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李嘉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我国翻译界关于外国人名地名的汉译应当统一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很久,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并正在朝此方向努力。但是汉语人名译成英语是否也应力求统一的问题,至今尚未提上日程。 1984年4月30日美国里根总统曾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演说,其中提到了三位很有名气的华裔美籍科学家,即:An Wang(王安),I.M.Pei(贝聿铭),Lee Tsung-Dao(李政道)。三个中国人的名字,英译方法各不相同,虽然都是习惯译法,不能算是什么问题,但至少反映了译法的不统一。而更重要的是翻译不忠实:原名姓在前,译名姓在后,这 相似文献
3.
余祖智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欲图提高效率,不能单靠教师传授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讲,主要靠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以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当前正值教育改革之际,探讨如何把最佳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已是不容忽视的课题。近来年,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方面:一、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新生多半没有预习课文的习惯,我便规定:每课必须预习。首先向学生讲明预习的好处,接着介绍预习的方法。方法之一是通读课文,窥探全貌。阅读时要注意利用课文已有注释和使用有关工具书,自己动手,解决疑难,进而体会文章主旨,表达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万恒德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6,(4)
语文教学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是熔科学与艺术于一炉的美妙的事业。在语文教学中,充满了理论的说服力,同时也充满了美学的感染力,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说是富有吸引力的。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诱导,我们就一定能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有所进益。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充满了美学的成分。美的思想,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刘明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著。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选作中学语文教材供学生讽诵揣摩,无论从扩展思想视野,吸取历史教训上说,或是从摄取阅读与写作营养上说,都有不可胜数的好处。但是怎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它的 相似文献
6.
张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写作“是以我们对客观世界十分熟悉为基础”,“创造出一个从来未有过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高度,而且能够使自然本身相形见绌。要创造出这样的世界,是不能忽视开拓思路的。 相似文献
7.
漆贤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如何认识刘勰对浪漫主义的态度问题,关系到对刘勰文学思想的认识和评价、对《文心雕龙》中某些论述的正确理解,也关系到对古代文论用语如何阐释的方法论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看法。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求教正。 1.讨论刘勰对浪漫主义的态度问题,《辨骚》篇自然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屈原作品想象驰骋,常常运用夸张、幻想和美丽的神话传说,来表现诗人的崇高理 相似文献
8.
程建忠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2):75-79
袭人其实是一个纯良而贤淑的少女:善良、忠诚、尽职。要对花袭人作出正确、全面的解读和评价,必须对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以及作品的深刻内涵、描写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方能作出一个符合作家创作意旨和作品客观实际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谢怡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
人们进行歌唱,不仅是一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而且从始至终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系统”。“气乃音之帅”、“歌唱就是呼吸的艺术”。无疑,它们都是正确的。反之,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看到气息在歌唱中重要的作用,孤立地、机械地、静止地去学习或者训练歌唱气 相似文献
10.
张志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疏忽大意是教学的大敌,在文言文词语教学中尤其要切忌。一些本该讲授清楚的文言词语,如果对它们缺乏足够的重视,疏于讲解,学生就会似懂非懂,含糊不清;一些稍作提醒就不难掌握的文言词语,也会由于教师的疏忽,可能造成学生误解。鉴于此,本文拟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将统编中学《语文》文言文教材中的一些古今有别而极容易被疏忽 相似文献
11.
刘玉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5,(1)
收藏一双军鞋,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解放区人民群众中,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在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里,由于作者巧妙构思,把“珍藏军鞋”作为矛盾的开端,这对塑造英嫂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一情节的安排之所以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是因它处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之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概括了当时解放区人民对子弟兵深切热爱的社会现实。我们看到:为了“消灭蒋匪”,我解放军主力部队主动转移外线作战后,蒋匪兵进犯沂蒙,地主还乡团垂死 相似文献
12.
蒋宝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53-55
针对初中学生(含初三年级)作文不是泛泛而谈就是随意编造,缺乏真实这一现象,本学期我着手对学生进行生活作文系列教学的尝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一种从生活中的小事落笔,挖掘出生活的真谛,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作文的习惯,并且使学生基本形成了自觉作文的素养。写好生活中的文章,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诱导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好奇, 相似文献
13.
贾晞儒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我们在翻译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时,往往为一个词的处理而伤脑筋,如有的词虽已“意会”,但又无法“言传”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词义的民族性问题。有的译文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缺乏严肃、慎重的态度,轻率地采取音译等手段,造成译文的语句艰涩、文理不通等毛病,不受读者欢迎。更为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14.
匡萃坚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邓小平文选》著成于我国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历史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地解决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重大问题,指引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提法,就是一个崭新的纲领性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在突出改革的基础上强调革命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邓小平同志就强调要实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142页,以下只 相似文献
15.
以“体相用”的“名实关系”来代替西式“主客关系”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语的认识,并用儒学主要是陆王心学的义理来补充佛教“心源”论对于“中得心源”一词的理解,是因为源自中国传统哲学义理的“中得心源”自有其内在的中式含义,又因为影响中国传统艺术艺理的“中得心源”更有儒学不可或缺的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16.
读书的时候谈过一个叫睛的女朋友.那时候的我是个口袋里没几张票子的穷光蛋.靠着每月200块钱的补助.维持着自已的生活.也维持着这份美好的爱情。而家里开着两个公司的晴.是奢侈惯了的.一个月不买衣服.她使会郁闷至极.非要我陪着把所有的品牌服饰店逛遍.才会将烦乱一一去除。 相似文献
17.
鲁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97-107
最近 ,我在看一本书 ,也在敦促大家看这本书 ,这就是戴家宏先生向我推荐的《你不可不知的法则》。这本书原来是以职业生涯中的个人为对象 ,谈左右人生的一些规律的东西 ,但这些规律又具有广泛的普遍性 ,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能对目前正处在机会与危险中的中天有所启发。这本书 ,谈的是小道理 ,体现的是大智慧 ,它把我们在平日工作忙忙碌碌中屡屡感受到但又不甚清晰的东西 ,甚至是一些困惑、一些怎么走也走不出来的怪圈 ,点得比较透、说得比较明白。也是这本书里 ,通过对一些简单道理的概括 ,使我们对今天一些看似复杂的现象有了更本质的认识 ,… 相似文献
18.
杨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3,(3)
诗的语言是最精炼的语言,它又是音乐的语言。由于诗歌具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因而也就便于朗读和记忆。这是中外诗歌的共同特征。多读外文诗歌可以培养外语语感。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丽莎白时代,诗歌吐萼扬华,开得满园春色,莎士比亚便是当时最享有盛名的伟大诗人之一。继而在十七、十八、十九世纪,英国又相继产生了弥尔顿、布莱克、彭斯、 相似文献
19.
曹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3)
贺敬之同志的抒情诗《回延安》感情浓烈深挚、炽热豪放,语言朴实亲切、精炼隽永,是一篇传统语文教材。怎样正确地理解和教好这首诗歌?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肤浅的看法和体会。一、给学生创造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想象和联想是诗人创造意境的重要艺术手段。教学诗歌时,师生的想象和联想是再现意境、进入意境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联想“境”,而且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把握诗人的“意”。《回延安》开头,诗人写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这一细节。教学时,教师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形象化地描述体现陕北地理特征的“境”,描述诗人以“抓”、“贴”两动作为主要特征的外形,使学生如有所“见”。接着,教师应启发学生联想诗人特定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郑鑫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68-70
一、诗歌写作教学现状 著名学者谢冕在一次集会上说:“困扰我们的时代终于过去。如今诗歌走到了拥有自由的时代,我们迎接来了多元的、众声喧呼的诗歌时代。”热情的时代,需要用激情来歌唱,让缪斯表达出自己多情而澎湃的内心世界。但在聚集着正当青春年华、意气风发的少年的校园,到底是暗哑无声的为多。学生诗人的出现,更可谓是凤毛麟角。这是为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