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片面共犯     
片面共犯是在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的共犯理论交锋之后得以确立 ,片面共犯在理论和立法上是成立的。片面共犯具有共同犯罪的哲学基础 ,符合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 ,符合修正的犯罪构成 ,是修正的共同犯罪形态 ,可以适用共犯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2.
犯罪构成理论的构建是当下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学者的研讨可以归纳为三大模式八种路径,这些观点实质脱胎于三大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审视现有的三大法系犯罪构成理论,虽然概念术语、理论体系以及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不同,但是却具有共通性的因素,此乃理论比较的基础。因此,作为解释理论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就至少应当遵循以下两个价值前提:法的实务操作性,法的实质安全性。在此价值前提之下,对各种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评价与构建思路才可以认为是有价值依据的。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与施就贝尔将“构成要件”由诉讼法意义上的概念变为实体法上的概念,为犯罪构成理论的探索奠定了基础;贝林格以构成要件为核心构建犯罪理论体系,首创行为成立犯罪的明确性、精确化判断,建构了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雏形;迈耶确立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归责可能性的犯罪论体系,提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观念,有力地推进了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麦兹格首倡“不法”概念,确立“行为、不法、责任”犯罪论体系,提出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的观念,形成新构成要件论;威尔哲尔提出开放构成要件理论的观念,创立“人的不法”的违法性评价,强调构成要件中的主观要素,进一步将犯罪构成理论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学说对中国影响十分深远,而苏俄的犯罪概念,乃至此前沙皇俄国时期的犯罪概念都是特拉伊宁犯罪构成学说形成的重要前提。尤其是苏俄时期的犯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特拉伊宁的理论。苏俄时期立法机关、刑法学界均对犯罪概念进行了长期讨论,最终形成了以犯罪本质即社会危害性为特征的实质概念,其中刑事违法性特征居于次要地位。在缺少罪刑法定原则制约的背景下,特拉伊宁在实质犯罪概念的框架之下建立起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从而使苏俄践行法制原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犯罪构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刑法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划分罪与非罪界线的具体标准,是使行为人担负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因此,认真开展犯罪构成问题的研究,乃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犯罪构成问题上,首先应当认真研究的就是犯罪构成的概念。这不仅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十分重要,还因为目前国内刑法理论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6.
论区分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是犯罪构成要件的内部组成因素,是构成犯罪构成要件的最基本单位;同时,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集合体,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上位概念,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之间,有着“属种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简介出发,评析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和大陆法犯罪构成体系,并提出完善我国传统犯罪构成体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宏观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宏观上对我国与大陆法系两种犯罪构成理论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为“齐合填充式”,表现出要件的同时性和横向联系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为“递进排除式”,表现出要件之间的序列性和纵向贯穿性;两种理论的构架反映了方法论上的差异,也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犯罪构成理论时对相关范畴作谨慎区分的必要性。作者认为,两种犯罪构成理论均有其利弊;借鉴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精神,应在力求注重实体的同时,加强“程序的正当”等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基本品格。在当前刑法理论界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激烈争鸣中,如果遵照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在面对域外犯罪构成理论时,就能够坚持一种客观、公允、理性的态度,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认识不同理论的差异。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决定了中国文化不会拒绝域外犯罪构成理论,其能容纳不同犯罪构成理论,同时也能理性认识不同犯罪构成理论。为此,应当关注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及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尤其应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承性和包容性,积极推动犯罪构成理论的多元化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危害行为是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但是作为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危害行为概念难以担负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重要机能,所以,应以实行行为概念取代之,这种取代具有质的合理性,而非简单的概念替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