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法自然”是老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结晶.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要求人类体验生成力的神妙,让大自然在自然而然中呈现出自身的真正价值.在当代美学视野中,“道法自然”的思想能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化合,并拓展到对自然内在价值的体认.“道法自然”的思想为后现代哲学与美学,尤其是生态、环境哲学与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老子》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道”的本质内涵则为“自然”,是为“道法自然”;而“自然”乃是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由于“道法自然”的命题最终归结为“人法自然”,故“自然”的理念实为《老子》哲学的主体性价值原则,透露出对人之主体性的重视与强调。  相似文献   

3.
自然原则与道的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原则与道的智慧杨国荣一《老子》哲学以道为第一原理。作为存在的终极根据,道并不是一种外在的主宰;毋宁说,它更多地表现为存在的自我统一。循沿这一思路,《老子》进一步提出了“道法自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从本体论上看,所谓“道法...  相似文献   

4.
“道法自然”思想是我国道家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精神,不仅揭示了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人类观念形成的总法则,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内涵。道法自然将自然与无为联系起来,提倡淡泊名利,热爱自然,返朴归真,这些道家伦理所特有的智慧,对当代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法自然”与生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的开展,需要生命哲学的支撑。"道法自然"是道家生命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可用之于生命教育。"道法自然"的基本涵义是道效法自己的本性,其运行法则是"顺其自然"。这对具体生命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万物各有其性德自然,应顺遂各自性德成就自己。对生命教育而言,"执道遂德"、"顺其自然"便是"道法自然"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个性特质,摒弃一元选拔模式,倡导多元生成模式便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先秦六家学派的哲学思想中,阴阳家和道德家处于最显著的地位。其中道家的“气道(通)乃生”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精气学说为基础的气化生理理论的建立和以“道法自然”为宗旨的养生治则理论的确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理论源头,在社会治理上,老子从“道法自然”推出“人性自然”,在“自然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治理的三个层次:道治、礼治和法治。老子的治理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管遵华 《理论界》2006,9(4):98-99
老子思想中蕴涵着重要的管理伦理思想,他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知人善任”的思想闪耀着管理学的光芒。挖掘其中的管理精髓,结合企业实际,恰如其分地运用,定会给现代企业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马德成 《江淮论坛》2007,(3):124-128
中国古代《老子》一书中有许多思想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见解颇为相似。这些思想成分包括:“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最小政府主张,“视若刍狗”的一视同仁主张,“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可道非道”的不可知论,“谦和慈柔”的博爱主义。  相似文献   

10.
老子哲学思维的灵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哲学思维的特色是:由天道推及人道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玄览”、“静观”的直觉思维方式,“正言若反”的逆向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天道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黄慧敏先生以“大道朝天”为题,论老子道家思想在景区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关于水的“顺势而为、大度容人、谦退守柔”的论述更为精彩,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典籍之一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学思想 ,为历代的养生学大师所重视和推崇。从“长生久视”、“道法自然”、“柔弱处上”三个不同的角度 ,深入探讨《道德经》中的养生学内容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海亮 《船山学刊》2008,(3):135-138
在伦理思想上.老子认为伦理的本质即是“法自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道为万物母”的本体论;二、“道法自然”的伦理观;三、“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衡观。汲取老子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人类保护环境的主题思想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实现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伦理思想上,老子认为伦理的本质即是“法自然”。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道为万物母”的本体论;“道法自然”的伦理观;“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衡观。汲取老子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人类保护环境的主题思想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实现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俊  刘国华 《理论界》2006,(3):91-92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是他“无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精神灵魂。文章分析了“无为”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和结构,清楚地阐述了“无为”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量史实论述了托尔斯泰“自由教育”思想是对启蒙思想家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托尔斯泰关于“自由教育”的理论,关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主张,以及重视实践、重视劳动教育、重视教材建设、提倡生动活泼教学,强调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等思想,均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诗贵自然说     
“自然”一说,最早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注云:“法,谓法则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老子原本论道,以为道以自然为法则,“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既然于自然无所违,故能得人心,顺天意,从而亦能自得。南朝时,文学批评家们借“自然”以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玄学中“自然”的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二宇在先秦就已出现.最早见于《老子》中,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在先秦大都为道家所谈及,儒家则大多避而不谈.《论语》、《孟子》中皆不见“自然”.而“自然”在《老子》中则出现了,《庄子》中出现了七次.道家的“自然”含义主要有二:第一指天然的、万物的本然状态,“以辅万物之自然,而非敢为也.”第二指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莫之命而常自然”“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自然”是道家手中的一张王牌,用以反对儒家.儒家积极入世,道家则遁归“自然”.老子把“自然”和道联系起来,“道法自然”,而道和仁义是相对的,“大道废,有仁义.”庄子亦云“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他说,古代之人“在混芸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时“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不得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时的人们“莫之为而常自然.”至是后来的人们破坏了这种“自然”,出现了圣人,发展出了仁义,才导致了人与人争夺,社会混乱.因此道家主张绝圣弃智,遁归“自然”.  相似文献   

19.
论述老子的养生之道,就要着重阐述老子的养生目标、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老子把“长生久视”作为自己的养生目标,把“道法自然”和“内外兼修”作为自己的养生原则,通过“慈爱”、“俭啬”、“不争”、“道冲”、“抱一”、“守中”、“致柔”、“清静”、“周行”的养生方法,达到“修道而养寿”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作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的《阴符经》,以老、庄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为基点,通过“五贼”、“三盗”之论,着重阐述了“天道”(即自然)的客观性、必然性之脉理,其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极为丰富和充满着智慧色彩的。那些“食其时”之论、守“三要”之说、“动其机”之主张、“合天人”之追求,无不光彩熠熠,影响深远,。对于今人,是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和教化功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