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纵观安徒生一生走过的“光荣的荆棘路”,遍读安徒生的童话,作为他个人性格的秘密,我们可以发现死亡意识。安徒生以诗人的眼光洞悉人生世相,把死亡作为超越的审美幻象,从中衍生灵魂不朽的思想,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将它诗化地浸染到众多的童话创作中,在童话这一意蕴悠远的文化产品里使死亡意识艺术化,使他的童话独具魅力。一安徒生对死亡的诗化我认为,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来掌握安徒生一生中死亡意识的诗化发展。耐人寻味的是,安徒生于1805年诞生在停放过当地一个伯爵的棺材的木架改做成的  相似文献   

2.
汉斯·赫里斯替安·安徒生(1805—1875)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家。他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童话在19世纪的文坛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安徒生童话之所以能为读者所喜爱,这不仅因为它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因为它为全体进步人类所需要——它能帮助人们认识生活,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教导成年人看得更深远。安徒生童话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但安徒生是怎样写他的童话的,他的童话有什么特点,尤其是他的语言和风格如何,本文想在这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安徒生童话温暖的人道主义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徒生(汉斯·克利斯蒂安,1805—1875)一生写了一百六十八篇童话。安徒生童话的故事和语言,安徒生童话中蕴涵的精神内核,安徒生童话有机的艺术整体,赢得了各种年龄的读者。这正如安徒生当年所自述的:“我写的童话不只是为给小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老头子和中年人看的。小孩子们更多地从我的童话故事情节本身体味到乐趣,成年人可以品尝到其中包含的深意。”所以,安徒生童话拥有世界上最众多的读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当我给小孙子读书时,他突然对我说:“我只喜欢安徒生。”“噢!真的吗?”我问道:“安徒生是谁?”他说别的孩子告诉他,安徒生写的童话很有趣,其他有关安徒生的情况,他就说不出来多少了。我告诉他说,安徒生是丹麦渊博的语言学家和童话家,《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和《碗(wān)豆上的公主》等  相似文献   

5.
献给荆棘的玫瑰——试论安徒生童话的优美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你就能闻到玫瑰的芳香。善良的天鹅、美丽的公主、矢车菊花瓣一样湛蓝的海水、散发着迷人香气的灌木林,构成安徒生特有的艺术空间。安徒生,这位19世纪的“童话之王”,以他特有的方式来处理现实、表达自我。在这个精心构建的艺术世界中,安徒生以“优美”为尺度来理解和把握悲惨的人生、痛苦的心灵,从而使他的童话蒙上一层柔和、秀媚、绮丽、轻盈、典雅的色彩,这构成了安徒生童话的优美化倾向。这也是安徒生童话既饱含着深刻  相似文献   

6.
安徒生童话自五四时期引入中国以来,有不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在众多安徒生童话的研究者中,赵景深别开生面地从文本出发,关注童话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其所翻译的作品侧重主人公心灵上的自我安慰和精神上的不卑不亢,让人完成了一次美妙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7.
在安徒生童话的结构、叙述方式层面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一千零一夜》的影响踪迹。可以说,这部中世纪的阿拉伯故事集持续地对他的人生及其童话书写产生着影响。在个人书写中,对来自他人的影响,不论照单全收还是创造性地利用,安徒生都能够将他者的影响、自我对他者的认知、以及自我的美学理想有机地融会贯通。因而,安徒生童话中虽然处处有着《一千零一夜》的痕迹,但这些痕迹却似乎又同时是作者本人的个性化标签。  相似文献   

8.
<正> 一安徒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童话大师,他的童话作品,对世界各国的童话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儿童文学的渊源流长,中国古代的民间文学中,有不少属于民间童话的作品,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童话作品.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对妇女儿童地位的轻视,妇女儿童没有独立的地位,这就影响到没有专门的作家为儿童专门创作童  相似文献   

9.
建江可能是中国大陆最适合解读《安徒生童话》的人选。理由:我对他心性的感觉:温和,博大。童话研究学者,幽默推崇者,作家。———有没有“童话”的出身?或者,是不是从“童话”出发?这一个问题事实上在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之中还是一个蛮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儿童文学的“基底”的问题。我们不一定写童话,但我们却是从童话而来的。其中的一个大宗源就是《安徒生童话》。做一个《安徒生童话》的东方解读者读了孙建江选评解读的这些篇目,首先有感触的便是一种“正宗”的味道。《安徒生童话》可以被“颠覆”或“破解”,但那可能不…  相似文献   

10.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随笔《夜行的驿车》,尽管是对童话诗人安徒生的虚构叙述,但反映了学界对安徒生真实性格的解读。这种解读与安徒生在传记中对自身性格的言说存在极大的差异。把《夜行的驿车》与安徒生的自传《我的童话人生》中的相关段落进行比较、辨析,可以看出,自我的言说与他者的解读之所以大相径庭,主要源于安徒生刻意修饰的书写策略所导致的过度诠释。自我言说之所以采取此种策略与主体的浪漫气质和诗人天性存在莫大关联,而这一点却为许多诠释者忽视。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也是一部真正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了对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望。《安徒生童话》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爱”贯穿于整部作品中,韵意深远,感人至深。或是对父亲、母亲的爱,或是手足之间的爱……正是这种“爱”,使《安徒生童话》的魅力在世界文坛无限散发,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开风气之先者,他不但很关注安徒生童话的早期汉译问题,而且用白话翻译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从而引发国内安徒生童话热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安徒生汉译开始由个体批评家或学者自觉,上升到整体的合力推动,安徒生童话翻译出现高潮,对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也蓬勃发展.叶圣陶在安徒生影响下创作的童话作品结束了中国童话的“模仿时代”,而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全集》则进一步推动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接受,对中国现代童话的创作与发展影响深远.周作人、叶圣陶、叶君健代表了安徒生入华的三重“侨变推手”,推动了作为诗人巨像的安徒生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翻译上的全面影响.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安徒生童话的意义和价值才得到充分展现,即“侨易新符”的创造完成才是一种理论、人物或镜像在长途文化旅行之后可能达到的一个长期有影响力的标的.  相似文献   

13.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是他整个思想感情和人生经历的艺术结晶,他的经典童话呈现出浓厚的忧郁色彩。卑微的出身、失败的艺术追求、上流社会的歧视使安徒生饱尝人生的艰辛,使得他的童话弥漫在忧郁氛围当中,表现出浓重的忧郁情结。屡遭冷遇的爱情追求,近乎绝望的情感体悟,社会现实的黑暗残酷,激起了安徒生的强烈愤懑和无比悲痛。安徒生童话悲愤而不悲观,沉郁而不消极,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集中体现在其悲剧性童话人物形象身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读者对西方现代儿童文学作家所知甚少,但安徒生则是例外。这位丹麦作家在中国的幸运命运使别的西方童话作家只能望其项背,《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中国儿童最熟悉的外国童话作品,他的各类译选本是近20年中国儿童图书市场最热销的书籍。经由安徒生,古老的民间童话终于完成了向艺术童话的过渡,确立了文体的成熟。作为现代童话的奠基者,安徒生的名字被镌刻在童话史上。两年一次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  相似文献   

15.
《皇帝的新装》是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早期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童话中的名篇.安徒生生于丹麦中部奥登塞镇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度过的.当时英法战争的风云笼罩着欧洲,丹麦也跟着法国卷进了战争.安徒生的父亲迫于生活,曾到拿破仑军队当雇佣兵,因病退役后,不久即死去.从此安徒生就靠母亲替人洗衣度日,他的祖母常到街上行乞.一八一五年拿破仑战败,丹麦统治阶级成了战胜国的附庸.丹麦人民成了本国统治阶级和英国资本家双重剥削的对象.贫困的生活,动乱的环境,使安徒生眼界开阔,也为他从事童话创作积累了材料,打下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秋风 《中国农村》2009,(4):44-46
了解安徒生都是从他的童话开始,但是读了刘麟先生翻译的《丹麦文学史》中关于安徒生的章节后,你会发现习惯被描绘成把一生奉献给了童话创作的和蔼可亲的绅士的安徒生,其实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作家,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小说和戏剧。  相似文献   

17.
安徒生1845年后的童话创作是研究中的一块空白。旅行生涯是影响安徒生创作的重要因素。童话文体的创新在前后期有不同的表现,喜剧性和散文化是安徒生后期童话的新质。明朗与沉郁两种情感基调作为安徒生心态的外化在作品中交互呈现。  相似文献   

18.
等待成长中,总有一些深植我们心底的日子,被时间的指针触动,唤起心底最初的记忆,晾晒在夏日的午后。安徒生,他的灵魂飞翔二百年,他的文字温暖数代人的心。他曾深深地打动过无数纯洁欢乐的、善良美丽的乃至忧伤沉郁的心灵,因为他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美好和纯真,还让我们共同经历和体验了在童话世界之中的现实与理想。然而,童话精神日渐远离,200岁的安徒生,能否感动今天的童年?带着这个疑问,与你共同走进探究阅读,打开童话之门。阅读安徒生童话,如同与内心最纯真最美好的自己交流。安徒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渗透着一种悲…  相似文献   

19.
安徒生的无上的声名淹没了属于他也属于全人类的荣光!安徒生童话突出的"孩子性"使人们先在地把它圈在了"儿童读物"里,人们并不像了解安徒生的名字那样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童话之林中是一株奇葩,吸引了无数少儿读者.从安徒生童话"拿来"的中国童话,在吸收安徒生童话深刻的思想意义及其"真"、"新"、"奇"、"美"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国自己特有的素,形成了中国童话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中国童话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对100名大学生和1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得出了学生所期待的童话特色,这对我国童话创作的方向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