源损失会破坏政府信用的物质基础;危机治理的不足也将降低公众对政府政治合法性的信仰以及对政府政策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的认可程度,削弱政府信用的意识形态基础;危机处理中信息公开的缺陷还会降低政府信用的资信基础.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也会为政府制度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完善提供外部动力,促进政府制度信用的提高;并推动政府从全能型向有限性、从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改进政府的组织信用;还能激发行政人的伦理自觉和责任意识,增强行政人信用.  相似文献   

14.
曾志 《探求》2008,(5):16-22
突发性公共危机正日趋呈现综合化的特点,过去单一的、分散的应急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必须用综合化应急管理应对综合化公共危机,建立综合化的应急管理机构,明确综合化的应急管理流程,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综合化应急管理手段,构建起保障现代城市安全的综合化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和村集体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必须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扩大非政府组织参与空间,培育新型非政府组织,实现非政府组织均衡发展,建立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公共危机治理,可以将公共危机治理放到社会结构这个更大的"网格"背景中来,旨在将镶嵌在社会关系中的资源内化为公共危机治理资源,为提升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绩效提出新的分析框架。信任、互惠规范和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危机治理的着眼点。从现实问题出发,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依然存在着民众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社会规范对部分不合法或不道德的行为约束力不强、能起到承载作用的社会组织网络少等难题。基于此,可以尝试从提升政府信用、健全公共危机治理相关法律和拓展民众参与网络这三个方面提升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内的生态治理问题日益凸显。区域内各政府间面临着生态治理合作理念淡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政绩考核体系单一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区域内政府要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通过完善政绩评估体系等途径来推动生态治理合作。  相似文献   

19.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钟汝  范明林  王拓涵 《社会》2009,29(4):167-194
本研究以法团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授权、控制和垄断性等概念为分析工具,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这一议题,做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从国家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由个案与政府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可以提出以下两个创新概念:“庇护性国家法团主义”和“层级性国家法团主义” 。采用同样的理论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发现是: 它们正经历着一个由“直柱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状态”向“漏斗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状态”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多少显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出现了模糊的分界。  相似文献   

20.
海洋公共危机:内涵拓展与政府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  王璐 《太平洋学报》2014,(2):95-102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海洋的作用,各国也纷纷将眼光从陆地转向海洋,拉开了争夺海洋权益和资源的序幕。伴随而来的则是海洋公共危机频发的现状,海洋公共危机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海洋公共危机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思考,认为目前要加强对于新型海洋公共危机的研究和管理,这一过程需要以预防为主,并在国内加强多元主体的合作,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机构和长效独立的协调机制,同时联合国际社会进行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