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我国晚清著名的私家 藏书楼,以藏书宏富而驰名中外。 在海源阁藏书中,杨氏视宋版“四经四史”为镇阁之宝,别辟书室以珍藏,额其室名为“四 经四史之斋”。本文对海源阁所藏“四经四史”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南朝时期河东柳氏“东眷”之家族文化风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东柳氏家族是刘宋时期新起的雍州地方武力强宗,奠定其家族基业的第一位关键人物是柳元景。此后,其家族人物皆能依附新朝,追逐功名,与世浮沉,以保持其家族之荣显。柳氏人物重视孝义,宗族意识不断强化。随着社会政治地位的上升,其家族显支受到了高门士族社会文化习尚的影响,其门风迅速雅化。齐、梁之间,柳世隆及其子孙多擅长玄谈、文学、弹琴和棋艺等,皆具名士气质,家族亦为高门士族社会所接纳,成为新兴门第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3.
唐代名相李德裕的选材方针颇令人费解。一方面,李德裕重用高门士族子弟,牛李党争中的李党代表了传统山东士族的利益;另一方面,李德裕又十分重视选拔孤寒之士,受到寒士的拥戴。这两种用人策略并不矛盾,唐代山东高门早就丧失了其北朝时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沦为孤寒之士。李德裕所奖拔的孤寒之士多出自山东士族,社会地位崇高的唐代山东士族很多沦为孤寒。  相似文献   

4.
东晋南朝尚书郎门第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的高门士族分为侨姓高门和南土高门,前者的社会政治地位均高于后者.把持政权、居位执政的侨姓高门士族为第一流高门,其他位望稍逊的侨姓高门和南土高门为二流高门.该时期尚书郎的任职以二流侨姓高门和南土高门士族为主体,间或有少量第一流高门士族,再辅以中低等士族.因此"南渡以后高门竟不居台郎" 的观点是不妥的."一流高门不愿意充任尚书郎"有其合理性,但也不应太绝对化.  相似文献   

5.
海源阁藏书经过杨氏四代人的搜集积累,形成了自己的藏书特色.杨氏藏书遵循的是"海源"思想,藏书之"源",表现在版本上即是崇尚旧刻;内容上重正"经"正"史".藏书之"海",则是在追古的同时,又广泛搜罗其他版本,即使明清版本、海外版本亦尽行收藏;就内容而言则又不惟正"经"正"史",对这之外的其他经史著作以及蓄藏极富的子集作品也极尽囊括.因为治学溯源,决定了杨氏藏书之精;又因治学求博,决定了杨氏藏书之广.杨氏藏书既以质取胜,又以量取胜."精"和"博"是其整体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柳宗元的婚配与子女进行了一些新的考索。作者认为杨氏夫人并非死于“足疾”,而是死于“孕而不育”引起的妇科病。贞元十五年杨氏去世至永贞元年,柳宗元在长安长达6年未续娶,但在贬永刺柳期间,却反复不断地诉说私生活之不幸与续娶之艰难,且先后与数名非婚女子同居,其中或有人所未知之隐情。刘柳唱酬中所提及之“殷贤”,当为柳宗元之女,柳告(字用益)当为周六。  相似文献   

7.
随着东晋高门士族的衰弱,孝武帝时期一度"政由己出",皇权有所强化。孝武帝以其弟司马道子执掌朝廷中枢军政大权。孝武帝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之间尽管存在着争权夺利的斗争,但其压制高门士族的政策是一致的,他们利用具有外戚身份的太原王氏,排挤、压制在淝水之战中立有殊勋的陈郡谢氏家族,显示出皇权与门阀政治的内在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杨光先排教思想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篇讨论杨光先排教思想的专文。文章通过对杨氏的传教士、天主教和西洋历法观的探索,初步梳理、归纳了杨氏的排教思想,并兼涉了其排教思想的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9.
“河山之阳”中的“河”,指的是韩城市城南的“沆水”,“山”指位于旧时夏阳县西北的“梁山”,“龙门”指位于“梁山”之阳,高门原南界的“龙门砦”,“梁山”,“沆水”,“龙门砦”是旧夏阳县的管辖区域。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介绍了杨守敬的几部目录学著作;论述了杨氏的丛书分类体系富有开创之功,以及杨氏日本访书对我国文化典籍传布的重要贡献;并阐述了 历代经籍存佚考 和 古诗存目录 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宁夏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已传承了六代一百多年,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雕塑彩绘、仿木建筑木刻、壁画艺术等门类,是杨氏家族雕塑艺术传承的主体。第四代传人杨栖鹤奠定了其家族雕塑艺术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论“海源阁”藏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源阁”是清晚期山东聊城杨氏的私人藏书楼,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名中外,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并称清末四大藏书楼,而杨氏和瞿氏藏书特点是多藏有宋元刻木和名人手抄本,更有“南瞿北杨”的美称。“海源阁”经过了聚散无常的痛苦历程,已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3.
1929年夏,清华大学购买了杭州杨氏丰华堂藏书5720种,47546册,这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以来所购古籍的最大一宗。杨氏父子两代穷搜极采,是近代史上江浙地区有名的私人藏书家,他们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功不可没。丰华堂藏书琳琅满目,珍品杂陈,为清华大学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研究人员做出了不少贡献,至今仍为教学提供着丰富的材料。本文考察了杨氏父子的生平及藏书事迹,追述丰华堂藏书售归清华、化私为公的历史,并简要评介其藏书内容及藏书特色  相似文献   

14.
吴兴武康沈氏是南朝最为活跃的南方土著家族 ,而其势力之崛起则可溯源至两晋之际。由于三吴文化高门在亡国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从而为地方土著豪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沈氏即在此时借其他豪强相互残杀之机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论刘牢之     
本文基于对东晋后期社会变革的宏观把握,系统地评述了作为低级士族阶层崛起过程中的第一位代表人物——刘牢之一生的重要事迹,并重点剖析其成败得失的时代与个人的原因。文章认为东晋中期北府兵的建立和强大,使刘牢之等低级士族人物在高门士族蜕化过程中逐渐控制了军事大权,成为东晋后期决定性的政治、军事力量。但在其不断壮大的趋势中,由于精神素质的缺陷,刘牢之却可悲地成为历史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16.
别传是汉魏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人物传记,以显明的特.或区别于当时的纪传体史著中的人物传记。别传以汉魏六朝时期的名士为主要摸过对象,并随着名士之风的流行逐渐发展起来,汉末两晋时达到了高潮。两晋时期,随着名士与高门士族的结合,别传成为专门授述士族人物的人物传记c南北朝时期,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刘传也很快衰落了。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早期的运动中,杨衢云是一位值得深入研究的人物。杨氏曾在香港组织辅仁文社,随后又加入香港兴中会,是该会的第一任会长。杨氏与孙中山一起领导、策划了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后被清吏所派刺客暗杀。研究杨衢云,不但对杨氏的革命活动作历史定位有所帮助,就是对厘清中国民主革命运动早期的各种关系,亦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清初文学家邵长蘅早年与武进杨氏家族成员来往颇多,杨氏诸人在其生计维艰时伸出了援手,也为其漫游南北提供了助益。邵长蘅从杨氏成员处寻访到的鼎革见闻与投亲游历时亲眼目睹的社会百态给他的古诗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邵长蘅在常州本地及湖北交游圈的打开,与母族从兄杨廷鉴、杨廷蕴兄弟有着密切关系。真正与邵长蘅一起成长的杨氏下一辈成员则更多地以江南士人的生活雅趣影响了邵长蘅的园林散文及书画创作。这一切都为其康熙十八年以文名动京师,与博学鸿词宿儒相往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树达是著名国学大师,文章从段王之学的继承、湘学传统的发扬以及时代影响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杨氏训诂的学术背景.处于中国语言学转型时期的杨树达,训诂成就之所以卓著,有其时代背景和个体因素.概而言之,其训诂远绍乾嘉段王,近承湘学余绪;既被西学东渐之风,又熔甲骨金石之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察杨琏真伽发掘宋六陵的过程及其对越中遗民所产生的影响,认为杨氏发陵与越中遗民诗社之产生存在因果联系.越中遗民诗人因杨氏发陵的机缘而团聚在一起,吟咏唱和,成就了越中文人结社史上的一段佳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因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