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学徒骚乱对于认识近代早期英国大众文化与大众政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作为近代伦敦街头常见的社会现象,学徒骚乱具有复杂的成因与特点:学徒骚乱多集中于伦敦;骚乱人员来自于社会中下层;骚乱袭击的对象有明确性与多样性特点;骚乱频发于节庆日。英国学徒骚乱特点的形成是在近代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复杂尖锐的利益矛盾与文化习俗、群体价值观念在社会关系领域的折射。  相似文献   

2.
伦敦人口史和城市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伦敦的人口迁入。研究该方面在1550-1750年这一社会转型的重要过渡时期的具体过程、特征及其原因,对阐明伦敦、英国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两者之间的重要联系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举行,展会期间600多万人汇聚于伦敦,给处于阶级关系紧张特殊年代的英国增加了诸多不安定因素,维护展会期间的秩序和稳定成为英国政府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之一。伦敦世博会期间,英国警察采取了增加警察数量、制定紧急预案和邀请国外警察援助等安保措施,维护了展会期间的安全和稳定。英国警察在世博会期间的出色表现,生动地展示了他们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美国1992年洛杉矶骚乱的爆发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 4月 2 9日美国洛杉矶市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骚乱 ,其起因于四名警察殴打一名黑人。虽然黑人期盼司法公正 ,严惩施暴警察 ,但法庭却宣布其无罪释放 ,导致骚乱爆发。由于市政府和警察局之间矛盾重重 ,缺乏协作 ,行动迟缓 ,使骚乱从开始就处于无政府状态 ,并且迅速蔓延和升级。暴力程度之激烈、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大 ,史无前例 ,反映了美国城市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5.
社交网络和赛博应用技术的串联为2011年8月英国的骚乱事件推波助澜,一方面,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信息发布、社会交往的自由;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造成了“自由的困境”.面对网络生存境遇,需要从建立国家间认同、加强相应网络监管立法和措施、实施信息传播自由与信息过滤技术结合等方面来实现网络空间中自由与监管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英国大伦敦警察建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世纪以来,英国传统治安制度出现危机,工业革命带来的治安问题和阶级冲突使改革传统治安制度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自18世纪中叶开始,在大约75年的时间里,警察制度的改革者们一直在为建立一支新的警察队伍而努力。1829年英国大伦敦警察的建立,身着制服的现代警察开始上街执勤,从此以后英国的治安力量将由警察组成。这种新警察与传统的治安力量相比,具有预防性警务、职业化科层组织、职权法治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费用担保制度在伦敦海事仲裁中是一项用于维护可能胜诉的被请求人利益的十分重要的制度.1996年英国仲裁法顺应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对费用担保制度作出了重要的改革:取消了英国法院命令费用担保的权力,并将此项权力赋予仲裁庭.这无疑有利于促进伦敦海事仲裁中费用担保制度的高效运作,也更符合仲裁的本质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金刚 《社区》2011,(15):59-59
趁休年假到伦敦旅游,投奔在英国留学的大学同学小王。他为了生活自由,租住在伦敦伊斯林顿区一家公寓。一进门,小王顾不上辗转接机的劳顿,忙打开包看我带了什么好吃的。厨房里简单忙活后,一顿“懒汉”晚餐端上了桌。吃着来自家乡的牛肉干、烤鸭,喝着地道的二锅头,小王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9.
舒泰峰 《金陵瞭望》2005,(22):19-21
10月27日开始于巴黎的骚乱,是号称世界文明之都的法国近几百年来罕见的一次大规模暴力事件。在21世纪的转折关头,到底应该怎样去建设一个现代国家9相信这场骚乱将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0.
王淼 《社区》2011,(21):56-57
许多旅行者都知道,伦敦有全球第一条通车的地下铁。这套昵称为“tube”的地铁系统,是诸多旅行者造访伦敦时主要依赖的交通工具。尽管地铁很方便,但缺点就是少了些景观可以看,相较之下,伦敦的巴士不仅价钱便宜,  相似文献   

11.
白先勇的《孽子》以其同性恋题材和对父子关系的描写征服了读者,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传达了作者对父子关系的思考.从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意识和重塑父亲的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中西文化的精神特质在白先勇小说中的体现,传统的家庭教育以及留学美国的背景对白先勇心中父亲形象的形成影响颇深.白先勇在反抗传统父亲专制的同时,也在寻找有同情心并具有引导作用的精神之父.《孽子》吸收了传统父亲形象,也对其进行了重新塑造,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善恶观念是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概念,是人们对某种行为或事件道德与否的评价、观点和看法。随着社会生活中价值观、道德观的急剧变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显得极为必要。如何把握善恶的本质及功能,如何确立善恶的标准以及如何对善恶问题进行新视野、多角度的研究,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德国著名哲学家罗伯特·施佩曼认为“善”与“恶”受制于文化形态、时代、社会阶层以及使用该词语者的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它具有相对性。判断行为是否“善”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此行为能否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一个人一旦形成了坚定的内心信念,就会在内心信念的支配和驱使下,对自己的道德活动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审视,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产生善举。  相似文献   

13.
党领导的东满地区"红五月斗争",使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在东满地区的"红五月斗争"中产生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但它不是"立三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具有很高的立宪成就。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精神同五四宪法一脉相承,甚至某些条文都保持和恢复了五四宪法的原貌。这体现了五四宪法在我国宪政建设中的价值所在。五四宪法从其立宪目的、立宪主体、立宪程序、立宪实质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15.
反成长叙事虽然也借用了青春成长的叙事方式,遵循了相似的结构模式,却又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节走向。即故事主人公未能按照社会理性预设的道路成长,而是对成长的彻底否定。《阳光灿烂的日子》堪称中国青春类型电影中反成长叙事经典作品,它以“文革”为背景,社会权威、家庭权威与教育权威的缺失,形成了以主角被抛弃、对成长的怀疑和对现实的迷茫为内涵的反成长叙事,象征着在市场经济语境下,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减弱造成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迷茫。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世界语运动从发轫到“五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五四时期尤为显著,但未遂五四先驱们所愿的成功。究其发展的原因:一是合乎当时社会需要;二是世界语本身的优点;三是其顺乎人类共同理想。而其受挫的原因:一是汉字存在的合理性,改行世界语不现实;二是其传播时间不长,人们对之了解不深;三是世界语运动者目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姑恶”主题在中国古代诗词和小说中大量存在,“姑恶”成为重要的文学母题。在性别理论观照下,“姑恶”叙事虽然有明显的性别语法,但与西方女性主义所提示的“妖魔化” 女性有所不同,“姑恶”所表征的婆媳性别关系具有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特殊性。一方面,婆媳关系是父权性别机制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代行父权的母权也是有限的。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姑恶”主题表征,建构着父权机制之下的姑贤媳孝性别理想。  相似文献   

18.
波德莱尔处于浪漫主义退潮期,必须开拓新的诗歌领域。其名播遐迩的诗集《恶之花》用梦魇般的笔调描写荒诞社会造成的忧郁、变态人性和绝望的沉沦,使诗集呈现出对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颠覆,而情诗的一些主题尤其显示出诗人对主流文学歌咏的圣母型女性形象的反叛,从而对古典诗的理想化的审美准则进行消解,并重构了新的价值体系和美学观念,即"恶之美"。  相似文献   

19.
五四激进文人的绅士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使得新文学的目光突然发现了掩埋在地底多年、默默无闻的“民间”。五四激进文人确信思想革命的希望在民间,社会变革的力量在民众。然而,五四文坛又保留着浓厚的绅士风度和贵族气质。文章认为,我们应该钦佩新文学作家走向民间的决心和勇气,但也无须过多指责激进文人颇具绅士气质的行为方式和创作姿态。  相似文献   

20.
受一战影响,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在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五四前后渐成一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研究系知识群,作为活跃于彼时中国思想文化舞台上的三大政治力量,都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世界主义思想倾向。于政治观上言之,他们世界主义虽各有所张,然亦显见其相类之处,或谓为原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意识在中国具体情势下之调整,其世界主义背后的深沉国家关怀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