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目标及其达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中学教育实际服务,为师范生个人的提高和完善服务。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目标达成的途径和方法为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心理教育、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师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是公共心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高师院校应加强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从教学观念、课程设计、教学时数、评价制度及心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提高学生对心理实验的重视程度,满足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需要,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心理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师教育学科公共课程是指体现师范教育特色、为培养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而设置的一类学科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中教法、教育实习等。这类课程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高师毕业生素质,从而影响基础教育质量。因此,高师教育学科公共课程的改革,一直是高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但是,目前高师教育学科公共课程质量仍然令人十分忧虑。高师毕业生中存在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不强。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和教学问题束手无策,不适应期延长等现象,正是高师教育学科公共课程质量问题的一种反映。为什么高师教育学科公共课程长期没苦的改革,仍然不能…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高素质师范生,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应有正确的教学取向.针对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课程目标单一、缺失,教材内容传统、固定,教学方法单调、落后,教学评价偏颇、失实,师资队伍年轻、多变等,在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策应该是:课程目标要统一,教材内容要实用,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评价要多元,师资队伍要稳定.  相似文献   

5.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中心应是教材体系和内容。当前 ,我们要以继承和发展创新的态度 ,积极采纳原有心理学教材体系的科学成分 ,同时更要结合教育改革的需要 ,以新的教育理论 ,调整、充实、完善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 ,形成特色鲜明、适应时代、观念更新和体系独特的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  相似文献   

6.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师公共心理教学中存在教材体系不完善,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观念落后,忽视教师人文意识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现象。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采取相应改革策略,突出师范生、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为提高师范生心理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大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心理学课是构成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课,也是体现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的特色课程之一。其课程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高师学生师范素质的形成和个性的培养,而高师生的素质又关系着未来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际水平与现实要求相距甚远,具体表现为教育思想落后、教材内容脱离实际、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因此,要使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纳入正确轨道,首先要从确立符合中国实际和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并以此来指导该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论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整体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内容体系改革是高师公共心理学改革的的重点和中心,但是要提高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质量,还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教学手段进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师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浙江师范大学以培养高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构建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本文从探索课程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环境等多个维度阐述了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构高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基本策略与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师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浙江师范大学以培养高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构建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本文从探索课程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环境等多个维度阐述了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构高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基本策略与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当代教育改革中 ,更应把心理学教学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此 ,在心理学教学中应注意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成人全日制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21世纪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全日制学生的教育正面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他们对提高自身素质的认识,深化德育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计划,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变革中的高校教师焦虑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焦虑心理的存在是目前高校中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教师焦虑心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关注其焦虑心理并采取措施降低教师焦虑心理是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 ,由于恐惧心理的产生 ,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上的不协调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对克服恐惧心理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民主化不仅符合中西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而且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最佳途径,是摆脱语文教学改革困境、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两课"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子,在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厚实的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发挥"两课"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文章试图从探索高校"两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加强高校的"两课"建设,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师心理学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缺憾,削弱了该门课程在师范教育中的应有作用,降低了人们对它的认可程度。为保证师范教育目的的实现,提高师范学生的质量,增强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效果,有必要对高师心理学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钢琴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教育提出“教育以人为本”,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广博的科学知识、出色的语言表达、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教学管理能力等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评估意义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出勤率与流动率的重要因素。从教育规律来看,教师工作积极性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这种递进关系决定了学校管理者必须了解教师工作满意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引起教师工作不满意的问题,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