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是大寒过后了,很冷,我们一大早便来了。王老先生住在一个小四合院的尽东头。老先生今年已是86岁高龄,妻子故去已近20年,女儿也不在身边,他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个人生活极为不便,他也就尽量地少走动,从早到晚都坐在一张破沙发上,不看电视,不看报纸,更没人交谈,全靠回忆生活。  相似文献   

2.
《金色年华》2013,(10):34-37
与“京城四少”。“富二代”的名号相比,汪小菲更看重在商界的荣誉。他既是拟上市公司俏江南的总裁,又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能力的80后创业者,这种矛盾在他身上强烈地体现了出来。“这就好比你给人置-帽子,人家都不知道,你非要给人戴上,很多人说这帽子太难看了.一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日前,南京大学提出110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来的校友不看官衔大小,以长幼排序。 不办政治校庆,校友接待“不看官衔大小”。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遮不住他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韩素音的“中国骨头”文、图/旁木,于海生就国籍而言,她是英国人;从外貌上看,她是“老外”;但她自己说:“我是中国骨头!”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韩素音比纯粹的中国人更能刻骨铭心地体会出做一个中国人的痛苦。韩素音一出生,不,她甚至还没出生,就开始忍受作为一...  相似文献   

5.
祖义 《老年世界》2008,(17):40-40
很多人有吃饭时看电视的习惯,其实边吃饭边看电视很不卫生,有碍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现代妇女》2008,(11):55-55
"30岁时开始慢慢习惯自己一个人生活了。一个人生活更痛快,一个人吃饭也很舒适,看电视也是一个人更自在,偶尔和男人眼神相对的话,‘我的脸上沾了什么吗?’开始习惯性审视一下自己。"《达子的春天》导演:李在祥主演:蔡琳李民基李贤宇李惠英一部适合寒冷的冬天,轻松又温暖的电视剧。有人说女人是不能看韩剧的,看多了便嫁不出去。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新茶上市的季节。不少人以为喝新茶对身体更有好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表面上看,新摘下来的茶叶比头一年的老茶叶色鲜活,而且味醇香爽,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误以为喝新茶最好。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市场还有缓慢下降的空间,但不可能大降,更不会快降。从时间上看大概是三四个月,从价格上看大约有5%-10%的降幅。  相似文献   

9.
焦点·人物     
《老人天地》2014,(2):9-9
“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周有光认为这会带给人更开阔的眼光  相似文献   

10.
看人     
蔡澜 《金色年华》2009,(11):35-35
人活到老了,就学会看人了。看人是一种本事,是累积下来的经验,错不了的。古人说:“人不可貌相”。我却说:人绝对可以貌相,我是一个绝对以貌取人的人。相貌也不单是外表,是配合了眼神和谈吐,以及许多小动作而成。这样一来,看人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交际》2005,(1):65-65
静雅:我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这半年来,我感觉自己像是患了一种奇怪的病,我现在很怕见人,特别是怕面对面地和别人交谈,一到那时.我的眼光便不知道该放哪儿好.心里总有一种恐惧感,怕别人看我。所以.我每天只是低头做事,别人和我说话,我也总是低着头。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上司的不满,我时刻处在被炒鱿鱼的恐惧中,这下我更不敢抬头了!  相似文献   

12.
怀念老电影     
小时候,特别是在部队时,老电影反反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却百看不厌。可现在,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基本不看电影了。工作忙、家事多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现在的电影已经失去了可观性。君不见,现在的影院常常成了“专场”,一场电影下来,冷清清的大厅内,观众了了无几。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天时、地利、人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很多观众大都看不到一部新片的"点映"和"首发"。相反,他们会被"剧透"、"海报"、"片花"、"事先张扬的影评"等信息流包围和裹挟,被各种营销策略提前进行"清醒催眠"。有的人会根据影评来选择电影(看或不看),有的人喜欢先看电影再读影评。本人属于后者,但有时候觉得读影评比看影片更有意思。看完《催眠大师》,认为值得回味、推敲之处颇多,于是到网上问道,发现它已经是"票房不俗、好评如潮"了。那么《催眠大师》是如何实现对这些观众"催眠"的呢?  相似文献   

14.
台词秀     
《现代妇女》2008,(2):54-54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饮食男女》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玻璃樽》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爱玛》  相似文献   

15.
声音     
这是—个无心的过失,但它的确发生了。我们已经做出郑重道歉,并且保证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但我们不应该过分渲染这件事的严重性,它确实不应该发生,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向前看。  相似文献   

16.
人们看了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滑稽表演,总是禁不住捧腹大笑,但有一个人,他每次看卓别林的表演。都忍不住哭出声来。 这个人是卓别林的好朋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有一段时间经常和卓别林腻在一起,没有人比这位科学家更清楚喜剧大师舞台背后的暗淡人生:卓别林幼年丧父,母亲患有精神病,从小做过报童、伙计、佣人。他出名后来到美国,有一件事让所有人都哭笑不得:在一次模仿自己的大赛中,他竟然得不到头名!他的喜剧表现的都是小人物的扑腾和挣扎,这些喜剧的悲剧根源在于:小人物再怎么扑腾和挣扎都是没有用的,一切都是命里注定。  相似文献   

17.
周润发说,看《孔子》,"不哭你还是人吗?";周杰伦说,看《熊猫人》,"不笑除非有病"。针对周润发"不哭不是人"一说,童话大王郑渊洁调侃道,"笔者赶紧恶补孔子,生怕由于了解孔子不全面导致看电影时没哭从而变成狗",以求人籍保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孔子》哭了,  相似文献   

18.
蔡爱平 《华夏少年》2007,(12):76-77
啊!心情真是愉快呀!因为最最可爱的双休日在向我招手了,终于又可以短暂地告别那五天的紧张的工作了,告别那烦人的改作业,告别那些不做作业的学生们了……你看,我都感觉到了星期天的天空更蔚蓝,鸟儿歌唱得更动听了。快乐的星期天又来了!  相似文献   

19.
刘明伟 《职业》2013,(16):26-27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生代来说,这个世界充满矛盾和诱惑。如果只看表面,抓不住根本,就很容易迷失。比如说到好工作,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名企。但名企不是天堂,发展机会和待遇提升更强调自我争取。  相似文献   

20.
从现有把社会工作的对象泛化成“人”的观点看,在对象不明确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必然是“全为”性质的,而“全为”必然成为“不为”。因为人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可以说整个世界均为人,在此情况下,社会工作很难作为。从笔者的观点看,社会工作以个体社会关系体系作为实践对象,这虽明确了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