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注民间:传统伦理文化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宾 《唐都学刊》2006,22(1):40-44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在两者的共时关系中,民间伦理虽然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并受正统教化伦理的影响与指导,但由于它拥有最广大的民众基础,并切实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因此不仅没有被正统教化伦理完全同化,反而以其自身强大的亲和力和无所不在的渗透力,通过对正统教化伦理的异质言说,显示出边缘对主流的反向同化作用和自身的相对独立地位。因此,要想接近和描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就绝不能忽视民间伦理的存在。由此也就决定了,对传统伦理文化的研究,不仅要重视传世经典的爬梳和整理,而且对来自民间的各种思想素材,尤需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统伦理与异端伦理的分裂与渗透应当说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真实的内在结构模型。但长期以来,学界对正统伦理着墨较多,对异端伦理用笔较少,柴文华教授的近著《中国异端伦理文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的出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研究中的缺憾,它为我们正确认识正统伦理与异端伦理的关系,把握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真实图景提供了许多启示。正统的儒家伦理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自律性和普遍化的矛盾。一方面它以自己的权力话语压抑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使自己独于一尊;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完全取缔异端,这样便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研究中的儒家化倾向,明确提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是冲突式的,即主干与支干、中心与边缘、正统与异端的活生生的对立统一体,并从自觉与自由、理性与感性、群体与个体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中西审美差异溯源赵连元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它们备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不同的独立的发展史,不同的民族特色。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共关系的伦理特质唐尹中国的文化的特质除表现为人文住,整体性之外,还表现在伦理住上,作为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任家道德中心主义为出发点,曾经是构筑中国人心理结构并持续影响其行为的主流价值体系,并且至今仍制约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从欧美泊来不...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展理论与民族魂之再铸——兼评《再铸民族魂—中国伦理文化的诠释和重建》郑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和第三世界的兴起,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受到了空前重视,出现了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以佩鲁为代表...  相似文献   

7.
情感主义精神在家族主义和中和主义的规约下,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着眼点在于人伦关系的调谐,它以“礼”为准绳,以血缘关系为根基,以情感为纽带。它强调人伦关系的温情性,以情感和理性相调剂,甚至将情感凌驾于理智之上。它迎合了宗法社会温情脉脉的伦理情感的需要,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则,并演化为情感主义精神。(-)憎@主义历神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特产中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既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产生的历史根源,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延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宗法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灿烂多姿的伦理文化中,群体主义象一片汪洋大海,个人主义不过是波浪里偶尔露头的几块礁石。它以全裸的吝啬、庄重的自私吸引着一代代人惊奇的目光。 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本位。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的利益再大也是小事,社会利益再小也是大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儒家所高扬的一面人生大旗。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韩非较早揭露了利己人性,杨朱和《列子·杨朱篇》阐扬了“一毛不拔”之论。他们反对“月亮把她的光明普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①,公开亮出了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百姓是讲实际的,只有耳闻目睹的才是真实的、重要的。他们热衷于“小渠道”的传播,从中得到信息和知识,并以此作为判断社会是非的依据。由此可见“小渠道”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化典籍可谓浩如烟海,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人所共知,文化典籍大都属于官方或称正统文化,通常情况下平民百姓是排除在外的。再者,平民百姓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而人口的大多数又是平民百姓。在老百姓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少的情况下,“小渠道”就变得特别重要人们才‘小渠道”的东西又特别感兴趣,无疑“小渠遣”影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异端伦理与社会宽容——兼评《中国异端伦理文化》关键瑛柴文华教授的专著《中国异端伦理文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可谓匠心独运,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系统地展示了中国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特征,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文学史上,周秦以来,诗文一直占据着正统文学的地位,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体现着主流意识形态所赋予的价值和功能。而词这一起源于唐,滋衍于五代的新型文体,由于其初始阶段价值取向与传统诗教的背离,直至宋代一直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  相似文献   

12.
宋新娟 《阅江学刊》2011,(2):127-130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分别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强烈反叛正统艺术,否定技巧。但是,二者在形式与意境方面有不同追求,分别以极端和中庸两种方式以及纯色与墨色的强烈反差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反映了中西方相异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中西绘画有许多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官方微博的渐渐兴起,如何善管、善用高校官方微博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研讨的话题之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高校官方微博具有鲜明的伦理学特性。基于伦理主体之权威性、确定性,对伦理关系之互动性、立体化以及伦理群体之社会角色定位进行分析,有利于于探讨高校官方微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4.
李松涛 《社会》2005,40(5):63-90
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政治伦理与亲属伦理及其内在的精神情感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家国关系及政治秩序的深层根基。本文通过对《士丧礼》中“君视大敛”这一环节的描述分析,指出君臣之间以敬为主的情感内涵与父子之间以哀为主的情感内涵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而从根本上讲,这两种情感及其相互作用统一于儒家的仁义思想之中。通过对这两种伦理之情感内涵的讨论,文章进一步明晰了中国历史传统中家国关系的内在精神情感通路,即性情仁厚之人在家庭内部孝敬父母,才能在国家层面忠于君主,而国家层面的君臣关系也关照、影响着家庭内的父子关系。文章同时也为理解当下身处尊卑有等与亲疏有差两层关系中的中国人的内在情感状态、行动伦理以及在此结构中形成的社会人格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明清鼎革之际,满汉之间政治体制、统治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生活组织方式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满汉文化冲突的主要内容,加剧了顺治和康熙初年的社会矛盾。面对激烈的满汉文化冲突,清初理学既不批判现实,也不反传统,而是致力于社会重建,力图通过合法的渠道,按照儒家的正统模式,重建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并借机恢复自己在意识形态中的独尊地位。在以熊赐履为代表的一批理学名臣真正将理学推向朝廷之后,理学在清朝政治中的影响随之急剧扩大,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清朝政权的指导思想,成为清朝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解决了清初社会政治演变方向问题。在此过程中,清朝政治逐渐完成了从满洲传统政治向中原政治的历史性转型,而皇帝转向儒学,为清朝内部持续数十年的文化纷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使满汉间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民族融合成为可能。与之相应,遗民政治态度从复明到重建的改变,则是清初中国社会由乱到治的标志性政治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初形成东西方文化论战以来,"东方文化派"促成了一股颇具特色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东方文化派"主张将中国伦理文化推及世界,使其成为拯救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良方.它以道德调和论和道德形上学为基本思路,建构了中国伦理文化的近代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冯立鳌 《探求》2010,(2):56-59,80
思想文化历来是文化系统中最深层和最有决定力的内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内容上大致由政治文化、伦理文化、谋略文化及科技文化等部分构成。这是一个良莠混杂的系统,它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效。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应当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革命性的"扬弃"。  相似文献   

18.
粗俗文化主要有三个特征,即粗俗文化的感官主义特征、"对抗一切理论"、披着大众的外衣以彰显自身的群众性和合法性.这三个特征是我们评判粗俗文化的基本依据,依据这三个特征我们可以将当代中国粗俗文化纳入文化批评的论域之中.有些文化批评家不遗余力地为粗俗文化辩护,文化市场上粗俗文化的泛滥与文化研究上的去意识形态化结成了牢固联盟,这个联盟认为粗俗文化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即认为如果没有以粗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文化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是不可能的;同时,正统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应当被消解的对象,因为它违背所谓的"人性",人的此世存在、日常生活根本不需要这种正统的意识形态的介入,这种文化批评理论存在着严重的方法论偏误.今天,我们认识和批判粗俗文化不能离开马克思对资本社会的辩证理解,这种理解的关键就在于马克思看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的根源不在文化自身,而在资本矛盾之中,也就是说,粗俗文化是资本的矛盾性在文化上的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如果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就必然要走上歧路.  相似文献   

19.
辽宋金对峙时期,宋人自称"中国"、自称"正统",辽人和金人也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就围绕着纂修义例问题,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激烈争辩,绝非仅仅是史书编纂体例问题,而是有关辽宋金"正统性"的大问题。直至元朝末年,由脱脱拍板,最终确立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明清时期,有人反对辽金的"正统性",也是围绕着辽宋金"三史分修"问题展开。明朝确实有人试图通过颠覆辽宋金三史"各与正统"的"正统体系",否定辽金的正统地位,但并非是"普遍否认辽金正统",这从明朝官方未支持有关重修宋史的建议、并由国子监主持刊行包括《辽史》和《金史》在内的中国正史"二十一史"就能看出来。清朝统治者无论是在坚持北方民族王朝立场阶段还是从北方民族王朝立场转向中国大一统王朝立场之后,都承认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这从乾隆皇帝并没有"抑辽金",允许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持辽宋金"各与正统"的观点,以及钦定了包括《辽史》和《金史》在内的中国正史"二十二史"、"二十三史"和"二十四史"等方面也能看出来。民国以后对辽金"正统性"的认识曾有所反复,但很快就转到承认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的立场上来。说明逐渐强化"华夷之辨",并按照"尊夏贱夷"思想区分正统和非正统,并不能从一个侧面彰显出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而逐渐淡化"华夷之辨",倡导"华夷一体",主张华夷互相吸收,逐渐否定单一的汉文化选择而强调多元文化选择,才能从一个侧面彰显出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雷锋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的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的新构建陈文江雷锋,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名字,一当它与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发生联系,便产生了极不寻常的社会意义,成为这个特定时期民族精神及其价值指向的代名词。“雷锋精神”不仅包含着千百万个雷锋一样的共产主义者所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