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日益密切,台湾企业对大陆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2003年台湾企业对大陆的投资额比2002年增长19.1%,达到45.95亿美元,对大陆直接投资占其对外投资总量的65%,台湾海外投资逐渐减少.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具有国际收支效应、产业带动与产业结构变动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市场示范效应,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陆低廉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与台湾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结合在一起,可以使两岸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分享国际分工效益,最终实现两岸三通和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对外贸易为视角探析台湾经济发展规律,这有助于对未来台湾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研究结果可见,台湾经济发展规律表现为经济增长经历了高速增长、中速增长和低速增长三个循环周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服务业成为主导部门;台湾经济增长过程就是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出口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此,可预测台湾经济在21世纪初期出现逆转后将进入低速增长时期,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3.
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2 0世纪 90年代台湾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较稳定的中速增长。进入 2 1世纪 ,新的形势使台湾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加 ,经济自身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激化。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呈现弱化趋势 ,稳定中速增长面临严重挑战。未来几年台湾经济将呈不稳定的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台湾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由台商投资中国大陆推动的海峡两岸贸易发展,拉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台湾的一些所谓"夕阳产业"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台湾制造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已经逐步融入中国大陆制造业体系,两岸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关系仍然向纵深发展。台湾要实现后工业化时期的结构调整,必须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尽快实现两岸"三通",二是尽快对大陆资本实行开放。  相似文献   

5.
2006年台湾经济形势分析与2007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台湾经济在美、中、日和欧盟经济的带动下,尽管台湾内部投资意愿低落,民众消费保守,但仍有4.11%的增长。因而2006年的台湾经济呈现为“内冷外热”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正如恩格斯在1890年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的,政治权力对经济的反作用,有正面推动作用,也有破坏阻碍作用,当今台湾属于后面一种。恩格斯还指出,这种政治权力会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崩溃。2006年台湾经济形势还会在2007年继续,因而2007年的台湾经济表现仍将与2006年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波及,1998年台湾经济增长趋缓,仅为4.83%,尚属差强人意。具体而言,外贸衰退9.4%,冲击最大。侨外投资亦减少11.4%,但岛内民间投资增长11.9%,成为当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制造业仅增长4.62%,惟恃资讯电子业大幅增长独秀,其他行业均不景气。股市全年减幅15.7%,股民损失严重,民间财富缩水。汇市虽有波动,但大体平稳。失业率呈上升趋势,物价走低。当局推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多项经济政策,未能遏制经济衰退之格局。展望1999年,台湾经济难以走出低谷,增长率会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7.
台湾经济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需求面与生产面均呈疲软,造成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除此之外,2005年还出现了导致台湾经济增长衰退的新变数,具体表现为:产业竞争力下降导致贸易顺差缩减加剧;泛滥的金权政治严重侵蚀经济肌体;台湾在大陆市场的领先优势逐渐失去等.在未来一年中,造成台湾经济衰退的基本因素及新趋向不会有明显变化,台湾经济仍将维持相对低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开放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本文运用1980 ~2011年的数据对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对大陆进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不显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显著,即台湾对大陆进口增加并不会严重冲击台湾GDP增长,相反大陆如果禁止从台湾进口会严重打击台湾经济.因此台湾当局不应该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白团"系日本"军事顾问团"俗称,因团长富田直亮化名"白鸿亮"故名."白团"由冈村宁次和曹士澂共同策划,其83名成员均为当年侵华日军高级军官."白团"在秘赴台湾后的近20年里,为蒋介石培训了2万多名高级军官,对两岸统一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白团"帮助蒋军提高战力和"协防台湾",成为使两岸分裂局面固定化和长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台前幕后人员成为战后日本政界"台湾帮"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向台湾派遣"白团"也是日本右翼势力重新染指台湾的重要步骤和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0.
隋炀帝为巩固大隋王朝的统一,相继三次派船队去台湾"抚慰"、"慰谕"。其原因有三:一是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二是隋朝大统一和拓疆固土的需要,三是隋炀帝把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杨隋船队三到台湾的意义:第一,是中原统一王朝第一次把台湾纳入中国领土的具体体现,拓宽了隋朝海疆,使台湾在大统一的杨隋王朝的改革开放中得到发展;第二,炀帝"抚慰"、"慰谕"的思想政策,不仅是炎黄脊梁、国姓杨氏"混一戎夏"民族政策的体现,而且对今天中国和平统一台湾也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第三,为后来历朝皇帝能有效管辖台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对选举后的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格局已经从国民党一党政治,演变为两极(民进党、国民党)多元(若干小党)格局的多党政治,蓝绿政治仍将是台湾政党政治的主色调,政党政治的演化也导致台湾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也导致两岸关系的变数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台湾大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台湾数所高校软硬件的配备情况,可以看出台湾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和长处,我们应当利用宁德市与台湾隔海相望,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优势,打好"台牌",加快宁德师专"专升本"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经济、政治体制不同,衍生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各沿着自己的轨迹变化、发展。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意识的伦理体系又包含有共性,爱国主义是其重要特征,是两岸人民共同信奉的伦理原则,恪守的道德规范。这种千百年来积淀的深厚情感根植在两岸民众的心底,将大陆和台湾牢固地连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近几年来继续发展,呈现好势头,表现在:两岸人员来往日益增加;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通邮、通航、通商既成事实;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已有所松动,且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等机构,以具体的组织形式来决策大陆工作,又制定“国家统一纲领”、终止“戡乱时期”,从而有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趋势方面,虽然存在严重困难和障碍,但是,祖国统一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且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因素都在向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因而,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两岸高等技职教育合作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11月台湾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以后,两岸交流逐渐扩大.更由于大陆改革开放成功,经济发展快速,政治社会更加开放,加上在2008年台湾大选之后,大幅调整大陆政策,形成两岸政治的新形势,也孕育了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合作新契机.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较早,多年来努力的经验,恰可以提供大陆高等技职教育专家参考.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少子化、老人化、产业国际化及其他经济环境变迁等影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经营受到相当程度的挑战.本文探讨在两岸新形势下,高等技职教育合作的契机,及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接受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台湾经济深受政局动荡之累 ,发展速度仅为 5 .98% ,仍处于低速徘徊之中 ;两岸经贸持续扩大 ,大陆依然是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赴大陆投资企业进一步增多 ;岛内投资环境恶化 ,作为经济成长主动力的民间投资与消费不振 ;股市惨跌 ,民众财富大幅缩水 ;金融情势可危 ;失业率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17.
连宋大陆之行,政党交流取得的积极成果,表达了祖国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善意,也反映了台湾“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将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两岸经贸政策调整对福州对台经贸工作的影响,探讨榕台经贸工作的政策思路与走向。  相似文献   

18.
考古发现证明,台湾海峡两岸不仅文化一脉相承,其海上交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台湾海峡非但没有成为阻隔两岸往来的屏障,反而成为两岸交流的天然通道。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考述从远古至现代几千年时间跨度的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历史。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峡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是区际法律冲突的一个方面。可以将“一国两制”这一未来可预见的模式套用于今天的两岸民事法律适用的现实 ,台湾地区是我国这一单一制国家中的一个单独的法域 ,台湾地区的民事法律为台湾法域的法律 ,应确认其域外效力 ,并在审判实践中加以适用。台湾地区以不合理的区际冲突规范解决两岸法律适用问题 ,并不能真正起到解决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在解决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时应遵循参照国际私法规则和区际法律适用理论成果、不能以非对非、参照国家政策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ECFA效应下的两岸经贸合作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两岸经济社会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一年来,加之"东盟+1"的建立、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的签署、大陆"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和台湾十年愿景的出台,更使台湾业界看到两岸经贸合作将给台湾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巨大潜力,有助于建立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投资双向化、形态多元化、产业链合作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