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润率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阐述的内容.国内外学者从诸多角度切入,对该规律进行研究,既有正面角度的深化分析,比如对规律内在影响因素的探究;也有从反面角度提出质疑,如通过经验分析得出利润率呈上升态势而非下降;还有一些学者对规律的适用范围提出质疑,认为这一规律仅适用于特定时期,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文章通过对诸多学者观点的探究,进一步明确,规律始终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最明显的特点,其成因值得认真探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利用马克思的理论对经济危机与利润率下降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构建经济增长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或剩余价值率)、储蓄率、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发现,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利润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构建三个利润率指标,分析1998—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发现2007年以后资本有机构成的快速上升和剩余价值率的相对下降,导致利润率的快速下降,而且利润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因此可以断定利润率下降是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辽宁和重庆两地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分析揭示,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高一低分化的结果是两者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内在差异导致的。资本的破坏能够降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进而能使经济增长率得以恢复。以何种方式进行资本破坏,是主动破坏还是被动破坏,这是中国供给侧改革可以参考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将不断下降。从19世纪中期至今,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四次经济波动,利润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印证了马克思的判断。但是近二十年来,下降趋势渐缓并开始上升也是事实。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中因创新导致的局部变化、再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剩余价值率的变化等,都制约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中利润率变化的长期趋势需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4.
吉尔曼著《利润率的下降》一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注意。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从1958年第3期到1960年第1期陆续发表了评论文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该书加以评论。《美国经济评论》1959年第5期和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59年第4期也分别发表了两篇书评,对这本书做了简短的评介。罗宾逊夫人认为吉尔曼的论证充满了逻辑的混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一般利润率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下降的规律。这一规律在量上也是有其规定性的。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之比,用符号表示为: P′=-m/(c+v) ……(1) 我们将(1)式分子、分母同除以可变资本V,其分数值不变,即得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最低工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利润率,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十分稳健;渠道检验发现,增加固定投资提升企业生产率是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利润率产生正向影响的重要渠道;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利润率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不同所有制、不同企业特征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作用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高生产率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以及中东部地区企业。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一个相对简化的框架下,从数理结构和经济含义的双重意义上回顾和反思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对置盐定理的主要争论,进而阐述了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即二者在对经济变量的定义、经济概念的解释,以及研究对象等多个维度均有较大的区别,二者从本质上讨论的是不同抽象层次的问题,因此置盐的模型既非支持也非否定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二者其实并无本质矛盾。但在考证对置盐定理本身的批评与理论扩展的基础上,置盐定理相关结论的数学稳定性以及经济预测能力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条件时会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CASS样本数据,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同时,其利润率却在下降。并通过回顾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阐释导致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 什么是商业平均利润率?如果用绝对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商业每年所取得的总利润同商业总资本的比率。商业平均利润率,是把所有商业总资本作为整体考虑时的利润率。商业资本平均利润率的公式是:商业资本平均利润率=商业利润总额/商业总资本。 必须明确,不能把商业平均利润率,仅仅理解成是不同行业利率的简单平均数,还应该  相似文献   

10.
一般而言,扩大市场份额需要降价促销,这将引起单位产品利润或销售利润率的降低,在销售规模扩大而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总利润究竟是升是降,在短期与长期中又会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中企业感兴趣的问题。从经济学和战略两个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实际决策。  相似文献   

11.
陆岷峰  陶瑞 《南都学坛》2012,32(3):117-123
合理的利润分配是一个社会中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基础。从目前情况看来,商业银行作为服务行业,在目前的社会利润分配结构中存在着非市场性特征和固定利润分配机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准入垄断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资金供不应求,以及利率市场的体制弊病,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金融改革自由化;加强金融监督,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金融;建立银行与企业经营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加快实施综合经营战略,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巩固和强化亚太地区优势,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实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12.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的原因很多。本文采用了计量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了两种观点:一种是“竞争侵蚀利润”的假说,一种是“亏损侵蚀利润”的假说。验证了国有企业利润率影响因素的变化,在1978-1988年间是由于“竞争侵蚀利润”,而1989-2000年是由于“利润在部门内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即“亏损侵蚀利润”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平均利润率的资源配置功能,在纯计划经济下作用甚微,但在引入了市场机制的现实经济中却意义重大。目前,它的阙如引致了微观上苦乐不均、行为不当、资金流向不合理和宏观上的财政拮据及补贴过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下述改革措施以促成平均利润率的生成和正态作用。近期放开生产资料价格,并中性地调整利润税收承包合同;中期实行税后承包和采用标准利税率;最后推行统一企业间接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利润率平均化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学说是科学的,但阐述这一学说的数字模型却存在缺陷,主要是该模型没有体现资本转移这一利润平均化学说的关键内容,由此导致了该模型不能充分体现利润率平均化过程,没有考虑到资本转移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以及低估了平均利润率等缺陷。在此基础上,笔者建立了一个克服了上述缺陷的数字模型,其意义在于为资源配置如何引起经济增长进行了模型化说明  相似文献   

16.
预期利润率是民间投资者决定投资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施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新兴服务业和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措施,可以增加民营企业有预期利润率的投资项目,从而刺激民间投资者增加投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认为,各生产部门利润率的不同会引起资本在部门问的流动,流动的结果使得利润率平均化,实现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但实际上利润率受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有些因素引起平均化,还有些因素引起非平均化。这两种方向相反的趋势部分地相互抵消,但非平均化趋势作用更强,因而实际利润率并不平均。决定利润率非平均化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质量、效率以及行业成本差异、资本转移障碍、信息不完全、需求变化的作用等。这些因素使得等量资本难以得到等量利润。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曾提到,股份资本的增加是延缓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之一,但没有展开分析。一般认为股份资本并不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它只是凭借股票取得一定的股息,而股息一般小于平均利润。股份资本只取得较小的利润率的事实,对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起着延缓作用。这样似乎太简单,应展开说明。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要素流动模型对环境规制、企业利润率与产业转移的关系进行数理分析,并以中国283个城市为样本,对环境规制、企业利润率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本地环境规制程度的加强促进本地产业向外地区转出,而不利于产业从外地区向本地区的转入;企业利润率的提高促进产业从外地区向本地区的转入;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影响更加明显;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程度的加强通过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率,进而影响产业转移;企业利润率对产业转移存在门槛效应;环境规制对大城市产业转移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小城市。  相似文献   

20.
这篇論文,在本校第三次科学討論会政治經济学教研室分会中,會引起热烈爭論,迄今尚未获得完全一致的意見。但作者在本文中坚持資本周轉对利潤率的影响,要考虑的只是可变資本的周轉速度而不应是垫支資本总周轉速度的論点,因此認为政治經济学教科書第十一章所提出的“由于固定、资本比流动資本增加得更快,整个資本的周转就緩慢起来,造成利潤的下降”这一論点是不正确的。作者在闡述自己的观点时,把垫支資本总周轉与总资本周轉这两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并且偿試論証了总资本周轉明与可变資本周变期的一致性,同时还根据自己的体会,說明垫支资本总周轉这个概念在資本論第二卷第三篇关于資本周轉的整个理论中的意义和地位。这些論据編者認为是值得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討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