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方 《家庭科技》2014,(2):28-28
正每一种药品都有专一的说明书介绍该药的用途与功效等,用药前必须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看功能主治或适应证功能主治或适应证一般会列出该药能治疗的病症或疾病类别。自购药品时,要注意查看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或适应证项目,然后与自身所患疾病相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药品。看不良反应查看服用此药后会有哪些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困倦、嗜睡、口渴、皮疹、过敏等。虽然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主要是通过四个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的手段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系统和评价系统等。英文药品说明书是一种常见的科技类说明文,其目的是为了向患者介绍药品,同时也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使药品制造商与广大患者建立一种明确的互动人际关系,打造其在医药行业的权威地位,促使患者谨遵医嘱。英文药品说明书主要通过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的系统来实现其语篇要实现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体翻译涉及范围广,面对学科多,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着指导理论不确定,翻译目的不清楚,翻译手段和翻译策略不适宜等诸多问题.以功能目的理论为指导,贯彻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进行应用文体翻译实践,运用实例分析应用文体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长征 《理论界》2003,(2):95-96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两种方法,即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事实上传统的语法翻译为人们多年所沿用并已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交际法则是近年来被人们认识和运用的,随着改革开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间商业联系的日益加强,广告在商业领域的主导作用也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中文广告同被译成英文,同时许许多多的英文广告被译成中文。在众多广告中,若进行粗略的归纳,大致有三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意译和仿译。“直译和意译,哪一种更好”——这一直是翻译领域的争论焦点。笔者认为,直译、意译各有所长。在广告翻译中,应以译文是否明了,是否能吸引消费者为宗旨来确定采用的翻译方法。下面笔者拟用一些广告实例具体说明三种主要翻译方法在现实广告中的应用:1.直译。乔姆斯基认为,直译不仅忠实于深层结构(内容),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例从词法、句法角度对英文专利说明书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阐述,说明其特点、规律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关照下的商务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探讨了商务翻译译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由此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目的论的关照下进行商务翻译.随后,分别讨论了在目的论的关照下如何解决商务广告、商务信函、说明书、公司简介、外贸合同等商务文本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最具代表性的商务英语语篇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和商务广告为例,提出目的性法则是指导商务翻译活动的依据,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确保商务英语译文语篇在目的语文化中交际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与"信达雅"——中西方两种译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锰珍 《学术论坛》2007,30(8):154-158
"目的论"和"信达雅"分别是中西翻译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文章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来讨论它们各自的特点."目的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而严复的"信达雅"是更倾向抽象的、模糊的、带有一定主观性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在追求忠实性、译文的连贯性和遵守读者适应性等方面有相似性,但在理论系统性、翻译标准和译者地位等方面却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赵伟 《理论界》2007,(11):139-140
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的教材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由原来的"借译"到"著",再到当下的多元化发展,显示这一学科在我国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2.
鲁迅翻译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梅 《学术探索》2012,(8):125-129
业内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他的"硬译"风格和异化理论。然而纵观鲁迅的翻译生涯,可知鲁迅的翻译观经历了曲折的流变过程,从编译、意译,到直译乃至"硬译",最终他强调应视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每次流变都揭示了鲁迅在思想上的转变和对中西文化与文学的重新思考。本文缕析鲁迅翻译观的发展脉络,梳理他翻译策略的变迁,描画了鲁迅作为一个建构新文化的现代主义者和备受争议的翻译家的本真面貌。  相似文献   

13.
写作语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05,26(6):79-81
从写作发生学的视点看,写作语境由三大要素构成:时代精神、主流意识和民间话语;决定写作表达空间的三对矛盾是“时代精神”与“主流意识”的矛盾,“主流思想”与“民间话语”的矛盾,“前卫思想”或曰“先知思想”与“世俗观念”的矛盾。语境作用于写作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语气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决定了该作品的特定风格。好的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中时时考虑到“语气问题”,并且尽量达到原文和译文语气间的动态对等。文章通过对三种不同文体风格的英译汉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引入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来强调译者要对语气的重要性进行关注。文章着重阐述了体现文学作品风格的文体标记,并通过图表说明检验翻译效果的方法及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书宁 《北方论丛》2022,(1):153-164
林纾译笔即林纾的翻译文笔,是林译小说译介方式与文学表达的文本显现。为达到译文与原文的信息对等,林纾在借鉴"言文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有意在文言译文内添加大量的白话俗语。这种"文白相融"的语言策略不仅打破了古文笔法的诸多禁锢,同时也呈现出书面话语的近代变革之势;译介层面的双语转化夹杂着欧式语言的渗入,林纾译笔对于欧化词法和欧化句法的吸收,改变了文言原有的书写特性与语句框架,进而表现为"新"与"旧"的叙述叠合;新旧交融下的译介活动又催生了"注"与"评"等译笔补充形式。这类注评以副文本为表现,从而成为林纾针砭时弊、宣扬爱国保种之情的文本场域。林纾译笔既吸收古文之典雅,又融合今文之新奇,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促进传统小说文笔的现代嬗变。  相似文献   

16.
译者与作者的和谐共生关系指明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兼有的双重身份,实质上是提出了构建翻译写作学的理论体系。翻译写作学的构建需要借助写作学的基本原理,在翻译过程中采纳并运用写作学"感知—运思—表述—检查"的核心机制,整合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从西方经典语言学中,包括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等直接受益的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理论框架和思路,并融合中国传统译论基于中国传统文学、美学、文章学、文艺学、语言学所提出的译事标准,明确翻译写作新过程,完善翻译写作学的基本建构。构建翻译写作学的目的即是对译者和作者长久以来身份之争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为实现翻译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真正结合而提供了途径,旨在呼唤对高质量翻译的重视,切实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写作学会会长裴显生教授对现代写作学理论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新世纪建设发展的目标与任务,逐步建构了“基础写作学”、“实用写作学”、“公文写作学”三大理论体系,对建设现代先进的写作理论文化具有开拓性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童庆炳 《河北学刊》2008,28(3):95-100
本文评述了对《定势》篇中"势"的五种理解,包括"法度""标准"说、"体态"说、"表现形式"说、"风格倾向"说和"文体风格"说,并认为"文体风格"说的思路大体正确,但提法似可商榷。同时根据对"文体论"的系统思考,指出刘勰所要定的"势"是语体之势,并通过与徐复观文体论的比较,进一步确认刘勰的"势"属于文体系统的语体层面,还概括了刘勰运用语体之势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民族翻译史是我国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当前民族翻译史研究的现状和不足.认为一部民族翻译史的书写应该与该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专门研究特定民族社会、文化的文化人类学出发,构思一部彝族翻译史,不仅可以丰富我国译史研究,而且是对民族译史研究方法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20.
金宇澄的在体化写作主要体现在,他在个体经验写作的基础上,对不同权力空间的交叉体认,对国族历史的再阐述,以及转换生成的生命隐喻三个方面,通过这一写作方式,最终达成其突破历史的桎梏,重建民族认同,更新当下自我生存经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