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国家政体问题,是近年来史学界颇为注重研究的课题。关于政体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列宁在论述奴隶制国家机器时,也曾谈及政体问题。他说:“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个机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奴隶占有制国家内,有君主制,贵族共和制,甚至有民主共和制。管理形式确实极不相同,但本质只是一个: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始终是  相似文献   

2.
部落联盟是辽建国前的社会组织形式。契丹部落联盟设立联盟长、军事首长各一人 ,设立部落联盟议事会、人民大会。它与酋邦制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不同的。契丹部落联盟向部族、国家的转变 ,是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在部族形成的同时 ,国家的各种因素开始萌芽 ,国家的雏形也在发育、成熟。耶律阿保机在担任部落联盟可汗 (联盟长 )时 ,开始了建立国家政权的各种准备工作 ,奠定了辽初政体的基础。辽国家是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本文分析了辽朝跨越奴隶制的发展阶段 ,直接进入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四点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宪法的共和思想不仅对发展我国的宪法科学理论,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共和的词义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历史年号,而在西方国家历史上主要是指国家政体.共和政体相对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是最稳定、最好、最值得实行的政体.共和中有民主,但共和中的民主是受节制的民主.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不同阶级、不同政党、不同民族、不同经济制度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共和.不同阶级的共和表现在代议制民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上;不同政党的共和表现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不同民族的共和表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不同所有制的共和表现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不同社会制度的共和表现在“一国两制”方面.  相似文献   

4.
亚里斯多德是西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政治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作为奴隶主阶层的代言人,对于政体的分类和政体的维续,亚里斯多德主张采用共和制政体来平衡奴隶制国家的阶级矛盾。事实证明,他的这种类似于资产阶级改良的主张和态度是行不通的,也达不到其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古典城邦政体类型及其成因》一文中,笔者指出:“君主政体不是城邦政体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只是作为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在一些城邦出现过。城邦政体的基本形式是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它们各自有一个极端形式,即寡头政体和极端民主政体。”这是就希腊罗马这类古典世界的城邦政体而言的。那末,古典世界之外的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政体如何呢?笔者打算就此问题继续进行探讨。这一问题涉及面较广,各民族、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实在不易把握。我自知学浅力薄,难以胜任,但仍欲踊跃一试,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重视讨论而已。  相似文献   

6.
君主专制政体是西欧封建社会趋于解体时期的各国主要的国家政权形式。其中以法国最为典型。以往,史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多注重对这种政体的阶级属性的判定和社会作用的估价,而对其体制本身和实际的组织形式则认识不足。由于本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条件所致,法国君主专制政体不仅达到顶巅状态,而且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较,尚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组织体制。强大的专制王权与完备的官僚体制相结合,即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如果说社会的变革、发展使超乎于没落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斗争之上的君主政权有了行使  相似文献   

7.
古典城邦政体类型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作为最早的国家形式之一,城邦的国体或本质是没有争议的,人们都承认它是奴隶主阶级的国家,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但是对城邦的政体则颇多争议。《世界上古史纲》认为;“城邦共和制度是国家的一种政体,一种政治形式。城邦的国体或本质则是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城邦或奴隶主共和国”。书中它处亦有使用“城邦或共和国”这种术语的。有些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如果把城邦与共和国等同起来或认为奴隶制城邦只实行共和政体,那就未必妥当了”。“因为城邦曾出现过非专制主义的君主政体,而这种政体决不等于共和国”。那未,城邦的政体究竟有哪几种类型?君主政体是不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古罗马史研究成就斐然,已公开出版发表论著数百篇(部),研究深度和广度均为20年前所不能比拟。最近又读到了由杨俊明先生撰著的《古罗马政体与宫制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版),拜读之后,颇有感慨,在此表述出来与读者及该书作者共飨。该书最大的特点或价值在于填补了中国在古罗马政治史研究中的空白。众所周知,在古代世界各国政体和官制中,古罗马政体可谓颇具特色。一方面,其贵族共和制在各国同类政体中是发展得最典型、最完善的;另一方面,古罗马政体经历了王政—共和政治—元首政治—君主政…  相似文献   

9.
仅有十个部落的波斯人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成为一个幅员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帝国? 答:波斯人原来居住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于公元前七世纪末被米底王国征服。前六世纪初波斯人有十个部落,部落里已经有了贵族氏族,前558年出身于一个叫阿黑门尼德贵族氏族的居鲁士,利用米底和巴比伦的冲突,以及米底内部的叛乱,率领波斯人反抗米底统  相似文献   

10.
“封建”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而不是一种政体。“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不是一种经济制度。“封建”既不是社会形态,也不是社会阶段。先秦时代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复合制的“封建”王国,政体是等级式贵族专制;从秦到清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帝国,政体是皇帝独裁专制,而春秋战国就是完成这个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不是所谓的“封建地主经济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论述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同处希腊半岛 ,相距仅百里之遥 ,往来甚为密切的城邦为什么会形成差距如此悬殊的两种政体———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和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军事民主制是由原始公社制解体到国家产生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史学家普遍认为:军事民主制存在于各个民族的早期历史中。“一切文化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①但是,各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自根据特殊条件造就斑斓色彩的文化。就军事民主制而言,在东西方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过去一些史学家在研究中西军事民主制时,往往只注意同一性,而忽视其差异性。作者认为:研究中西军事民主制的差异性,对于揭示中西方不同民族从相同的起点开始发展,沿着它们发展过来的轨迹,最后导致分道扬镳的“分叉点”,探讨中西奴隶制不同政体的渊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邦是奴隶制社会的早期阶段,是初始的国家。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城邦就是“为了保证自主独立、自给自足生活而有足够公民人数的集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城邦是公民的国家。参与政治,立国安邦,都是公民的事。奴隶只是主人的一笔财产,一件活的工具,可以打骂,可以买卖,可以易物,可以处死。这在中、西方的历史上都一样,人们对此叙述得很多,就不再多言了。以下要谈的是城邦的主人,主体——公民。无论行何种政体,或贵族、或平民、或寡头、或民主,都是就奴隶制城邦范围内而言,其阶级实质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盛衰兴亡,其根本原因存在于经济基础之中。周人自始祖后稷至古公亶父,为原始公社制时期;古公亶父由豳迁周原后,规划土田,整顿部落组织,初步建立了国家机构,为周族早期奴隶制时期;文武之际,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周人不断对周围方国发动战争,周族迅速向比商朝更为发展的奴隶制过渡,武王灭商和  相似文献   

15.
自西周、春秋以迄战国,楚国经历过社会形态的演变与否,尤其是春秋时期楚国社会性质及其演进究应如何判定和表述,虽有若干学者从不同角度作过一些探索,但迄今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由于中国先秦时代向封建社会过渡前的社会形态是发达的宗族奴隶制,当时一些主要国家都是政权组织与宗族系统相混合的独特实体,奴隶制下的宗族组织是兴盛、发达、还是渐衰、解体,是透视当时社会关系变化、社会形态演进的一条重要线索和依据,故而对楚国的宗族组织(主要是指贵族的宗族组织)及其特征进行一番探究和考察,其意义就十分重要了.加之,事实上对于楚国之有无宗族组织?其特点如何?演进轨迹如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肃清封建主义的流毒和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封建主义的认识。这里我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就封建专制主义的基础问题作些剖析。(一)专制主义作为一种政体,一种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在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过。但总观中外历史,在资本主义国家,虽有过拿破仑的帝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专政,但个人专制独裁并不是常规。在奴隶制社会,专制主义比。  相似文献   

17.
关于拜占庭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问题,史学界经过多年的论争,迄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由于奴隶制经济危机以及科洛尼佃农制的流行,从公元四世纪起,拜占庭帝国奴隶占有制剥削形式便让位给早期封建剥削形式。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四至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奴隶制关系还占优势,只有到了七世纪,在斯拉夫人入侵和帝国境内奴隶、隶农革命运动打击之下,拜占庭帝国奴隶社会才告崩溃,他们认为无论是被赋予彼库里的奴隶或科洛尼佃农都还不是封建社会的直接生产者。那么,拜占庭帝国奴隶制度崩溃和封建社会产生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彼库里奴隶制和科洛尼佃农制到底能否视为已经形成的封建生产关系形式?拜占庭帝国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领导下的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在政权体制上也由苏维埃制转变为民主共和制。陕甘宁边区的政权体制,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形式设置上,基本仿行与衔接国民政府的相应政体。但在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的运行模式上,陕甘宁边区则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苏维埃时期的体制。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的政权体制融合了苏维埃体制、国民政府政体及西方议会制度的各种特点,从而成为中共领导下的一种新的政体模式。陕甘宁边区的政体模式为新中国政权体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原则和基本经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体制的雏形,并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重要主题就是探讨美国应实行什么政体.围绕这一问题,美国开国元勋们以先前西方政体思想为参考,通过自身创新设计出了一套美式政体方案.他们一方面以或激进或温和的方式拒绝君主制,另一方面又设计出了或激进或温和的共和制.这场争论最终达成了民主共和制、代表制与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自治等共识并付诸实践,这其中...  相似文献   

20.
关于政体理论,亚里士多德和孟德斯鸠无疑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政体理论也都构成了他们政治思想的基础。从形式上来看,孟德斯鸠承袭了亚里士多德政体分类的框架,并通过这样的框架讲出了十分不同的内容。孟德斯鸠从根本上改变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原则,德性不再作为区分政体优劣的根本标准,原因在于他将德性从其与智慧的关系中剥离开来,而降低为一种激情。于是,对于所有的政体,其动力——德性、荣誉、恐惧,都将处于激情的层面。因此,无论哪种政体,其权力的本质都是一致的。另一个与亚里士多德分类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孟德斯鸠将专制主义单列为一种政体类型。这一方面是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上述原则的改变所致,专制主义这种权力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成了现代政体最危险的演变可能。孟德斯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写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