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遥远的古希腊开始,先哲们已经开始歌颂爱神、探讨爱情。系统的爱情观在柏拉图的著述中已经论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从《斐德罗篇》、《会饮篇》这两篇最伟大的柏拉图对话著作入手,来发掘柏拉图的爱情哲学观。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的<会饮篇>体现了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她们整体的社会地位都已经被定位在侍者、仆人等角色中:"爱神"是有性别的,完全变成了男性的特征;对男同性恋者采取赞美的态度;"爱"是对美的缺失和追求,是介于美和丑、善与恶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斐多>一篇充满了生与死的冲突,充满了拯救者与被拯救者角色的互换,求生者与求死者(虽不及<克力同>篇般直白,却暗含了最后时刻的争取)的暗中较劲,当属本篇最耐人寻味的部分.本文旨在讨论该篇所牵涉到的几个"药方"--药方当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但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那里,则是救治灵魂的药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用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来解读和评论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文章首先讨论了柏拉图在"洞穴理论"中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分析对于理解和评价<小城畸人>有怎样的帮助,然后论述柏拉图对于真理的探求是如何在<小城畸人>中得以重现的.最后,文章分析了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在创作目的上与"洞穴理论"存在的差异,并通过这种差异探讨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女作家巴赫曼的广播剧代表作<曼哈顿的善神>自问世以来,备受争议.作者以其独有的女性视角,描述了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曼哈顿善神"摧毁一对虽偶然相识但疯狂相爱的青年男女乌托邦式爱情的全过程.运用互文性原理和社会心理学分析方法,解读了巴赫曼对传统爱情母题的颠覆,以期发掘巴赫曼现代社会爱情观的深层肌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柏拉图对话<会饮>中"性"的思维与<孝经>中"孝"的思维,指出中西人文在源头处的一些重要分野.相比之下,性比孝更接近于原始人性,更亲和于自然人性.所以在文化论中,就不能拂人之性.而性的文化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包括奥运会.  相似文献   

7.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描写乡土爱情婚姻最深刻的一篇,它讲述的是农村一个荒僻角落里一家母女三人的爱情婚姻故事,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时间跨度30年.本文从民间视野的角度,解读作品中三个女性的爱情命运,剖析中国广大民间女性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困惑和归宿,探究民间女性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内在互动变因,审视乡村妇女自主意识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戏仿是互文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源文进行戏谑性模仿来实现作者自己的目的。柏拉图的《会饮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礼赞爱情的诗篇,美国作家雷蒙德·卡弗在小说《讨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中通过对《会饮篇》进行结构与主题上的戏仿,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深刻变革带给人们的精神痛苦以及对于寻求真爱的迷惘。  相似文献   

9.
<宦娘>的本事至少有三个.考察它的本事,就发现<宦娘>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应该是一篇地道的友情小说,或者说它写了爱情又写了友情.<宦娘>中采用了"琴"和"筝"这两个古老物象,一般说,琴代表友情,筝代表爱情.  相似文献   

10.
重新解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和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不难看出婚姻爱情主题才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众多主题中的基本主题,列夫@托尔斯泰的婚姻爱情观和这一婚姻爱情主题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尽管人们对柏拉图式恋爱耳熟能详,但是其内涵却时常遭受误解。结合柏拉图的《会饮篇》与《斐德罗篇》,从美、善、真方面对柏拉图式恋爱进行三维解读可以完整呈现其内涵。作为真善美统一的柏拉图式恋爱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它驱散痛苦的阴霾,实现了生命的艺术化;它冲破现实的束缚,实现了生命的自由化;它获致形而上的品格,实现了生命的超越化。柏拉图式恋爱可以使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相似文献   

12.
审美与欲望的关系问题是美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审美欲望化与欲望审美化分别是中西方对于欲望与审美的关系问题的两条基本阐释进路.<论语>和柏拉图的<会饮>作为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经典文本,对此问题的理解具有代表性意义.<论语>一方面将审美欲望化,另一方面又将纯化、道德化的欲求审美化,可以看作是对欲望的否定性超越;<会饮>中的不同讲辞则以各自的方式将欲望审美化,可以看作对欲望的肯定性超越.  相似文献   

13.
明代梅鷟<尚书谱>五卷,迄今未有刊本.阎若璩称此书"殊武断也.然当创辟弋获时,亦足惊作伪者之魄."其"武断"之处表现在:断定孔壁<古文尚书>十六篇为孔安国伪造;断定东晋<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为皇甫谧伪造;否定<百篇之目>,断定<尚书>全经七十七篇;臆造"刘向<别录>古文尚书五十八篇"篇目,等等.其"创获"主要表现在:考辨<尚书序>(大序)之伪;考证郑冲未见<古文尚书>;考辨晋人<武成>篇之伪,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角色的死亡突出爱情的伟大不同, 美国作者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中通过死亡来考量角色的爱情,同样起到反映和揭露黑暗和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作用.通过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角色的死亡与其爱情的关系,及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的爱情观,书中角色面对爱情与死亡所做出的选择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5.
戴维·萨克斯的这篇发表于1963年的论文是英语世界第一次针对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核心论证--正义论证--所做的严格逻辑审查和分析,这篇文章自发表后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迫使人们以更为严格的方式来面对柏拉图的正义论证,无论是对它进行批判还是为它进行辩护.在这篇论文中,萨克斯敏锐地发现了柏拉图正义论证中的一个所谓不相干的逻辑谬误,即,在最初提出来的是一个关于世俗正义概念的论证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论证过程当中,却被转化为一个关于柏拉图式的正义概念的论证.萨克斯不仅指出了这种概念上的不相干,而且还根据文本进一步分析了是否有可能从柏拉图式的正义概念推导出世俗的正义概念,或者反过来从世俗的正义概念推导出柏拉图式的正义概念,以便有可能为柏拉图的论证做出辩护,但是,作者最终证明,所有这样一些路径在柏拉图那里都是不存在的,从而使得柏拉图式的正义概念和世俗的正义概念之间就存在着根本的逻辑间隙.  相似文献   

16.
一部<红楼梦>,曹雪芹基本上是按照"文成于三"的模式来建构的.所谓"文成于三",意思是"三"不仅体现于<红楼梦>的主体框架和情节线索上,而且还普遍地存在甚至融化于<红楼梦>的微观结构乃至语言句式上,最后形成一个由"三"构成的有机的网状结构.例如,黛玉是宝玉爱情之线(小说的三条主线之一)中的三个女主角之一,而最能体现黛玉悲剧性格的典型环境则是"听牡丹亭"、"吃闭门羹"以及"逗引鹦哥"等三境.在此主要通过对黛玉的"听牡丹亭"的"三听之境"(耳听、心听及神听)的细读式结构分析,以证明<红楼梦>"文成于三"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著作<法律篇>中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从"人治"转向了"法治".这一转型不仅丰富了法治问题的基本范式思考,而且也为后世的法学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源泉.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当代电影中,以目的论和二元对立为特征的男性树状文化模式总是会不断地在其中展现,它们带来的总是"终结"、"断裂"或者"崩溃".而在文化历史步入21世纪的当代电影.对更真实而合乎自然的女性/阴性方式和如自然一样绵延不息的生命本质的追寻已是势不可挡.女性式的精神是内在延续的,是没有起点、终结,也没有中心的,它所具有的"非理性"的认识方式则践行了与以往男性中心主义文化思想不同的"女性式"的思维/体验路线.这条女性式的精神路线,穿越了树状的和以目的论和二元对立为特征的男性社会文化模式,而进入到女性式的块茎的、游牧的和"绵延波动"的模式.通过分析<她比烟花寂寞>、<钢琴课>、<禁入坟场>、<鬼水凶灵>、<对她说>、<罗曼史>等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男性树状文化模式的式微和"女性式精神"凸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百花文学"的研究不能仅仅是文本解读,要回到50年代的历史场域,探寻"百花文学"爱情叙事中存在的矛盾与尴尬."百花文学"表现的爱情观是50年代新中国爱情观念建构的一个重要部分.50年代的中国需要一种新的爱情观念,"百花文学"对社会主义爱情欲拒还迎的态度,注定了它尴尬的历史命运.在当今建构和谐文化的共识下,需要对历史进行必要的反思,进入作品和时代内部清理它们的复杂关系,拨开重重迷雾,廓清50年代的政治化的爱情观,重新认识"百花时代"的文学,也能对当今文坛提供一定的警示.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在《会饮篇》这篇对话中从对"爱"的赞美,到对具体美的分析,最后提出的关于"美本身"的观点。这种美的相论对西方的美学文艺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关于"美"的观点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层面进行了相应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