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只有在符合合适条件下才有有效的言外之力,才是有效的言语行为。就“许诺”这一具体言语行为,以中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语句为例,阐述在特定的交际语境条件下,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交际环境中,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会促使人们选择适合具体语境的言语行为,即使该行为违背某种言语行为的某项合适条件,只要选择得当,都能传递足够的信息,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实现具体的交际目的。语境因素才是言语交际中决定言语行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文化交际中相当重要。因为在交际中,人们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体态语等来表现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对于非言语行为有不同的阐释。本文从体态语、服饰所表达的含义来说明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非言语交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学言语行为的研究有待深化,其宗旨就是搞清文学交际活动用语言做什么事以及如何做这些事。"劝导"的言语行为就是说话者试图说服和引导受话者做某事,它广泛存在于包括文学交际在内的人类交际的各个领域。与其他话语交际领域相比,文学话语中的劝导言语行为则一定是间接的,其间接性体现为必须通过"以美取悦"、"传情"、"告知"等的言语行为来实施和发挥效力,属于文学交际话语中的最高层次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言语行为。一切严肃的文学交际活动最终都要归结为劝导的言语行为,都要以劝导的言语行为的实施来完成其介入现实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4.
维护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有意识地通过话语维护交际第三方(即自己人)以实现一定交际目的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内化于说话人心理层面的交际目的外化在言语层面的表征。与其它言语行为不同,维护言语行为涉及到三方交际,交际第三方与说话人关系亲疏有别,因此无论在场与否都间接地进入交际过程,说话人在对其实施维护时通常拥有较其它言语行为更高的意识突显性,因此比一般言语行为要复杂得多。大量语料证明,维护言语行为使得说话人与交际第三方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之中,包括三种心理分界,从而造成了该言语行为实施时呈现出的多样的意识突显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交际在人际沟通中的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非言语行为,能够增加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逼真的语言环境、激活学生思维以及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文章从非言语交际的知识着手,阐述了非言语行为的内涵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指出非言语行为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行为是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传递一定的信息,帮助人际的心理沟通。文章从身体行为和声音行为两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阐述了非言语行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指出非言语行为不仅可以增强言语交际的力度,而且能弥补言语交际的不足,以达到言语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身势行为与英语听力中的言语解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身势行为与英语听力中的言语解码于善志随着外语教学中录像带的增加,人们已开始注意到那些由非言语行为所提供的视觉信息了。这些视觉信息主要包括面部表情、手势等。人们把这种行为看作是交际中的附带信息,而不是交际过程的主要部分。但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却在有关社会...  相似文献   

8.
言语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行为,它是由若干关联的子言语行为组成的复杂行为集合。致谢言语行为通过多样化的组合与变换承担了交际中的礼貌功能,合理地利用致谢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各方的交际关系。由于汉西语言特点及其文化语境的差异,汉西致谢语的表现方式和致谢策略所存在的异同值得中西跨文化交际研究者的关注。从言语行为学角度分析致谢行为,有利于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致谢策略。  相似文献   

9.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各民族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共性是由于人类有共同的生理机制,独特性是由于很多非言语交际行为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里养成的。有时中国文化中的某些无意识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西方文化里被看作有意识的行为;而中国文化中一些友好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西方文化里可能会成为污辱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英语习语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及其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认为英语习语在非言语交际中具有民族性和修辞性的特征,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颜色、服装容饰等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强调和加强了言语内容,使得习语更加形象、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东北亚铁矿石交易市场对我国打破在铁矿石定价中没有话语权的局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铁矿石基于谈判的定价机制与当今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局势不一致,引导谈判定价机制向市场供求定价机制与市场经济和WTO的精神相吻合;其次,在宁波—舟山地区建立东北亚铁矿石交易市场有区位优势和较高的可行性,该交易市场对打破三大巨头垄断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还需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建立东北亚铁矿石交易市场并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抑商说” ,是一种传统的观点。事实上 ,“抑商”无法准确地概括朱元璋商业政策的真实内涵 ,既抑商又通商 ,才是对朱元璋商业政策的合理解释。这种商业政策是对现实中“物质关系”的反映 ,是宋元明历史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商品流通从四个方面决定货币流通。(2)货币流通并不是商品流通的消极结果,它能从两个方面反作用于商品流通,从一个方面决定商品流通。(3)分离与耦合是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动态关系的两个侧面。分离是货币职能深化和信用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耦合则是发达商品经济和风险利益机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这一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观点,从简单的商品交换模型入手,分析得出:商品的价格既决定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价值,也决定于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即效用的评价。以这一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商品交易给买卖双方带来的好处即经济剩余。最后简单地分析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确定以及劳动力买卖所产生的经济剩余。  相似文献   

15.
旨在借用语言学理论之一语篇分析理论,通过对大学英语中四项语言技能的研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篇分析这一新的理论在阅读及写作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福柯、布迪厄、巴赫金的权力话语观,提出了话语研究中的权力话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语言学家应帮助公众利用批判性话语研究工具解构话语中隐藏的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Halliday和Hasan关于语篇照应的理论出发,指出其静态分析对语篇照应解释的局限性。然后主要运用语篇世界和心理表征两个方面的知识对语篇照应进行了新的分析,并指出了语篇照应的实质是具有指代功能的语言成分共同指代语篇世界中的语篇指称;或者是这些语言成分通过读者心理表征中的指称形成的照应关系。本文还随之阐述了语篇照应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商品拜物教是附带于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固有性质。由于商品生产本身的二重性,使得商品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为物与物的关系,并实则被同化为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商品价值形式自身的矛盾本性,在将商品生产者的主体创造力量凝结为社会化的价值实体之际,其幽灵般的价值对象性之对象化的过程,必然地衍生出一系列颠倒性及与之相适应的拜物教幻象。  相似文献   

19.
货币的发展分为商品货币和非商品货币两大阶段。前者的发展历程要比后者漫长得多,而后者的表现形式却要比前者复杂得多。通过对相对简单但历时漫长的商品货币(包括商品货币向非商品货币转变的过渡形式——纸币)的历史作用及局限性所导致的货币由低级到高级演变历程的分析,力图使读者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助于对更为复杂但却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非商品货币的发展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黑暗的中心》是英国现代派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小说的“话语”呈现典型的现代性特征 ,对此文章将以话语分析的方式予以解析。文章所及“话语”界定在叙述学和语用学两个视域中 ,因此着重分析小说的叙事形式、诗性特征及其意义生成的方式。小说的现代性话语分析将以传统性和后现代性话语的特征为参照。以话语分析的方式考察现代派小说的特征可以更为方便地解释现代派小说缘何渐渐疏离于广大的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