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是汉语中一个多音多义的字,这些音义不同的词是不是同源词呢?它们如果词义有联系并在上古汉语中只有一种读音形式,说明这些词来自同一语根,后来才孳生分化为音义相关的几个词,这一语根的语音形式是怎样的呢?又是如何发生演替分化的呢?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应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怎样达到《决定》所规定的这“两确立一保证”呢?佛山升平百货商店经过一年试行“合股经营,共负盈亏”的股份制实践,提供了成功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规范命题的方阵理论最多是未被证明的假说 ;将“允许”作为权利性规范词 ,把“不可以P”等同于“不允许P”是规范方阵理论的两个误源 ;规范命题复合形式展开的正确与否 ,决定于是否准确把握规范词的含义和命题联结词的逻辑性质  相似文献   

4.
《今日南国》2006,(19):54-55
同学聚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同学聚会了,您想去参加吗?如果您想去参加,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如果您不想去甚至根本就不去,又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5.
THIS与THAT     
This和that是两个最普通最常见的词,其用法和含义并不那么简单。要学会正确使用更非易事。 请看下面两例:Sometimes I wonder what I'm doing in that country. Have you heard from this scottish boy you used to go out with?.据说这是两个误用this和that的典型例子。那么,它们错在哪里?病根何在?如何诊疗呢?造出上述两病句的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this和  相似文献   

6.
国庆节时,交警叔叔还在上班,冬冬非常佩服,就拿起笔,给叔叔们写慰(wèi)问信。他开头这样写道:“敬爱的警察叔叔,您们好!”坐在一旁的妈妈看了,皱起眉头问:“你为什么要用‘您们’呢?”冬冬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您’是对长辈、老师或自己崇敬的人的尊称,‘交警队’里有许多叔叔,当然应该用‘您们’喽!”妈妈听了笑道:“‘您’是尊称,你说得对,可是‘您’没有复数形式,后面怎能加上‘们’而变成‘您们’呢?”“那么,遇到多数的‘您’该怎么称呼呢?”冬冬发起愁来。妈妈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接着讲解道:“如果称呼两个以上的人,可以说‘您俩’…  相似文献   

7.
就词的内部结构形式着眼,现代汉语词的构成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就单纯词而言,有单音节的,也有复音节的。那么一个复音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呢?电就是说,这个复音词是一个语素构成的呢,还是几个语素构成的呢?这有个辨识问题。现代汉语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复音词在学习汉语的人乃至研究汉语的人中间存在着这种辨识问题。吕叔湘先生说:“有很多双音节,里面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语素可以讨论。”(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490页)本文试就复音词中的语素如何确定谈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恳乞指正。  相似文献   

8.
娱乐广场     
笑话与幽默 修电视 在电视修理部。 “先生,请原谅,您的电视机今天已经来不及修理了。” “那我今天晚上怎么办呢?”“给您两片安眠药吧!”  相似文献   

9.
说“谁何”     
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句,(以下简称陈利兵句)其中“谁何”两字,受到历代著名注家及训诂学家的注意。“谁何”这两个字,究竟如何解释,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双音词?是不是照字面解释是两个疑问代词?弄清这个词,对正确理解这一名篇中的这一句,是十分有意义的。先看历代著名注家对这个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华人时刊》2006,(7):92-94
什么是基因? 近年来,人们常常听到“DNA”和“基因”这两个词,例如通过DNA进行亲子鉴定、破案,转基因的动物和植物等等。那DNA是什么呢?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它遍布于人体每一个细胞内,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化学载体。而基因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四册语文课本所选郭沫若同志《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象吴王桂那样首鼠两端的人,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巳.”编者注释说:“首鼠两端,也作首施两端。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首鼠、首施,都是首尾的意思。”这可说是无稽之谈。“首鼠两端”怎么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呢?“首鼠、首施”为什么又是“首尾”的意思呢?难道“鼠”和“施”都等同于“尾”吗?其实,“首鼠”是一个联绵词。所谓“联绵词”,又叫“连语”,是由两个音节组成,  相似文献   

12.
狮子的问题     
一天,作为草原之王的狮子问小兔了:“你是我的朋友吗?”小兔子笑着回答:“当然,大王,我永远都是您最忠诚的朋友。”“既然如此,”狮子说,“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总得不到你的忠告呢?”小免子想了想,说:“尊敬的大王,我智力低下,无法看到您犯的错误。”狮子又去问狐狸。狐狸讨好地说:“小兔子说得对,您那么伟大,有谁能够看出您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13.
什么词是好词?什么词是臭词儿?要我说:一个很漂亮的词用错了地方,就变成了臭词儿;一个很普通的词放在贴切处,就是好词。在一本古书上,记载着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诗的一个故事。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读完之后,问道:“您听懂了吗?”老婆婆回答说:“听不懂。”白居易就拿回去修改,改好了,再读给老婆婆听,读完又问: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应用最广泛的词尾是儿尾,北京话的儿化词更是特别多。衡阳话没有儿化韵,因此不可能有象北京话那样的儿化词,就是儿尾词也极少,象“侄儿”这样的词,还是“儿”而不“化”的,就是说,那是分明的两个音节,不是儿化词。至于象“老头儿”、“玩艺儿”这样的说法,那是借用普通话在特殊的场合作戏谑之称,并不是衡阳话本身实在有这些个词。那么,作为衡阳话最普遍应用的词尾是什么呢?是子尾。普通话也有子尾,但不象衡阳话应用这么广。从  相似文献   

15.
您不信任我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幢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里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再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嘛,有人会溜,有人不溜……”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可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嘛?”司机皱起了眉头,“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开车溜掉?”“我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啊,说什么呢?”司机说,“那好!把我的车号…  相似文献   

16.
“简单”是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其义如字,确实简单。但它的内涵也许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简单”的内涵究竟该怎样理解才算正确?“简单”这个词能引起我们什么联想?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简单”的事吗?你认为人是否应该活得简单些?请以“简单”为话题,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两棵枣树     
我家屋后有两棵枣树,东边的是爸爸栽的,西边的是叔叔栽的。这两棵枣树互相挨着,真像爸爸和叔叔手拉着手。一次,我和爸爸在枣树下乘凉。我问爸爸:“您说,这两棵枣树的枣子一样多,一样甜吗?”爸爸说:“嗯——不一样。西边一棵枣儿多,枣儿甜……”“为什么?”“因为你叔叔知识多,学问广。”“那您呢?”“爸爸没多少文化,不如你叔叔。”为什么爸爸不如叔叔呢?爸爸爽朗地笑了起来:“爸爸没文化,只要你能像叔叔那样有出息,爸爸就心满意足了。”从此,我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中。那一年,爸爸和叔叔闹别扭了。枣树下传来争吵的声音:“凭什么爹妈的地都是…  相似文献   

18.
人们听说过“医托”、“布托”,绝没想到会有“婚托”。如您是位征婿者,说不定与您花前月下、情意绵绵的约会者就是个职业“婚托”。 “托”字,在汉语里本为委托之意,现代社会将其慢慢演变成为“与某一方联合起来骗另一方的人”,用武汉话说就是“做笼子”。“婚托”便是与婚姻介绍所老板联手起来骗征婚人钱财的人。 “婚托”是如何出现的呢?起先是一婚姻介绍所的老板为了招揽  相似文献   

19.
有个信徒问慧海禅师:“您是有名的禅师,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慧海禅师答道:“有。”信徒问道:“是什么呢?”慧海禅师答道:“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08,(20):32-33
人们发怒时,嘴里常常蹦出两个字“滚蛋”! 与其说“滚蛋”一词具有实际的语言意义,不如说它是一个表达强烈情绪的符号,因为它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那么“滚蛋”一词是如何由具有实际语言意义转换而为一个象征符号的呢?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还得从远古的生殖崇拜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