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延伸与深化,作为权力运行的“免疫系统”,在防范企业管理风险和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对国有企业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强化监督,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这一重要讲话切中要害,也为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指明方向。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生产经营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是企业党委、纪委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务必要认识到这项工作服从和服  相似文献   

3.
王英 《领导科学》2006,(11):25-26
2006年1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制约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发挥各方面监督的积极作用,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加强对腐败多发易发部位和领域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创新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制约力度,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显得非常重要。一、抓住监督的根本保证措施,健全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机制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制度的缺陷是最大的缺陷。加大反腐败力度,必须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风险管理,强化对关键岗位人员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是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廉政风险事前防范、事中监督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对关键岗位人员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才能从源头上增强职工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干事、干净”。  相似文献   

5.
李建刚 《领导科学》2013,(17):40-41
国有企业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企业的人、财、物以及其他经营决策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把手的言行与工作作风,影响着企业的运行和风气。一把手所处的地位比较特殊,容易置身于监督的真空地带,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自觉地接受监督,其权力的行使就很有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一把手相继落马,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所以,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用制度和机制来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是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一、当前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存在不足(一)监督形式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企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功能还没有得到较好发挥,有些企业主要领导的权力仍然未得到有效制约,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国企领导人员权力运行监督机制,需要从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学权 《决策探索》2013,(24):30-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让握有权力的领导干部不愿、不敢、不能滥用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中,尤其重要和困难的是对领导班子正职即“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对政治生态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国有企业对"关键少数"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有效性不足、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等关键环节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国有企业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存在政治生态建设层层递减等不足之处。进入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应当不断厚植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根基,强化对"关键少数"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构建严密的配套制度体系,打通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9.
方莉 《经营管理者》2013,(28):339-339
党的十八大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国有企业新时期实现"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一个新课题。浅析,健全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防控机制,构建与供电企业相适应的监督体系,是保证权力正确运行和监督制约的关键。因此,供电企业应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苏志忠 《决策探索》2013,(24):46-4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权力监督制约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才能杜绝滥用权力,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1.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首先就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决防止先集中后民主、真集中假民主。有了制度。就要切实维护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造成制度在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面前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2.
不断健全国有企业招投标监督机制,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招投标监管、增强监督实效,是有效预防干部腐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俗称“一把手”)。因为“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权力运行的中心,容易成为上管不着、下不敢管的监督“死角”,出现监督“真空”。因此,对“一把手”的监督将是我们今后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在国有企业开展党委巡察工作,是企业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目的就是通过运用巡察这把“利剑”,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促进基层更加规范管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本文重点对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巡察工作“后半篇”文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几年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这逐渐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民主的经典涵义,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但是,在现今的政治实践中,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关键,不在于也不可能使人民中的多数亲自掌握和使用公共权力。民主政治的关键在于,要确保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在权力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受到全社会的监督,防止他们滥用权力和个人专断。如果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在滥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央反腐倡廉的倡导下,企业建立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的机制,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内部审计和纪检监督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监督手段,审计和纪检监督工作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企业的审计和纪检工作都是企业的监督形式,但是工作重点却不相同,企业的审计是一种综合经济监督,它  相似文献   

17.
张素芝 《决策探索》2010,(22):27-28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对权力的范围、实施对象和运行规则等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约束的一种体制。建立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就是要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制约权力,使权力限定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近几年来,尽管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但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消极腐败、违法违纪仍时有披露,居高不下,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力。当前,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谋利益,已刻不容缓。为创新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改革权力配置,强化监督的制约性;完善监督制度,强化监督的法制性;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的实效性;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提高监督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反腐倡廉的倡导下,企业建立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的机制,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内部审计和纪检监督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监督手段,审计和纪检监督工作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企业的审计和纪检工作都是企业的监督形式,但是工作重点却不相同,企业的审计是一种综合经济监督,它是对干部财权的监督,做好企业的审计工作就可以从源头上防治企业内部的腐败。  相似文献   

19.
加强干部监督,是关心爱护干部、确保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必然要求,是规范干部言行、确保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坚定不移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的新部署,是对党的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权力提出的新要求,是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增强干部监督实效寄予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20.
完善国有企业纪检工作机制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制的重要内容。未来完善国有企业纪检工作将从政治监督工作、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大监督体系、“三不”机制、党风作风和纪检组织规范化、法治化等方面进行努力,实现国有企业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