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不仅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对中东伊斯兰国家问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激活了中东伊斯兰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伊斯兰复兴运动也对中东伊斯兰国家间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整合作用。本文以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伊朗与伊拉克的关系为例,分析了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中东伊斯兰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的影响,并以伊斯兰会议组织和冷战后伊斯兰世界的国际合作为例,分析了伊斯兰教在中东伊斯兰国家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伊朗与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世界和中东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家,两国关系的好坏对中东各国及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上,两国都有称雄海湾地区的强国意识,沙特阿拉伯对异族地区强国伊朗追求本地区霸主地位的野心一直保持高度警惕。长期以来,人们对两国关系的印象是: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神权与世俗)分歧严重,互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政治关系良好,文化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开展双边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要利用回族与阿拉伯民族文化上同源性的优势,以举办"中阿经贸论坛"为契机,全面提升与阿拉伯国家全面合作的关系,这不但是中国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也是长期战略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海湾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力量的逐步坐大以及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无论是海舍会国家还是以色列都感受到了全所未有的压力和不安全感.面对伊朗这个共同的现实威胁,以色列与海舍会国家开始了安全方面的接触和初步合作.在当前巴以和平仍未实现的前提下妥当处理与以色列的关系并实现安全利益上的双赢对于以色列与海舍会国家都是巨大的考验,但以色列与海合会之间关系走向在面对共同的伊朗威胁上会有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六五”期间是宁夏同阿拉伯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繁荣鼎盛时期。文章着重对“六五”期间宁夏向阿拉伯国家开放的情况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对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及国际政治形势对宁夏对外开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对宁夏采取通过民间组织推动与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的新途径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与分析 ,并提出了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中国与海合会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并启动自贸区谈判以来,中阿关系蓬勃发展,中国迎来了阿拉伯国家"向东看"的目光。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阿经贸往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阿拉伯各国增加了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前景。鉴于此,中阿双方应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紧构建及完善自贸区,不断深化全方面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当代伊朗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文认为,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外交是片面追随美国的依附外交,同时也构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革命外交"导致伊朗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伊朗的"缓和"与"对话"外交,使国际环境得到相对改善;内贾德政府执政后,"拥核崛起"成为伊朗国际战略的核心,导致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再度紧张.当代伊朗外交有两点值得发展中国家吸取的历史教训.首先.如何避免外交走向依附与革命两个极端;其次.如何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跃 《东岳论丛》2022,(8):55-61
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承与传播是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伊朗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性传播为其他文明古国提供了参照。伊朗戏剧文化在传承古老叙事传统的同时,与当代社会文化相融合,并积极在国际合作框架内寻求发展。对伊朗戏剧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分析,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互通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寻求更多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其关键在于推进沿线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提升,加强区域间多层次合作与共赢,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历史交往、经贸交流与合作前景仅是"一带一路"支点选择的必要条件,实现"一带一路"规划目标并能防范风险是支点国家选择的价值所在。布热津斯基以维系美国首要地位为基础,阐释支点国家的选择条件,其虽与"一带一路"支点选择目标具有不同,但对支点国家的选择框架与分析路径仍具有借鉴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一带一路"的支点选择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即:地缘位置、地区影响、政局稳定与合作导向。伊朗位于地缘要塞,是地区性强国与中东极少数政权稳定、外交独立的国家之一,并在"一带一路"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作为发展中国家,伊朗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亦具有诸多合作契合。现阶段,伊朗遭遇的内外矛盾虽为中伊合作带来了阻力,但亦提供了合作契机。同时,伊朗作为海陆复合型国家,具有海陆联运效应,从而更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进程。  相似文献   

10.
李荣建 《江汉论坛》2004,(1):107-111
阿拉伯和中国的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很早就将中国和阿拉伯联系在一起。自公元7世纪中叶起,中阿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往来趋于频繁,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瓷器制造技术等传入阿拉伯国家。阿拉伯文化主要通过外交途径、贸易途径和军事接触等渠道传入中国。阿拉伯文化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天文学、数学、建筑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1.
欧洲犹太移民潮与以色列国家的移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全成 《文史哲》2003,(2):67-73
在严格意义上说 ,以色列是现代世界上唯一的移民国家。一是指以色列国家首先是由欧洲国家的犹太移民建立的 ;二是指以色列犹太人口的一半是建国后从世界各地移民而来。从欧洲历史上看 ,欧洲国家的犹太人 ,经历了五次的“阿里亚”(AL IYA)即“移居以色列地”的移民潮 ,最终确立了以色列国家的合法地位。以色列建国后 ,从世界各地进一步移民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 ,但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移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什叶派在伊朗的政治进程中经历了参与、退出,再到主导的过程,使伊朗的政治制度从世俗的君主专制政权变成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神权国家。巴列维王朝的西化改革忽视了伊朗国情,最终导致了君主制的覆灭。1979年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在规范伊斯兰政治秩序的同时,也使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面临寻求政治与宗教平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古代以色列民族律法观念下的王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以色列民族君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限君权"。这一特征与以色列民族古老的律法观念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在以色列民族的传统中,律法来自耶和华的启示,具有神圣性。国王则与百姓一样,是律法的遵行者,本身并不具有神圣性。"君权神授",而且其权力被认为是耶和华出于百姓现实需要的一种宽容,而不是一种必然。这一传统认识的长期存在,是以色列民族立国后长期存在的以氏族部落制度为基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所决定的。正是这一根本原因,使得以色列民族君主制度的历史上,不可能出现拥有绝对权力的国王,也为"申命派"史家和先知们对民族诸王的评判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日两国经历了从敌对到恢复邦交再到建立战略互惠的不同阶段.关系是一步步深入,是近代以来中日关系最好的时期.六十年来,国际形势、中日力量对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两国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民间交流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力.中日两国的杰出政治家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都很好地把握住了历史机遇,把中日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2l世纪以后,中日逐渐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发展的态势.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发展这种良好的态势.不仅对中日两国,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the 1974-1975 Israel Fertility Survey and the 1987-1988 Study of Fertility and Family Formation to examine trends in fertility control among ethnoimmigrant groups in Israel. From 1974 to 1988, Israel underwent extremely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re occurred what might be considered a contraceptive revolution in the realm of family planning. Specifically, the nonuse of family planning and reliance on less effective techniques of fertility control (withdrawal and abortion) were largely replaced by more efficient modes (e.g., pill, IUD) of family size limitation. In addition, ethnic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fertility control diminished. Meanwhile,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variables such as religiosity and income maintained their importance as determinants of variation of family planning practices among Israeli women.  相似文献   

16.
杜家贵  刘曙光 《文史哲》2001,26(5):5-12
全面、准确把握当今历史时代的性质、特点 ,要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个视角来考察。视角的不同并非本质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对历史时代的把握 ,要注意克服两种片面性 :一是只从技术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标志的、由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一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 ,对资本主义有制度属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失去警惕 ,放弃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只从经济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度属性 ,不懂得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 ,来应对和防范危险 ,利用机遇发展和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7.
日韩两国建交后,关注的焦点从"政治逻辑"转向"经济逻辑",并执意将历史问题与经济问题脱钩,努力发展和扩大政治经济关系和军事交流,以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但是,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始终是横亘在日韩之间的最大障碍,两国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上摩擦丛生、龃龉不断.每当两国出现历史纷争和领土争端,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两国合作最为敏感的军事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日关系是亚太地区复杂国际关系中的一组重要的双边关系,在21世纪初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到目前为止,双边关系虽已走出困境并恢复到正轨.但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现实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和消除,双边关系仍很敏感与脆弱。本文通过对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历史进行梳理,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困局的深层原因,指出困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双方因相互信任的缺失,难以跨越传统的“安全困境”,并尝试着探讨双方超越困境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表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因而寻求社会矛盾的根源、谋求社会的和谐都必须立足于生产关系。忽视这一点,无异于漠视或纵容社会矛盾的积累。而今中国社会之和谐文化的建构,不仅存在着现实可能性,而且也存在着限度。  相似文献   

20.
中印关系是当今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近年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走向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两国关系虽然稳定发展的基调未变,但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双方在经济联系不断增强的同时,政治互信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中印共同崛起的过程中,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增进共识,化解分歧,成为未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