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鹏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83-87
秦腔作为关中最受欢迎的戏曲文艺形式,是关中人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在柳青等陕西当代第一批作家的创作中,秦腔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染作品气氛、突出人物性格的元素。然而到了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第二代作家身上,秦腔已经作为一座挖掘不尽的矿藏,在塑造人物、营造气氛、结构作品、推动情节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秦腔的慷慨悲凉、热耳酸心的美学特点内化为陕西当代小说的美学追求,直接的影响了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马军英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1):139-141
贾平凹在小说<秦腔>的叙述上主要是采用了主人公疯子引生的视角,由引生讲故事,讲他的所见所闻,讲他自己的梦幻、经历、感受.但是,在许多地方,视角发生了变化,有时却采用作家自己的全知全能的视角,有时采用了其他主人公如另一男主人公夏风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罗滋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1):135-137
读贾平凹的<秦腔>,立马就想起女娲造人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女娲创造人类之时,人就是被用泥捏出来的.一开始,女娲捏得精致,后来累了,用根柳条儿沾上泥,就地一甩,也都成了人.泥土的本性就成了人类最本真的特征.<秦腔>中的这些个农民大概就是女娲一柳条子甩出来的人儿,粗手粗脚,面目含糊,线条粗犷,行动想要大刀阔斧,却因浑身沾满泥浆,一走一甩一串泥点子. 相似文献
4.
曹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6):81-84,95
决定戏剧的适演性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戏曲中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丰富性对提高戏剧适演性的因素不可忽视。秦腔传统戏《铡美案》的角色不多,但个个性格鲜明,推动剧情矛盾前发展。秦腔现代戏《血泪仇》一度也是适演性不错的戏剧,但由于人物的阶级性淹没了人物的个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矛盾的变化,该戏的适演性就逐步减弱,到了不再全本演出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小说《秦腔》描写的乡村家族文化在现实中的遭际。受社会、文化、道德等因素的制约,家族及家族文化体系从根本上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和条件。所以,当下的乡村家族文化处于一种历史性的消解过程中,最终导致了乡村象族文化精神的丧失。 相似文献
6.
武淑莲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3):76-79
笔者对《秦腔》和《花旦》两部作品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推动情节的主要事件以及值得商榷之处做了细读式平行比较。侧重人物性格塑造、民俗民风、传统戏曲艺术表现,在同中辨异,在差异中发现两位作者各自的情感倾向。同时也让作品瑕瑜互见,充分体现读者阅读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7.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23-130
《废都》现象《秦腔》视阈《山本》问题是贾平凹长篇小说研究中三个重要抓手,本文以之为中心,探讨其长篇小说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在《废都》批评中,呈现出誉毁相参,查禁与再思重评的曲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批评者前后迥异、判若两人的批评立场与批评姿态,令人不禁感慨批评者的风骨。在《秦腔》批评中,传统(乡土)文化与叙事艺术是最主要的两个既定视野,但作品的世界性因素却缺乏贯通性的追索,说明我们的研究视阈有待进一步打开。《山本》问题,暴露出贾平凹创作中早已存在的顽疾与读者的时代病。对于前者,迫使我们思索批评的意义;对于后者,告诫我们需要健康的批评生态,需要负责任的文学批评,需要实话实说,真诚坦言的文学生态。 相似文献
8.
李德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1):147-149
具体上写实,总体上象征,是贾平凹新作《秦腔》采用的重要艺术手法。在这部小说中,除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白雪、夏天义、夏天智等具有象征性外,作品的叙述人引生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他是当下中国农村现实状况和情绪的象征,在他身上体现了当下农民对农村传统文化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坚守与寻找。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历史叙述问题--以几部批评史著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念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2-110
本文以二十世纪几部重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为例,分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历史叙述这一为学者关注甚少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历史观、历史解释范式、话语特征三个方面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并作了相应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与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关注。秦腔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且作为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是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的声腔体系。《周仁回府》是秦腔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支撑,对电影《周仁回府》进行对外译介研究,探究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秦腔电影英译应具备哪些特征,为秦腔文化“走出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西静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7-121
秦腔在中国戏曲中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但艺术创新不足,观众老龄化,年轻观众流失严重,剧团经济不景气等,仍反映出当代秦腔文化衰退的现实。通过走访和调研,文章从传播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秦腔的文化价值和传播形态,进而对秦腔文化的传播路径给予了思考。秦腔文化是根植于民间的、雅俗共赏的民众文化,应做"精"剧场演出,做"雅"戏曲茶园演出,做"广"自乐班演出,做"活"大众媒体传播,方能守住秦腔的民众土壤。 相似文献
12.
欧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30
通过对岳麓秦简“毋夺田时令”的分析,认为“中县道”是内史辖县道,“春秋试射”是县吏召集黔首参加的射术教学、演练和考核。“毋夺田时令”规定了两事项,分别需要和相关律令条文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先秦两汉的社会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先秦两汉三种社会模式的分析研究 ,认为这一时期社会模式思想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神到人 ,再回归于自然之神的曲折历程。其中汉儒董仲舒的社会模式论是对前代各种社会模式的概括完善和全面总结。这些企图用固定格式 ,非历史的塑造各种“完美”模式的传统政治思潮 ,对后来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薛丽春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80-82,122
京剧"样板戏"相对传统的京剧板式来说,其最大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在唱腔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空前的变革和创新:在传统的板式之外新创了许多新板式,极大地丰富了京剧的板腔体系和唱腔本身;在声腔体系中创新了乐句句式和套腔布局,空前地丰富了京剧唱腔的艺术表现功能;在唱腔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特性音调,空前地强化了京剧唱腔的人物个性;在行腔技巧上一反传统戏"曲高和寡"的技巧化倾向,空前地强化了京剧唱腔的通俗化和亲和力,为京剧唱腔的创新提供了无可争辩的宝贵价值和不可多得的"样板"。 相似文献
15.
高航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40-42
韵白,就是用中州韵语音念的说白。在昆剧和京剧界难度最大。通过对昆剧和京剧韵白声调及变化规律的比较,发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这与京剧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唐小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惠莲虚荣心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民意识特点,含有下层妇女自觉的愿望和追求。它的形成有其必然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心理因素。虚荣心是惠莲之死的主要内在原因。惠莲悲剧是一个在浓厚封建氛围下市民社会的女性悲剧。 相似文献
17.
曹广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158-162
基于演出视角的京剧英译和英语京剧研究是一个美国翻译界学者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美国京剧译者非常重视京剧翻译的演出维度,在尊重京剧风味传译的基础上,给予译者较大的自由,对于其中涉及文化差异之处,遵循动态等效原则,允许译者进行替换和再创造,以演出为主要目的,务必使译文具有可表演性、可说性和可唱性。美国译者魏莉莎甚至组织排演了自己英译的京剧剧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要求和客观现实来审视英美京剧译者基于演出视角的京剧英译和英语京剧实践,对国内的京剧翻译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以走出国外京剧英译和英语京剧的迷宫。 相似文献
18.
昆山腔的产生与流变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为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4,41(1)
元代有两种昆山腔,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一种是民间艺人创立的作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将清唱昆山腔的演唱方式引入剧唱昆山腔,演唱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南北曲曲体的变异,昆山腔的曲体指义增强,有了“昆曲”之称;而这时的“昆山腔”或“昆曲”,实已超越了昆山一地的限制,流行南北,成为全国、全民族的“曲”。 相似文献
19.
王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4)
梁启超的《管子传》为他的传记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梁启超从现代思潮的角度出发,对管仲的地位与人格做了极高的评价与褒扬,将其塑造成一位爱国主义的典范。并且他还以许多近代政治理论为基础,对管仲的政术进行了不少诠释,这有助于宣传近代这些政治理论,但这种诠释方式同样也有很大的弊端存在。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创新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勤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2):165-170
川剧是巴渝地区移民文化激烈碰撞后形成的文化瑰宝,分为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几个类型,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以超人的才智承载着川剧技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生态迅速变迁,川剧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文章从重庆川剧编剧、音乐、演员、导演的改变,探究川剧传承人的创新。川剧编剧隆学义、魏明伦、罗怀臻等着力于开创新的主题、新的表现手法以适应现代背景下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诉求,演员沈铁梅、孙勇波、黄荣华、谭继琼等则大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与西洋音乐激烈碰撞,产生了新的声腔及音乐形式,在川剧濒危时刻重燃了生命之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