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观,体现了作家自身对文学认知的基本观念,深刻影响其创作审美价值的取向。由于文学观的不同,两类“右派”叙事作品在艺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类右派叙事作品文学观的比较,其实质仍然反映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虚构是建立文学与现实联系的唯一手段。正是由于作家从小说的虚构本质出发,在充分想象的空间里对人的存在境遇给予热切的关注,才使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真实。由虚构到真实,这是艺术文本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元小说理论这一角度出发来解读艾丽丝·默多克的《黑王子》。《黑王子》的文学价值在于它的形式和结构。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真实的层面,它让读者相信情节和人物的真实,另一个是虚构的层面,作品中多处表现了默多克作为作家的自我意识,以及艺术虚构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真实与虚构共存的结构使《黑王子》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元小说。  相似文献   

3.
小说叙事以虚构为特征,科幻小说叙事是指对科幻意象的虚构。运用西方小说叙事学的理论方法解读中国当代计算机网络题材科幻小说作品,可以分析其科幻叙事与小说叙事互相实现的方式,进而探讨其文学品格。  相似文献   

4.
1971年10月21日,被日本文学界称为“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去世了。志贺出生于资产阶级的家庭,他对文学的爱好是在资产阶级学校里形成的。青年时代的志贺虽然一度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但生活经历与社会交往使他的世界观受到严重的局限。志贺初期的短篇小说虽常带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但由于他只承认作家的直观能力,认为客观世界只能通过直觉来感受,所以他的作品就只能局限于狭隘的个人生活体验。志贺有意识地放弃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作品的思想高度与深度。志贺是白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白桦派的主要作家。他继承和发扬了白桦派文学  相似文献   

5.
贾丽萍 《东方论坛》2008,4(2):50-55
在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原则的支配下,中国作家的虚构意识相对淡薄,小说的艺术品性未得到充分重视。在小说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呈现为二元对立的悖论关系:不真实的被看作是虚构的,真实的则不是虚构的。小说由虚构抵达真实的美学特征并没有得到正确认识。从强调小说的反映功能到注重小说的虚构品性,是现代小说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小说突显三大特征:虚构、叙事、真实的生命创造。  相似文献   

6.
韦恩·C·布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批评家,从事小说修辞性美学的研究。其著作侧重于分析作品如何同读者交流,如何使读者对小说虚构事件中的人物和事件发生兴趣并且如何从道德上影响读者。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小说一直受世界各地读者和评论家的好评。两位文学大师都出名于“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行的六十年代。在同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两位文学大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的修辞性美学艺术进行了诠释。福尔斯的《收藏家》便是这方面颇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在其非虚构小说《事实》、《欺骗》、《遗产》和《夏洛克的行动》出版之前,菲利普·罗斯就被外界贴上了自传作家的标签.虽然他曾数次公开否认其作品与个人生活的关系,但收效甚微.随着20世纪非虚构小说创作的兴起,罗斯将计就计借助这种集“虚构”和“写实”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创作作品.但以往批判罗斯作品“自传性”的外界在“自传”性强的非虚构类作品中却迷失了.这是他的两种自传性策略所致,即自传之于现实的真假和身份之于作者的虚实两种写作策略.无论如何,罗斯这种以坦诚的姿态满足和回应长期以来外界对其作品“自传性”的窥探的方式是其创作的转折,同时也展现了其自传性写作策略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坛上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出众的创作才华而被誉为“小说之神”。其所发表的散文更由于简洁的文体、细致的描写和准确的心理写实而成为近代散文的范本。这些散文多篇幅短小,取材周围的人和事,淡雅含蓄,独具特色。志贺创作初期至中期的作品多以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对立为题材,《某个早晨》是志贺的初期作品,读来亦...  相似文献   

9.
文学诠释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其本质并非重构或复制“作者意图”。罗伯-格里耶的“形式本体论”有其理论缺陷,不能成为诠释罗伯-格里耶小说文本的金科玉律。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悖谬关系:小说只能是现实主义的,也同样顽固地是非现实主义的。我们可以从自称为“书记”的巴尔扎克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虚构”和非现实,亦可从强调“虚构”的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写往昔年代的,以家庭颓败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这些小说与传统的历史小说不同,它们往往不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为目的,在类似对话的情境中完成对历史的叙说,时时让人感觉是一种现时状态中的观照,一种现在对过去的追忆和探寻。本文重点讨论的即是80年代中末期以来的被学界称为“新历史小说”或“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这一文学现象和文学叙事。本文将这类只有“虚”的历史形态而无“实”的史实依据的纯虚构的作品视为并统称为新的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11.
志贺直哉与武者小路实笃同为"白桦派"的旗手,然而对于密友倡导的轰动一时的"新村"运动,志贺直哉却三缄其口.这种沉默应如何解读,本文拟从志贺文学"同情"主题作品群切入,探寻志贺直哉的"新村"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索菲的选择》中,斯泰伦把历史的真实和小说的虚构并置,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融合在一起。斯泰伦在文学创作中对历史、历史和文学的关系的处置恰与新历史主义方式巧合。但就所搜集的资料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这部作品进行过新历史主义式阅读。试图分析斯泰伦在这部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以流散文学的视角视之,张爱玲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具有明显的流散文学特质。身处异国他乡的张爱玲,一如既往地蹙眉打量残缺人生,她以故人旧事为题材,把回忆和虚构组织进了作品,表现了人们面对富贵尊荣时摆脱身份危机、重建自尊的强烈诉求,其叙述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作为“流散文学”作家文化认同、身份建构方面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对奥斯丁小说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然而,近年来国外学界新出现的对其作品的认知文学研究却未引起国内学者足够关注。本文从具身体验、虚构心智、文学达尔文主义、神经认知诗学四个方面评析当今国外学者对奥斯丁作品的认知文学研究成果。分析可见,这些成果都殊途同归地表明: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奥斯丁对人物的意识、身体、情感的洞察和描述具有社会文化性、具身性和生物性,甚至可以说,她在文本世界塑造的虚构人物的"感知"方式与当今认知科学研究发现的现实社会人类的认知方式高度一致。正是因为她的人物塑造符合人类的情感需求和审美体验,才使她的作品二百年来一直备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自澳大利亚文学滥觞以降,澳大利亚作家刻画了诸多亚洲人形象,借此比照其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及文化特性.作为当代澳大利亚“虚构亚洲”的中国题材小说,《长安街》从澳大利亚访客的视角绘制了一幅当代中国社会地图,刻画了诸多中国人形象.尽管《长安街》对中国的想象较之其他作品有明显的转变,但是该小说所述的中国仍然是神秘难测、充满异域色彩的“他者”.《长安街》的中国想象并非简单的东方主义话语表征问题,而是作者在新时期对澳大利亚民族身份建构所做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语言因哲学、科学等外部因素及自身衍化结果 ,已从工具论进化到文学的本体论 ,一些作家采取“回到语言根源去”的语言策略 ,在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网络小说等作品当中 ,由于语言的言说方式而呈现一种走向边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最重要作品,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从开始构思到成书,其创作过程断断续续经历了18年。作者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初衷是要为他童年时代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的归宿”,不仅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也是作家对以前的文学创作活动的一个总结。小说仍以过去一些作品中出现过的虚构的马孔多小镇为背景,其中一些人物也是过去作品中出现过的人物。作品的时间跨度有一百多年,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中心故书;人物众多,几代人的名字又大同小异;情节曲折离奇,再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事小说在崇尚实录的同时,并不排斥虚构.虚构的大量使用,固然是由于小说文体本身的特殊要求,但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下层作者的艺术需要、文学观念、文化心理,乃至市场关注.在明亡清兴背景下,时人文学观念、文化心理产生了巨大变迁,进而对时事小说虚构艺术产生了特殊影响.时事小说虚构也许不符合时事真实,却符合艺术、思想的真实.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昌平小说从人性的探索出发,探讨了人在异化世界中的追寻自由的过程与寻找希望的艰难;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小说中历史的荒诞和碎裂感,深刻揭示了历史的虚无与文学的虚构,给读者以深思和警醒。最后,希望作家能够更好地体察人性悲悯的深度与历史苍凉的厚度,从而更好地创作。  相似文献   

20.
陈丹燕的“非虚构写作”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从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来考量,青少年题材的创作阶段是传统的小说写法;欧洲游历系列是正统的随笔散文;上海城市系列真正开启“非虚构写作”之路,并逐渐形成其诗性质感、史料研究与新闻采访相融合的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近年的长篇新作又显示出她在人事的历史真实与小说艺术的虚构本质之间寻求平衡的探索努力。陈丹燕从自我身份的焦虑出发,展开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知与探寻。她三十年创作历程中的推动力来自于对自我的执着,以及这个自我伴随时代走向丰盈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